【浙江移民到江西視頻】六十年前 |一絲財產未帶 |江西移民 |
2012年9月18日,九江。早晨,出火車站,步行附近錦江星南湖店,下,推開窗,南湖景色眼前。後酒店告知,下午3點左右這裏交通管制,有遊行。沒事,這一段時間外出。下午,赴九江學院拜訪吳國富兄,相談甚。
我談及《民間影像》十分關注邊緣人羣,如水庫移民、三線。國富兄告知其本人水庫移民,還留有當年一張照片。晚上國富兄留飯,並當面電話邀請另外朋友敍,告知來不了,朋友日系車遊行人砸了。飯後回賓館,剛安頓,馬路上突然聲一片。推窗,長長車隊,一溜轎車,天窗打開,車上人搖旗吶喊,呼嘯而過,路燈下看不清旗上字……之間,怎麼義和團來了。
回程車上閲讀國兄傳,打動我。他中學輟學,後來通過自學考入杭大,成為第一個“農民研究生”,事蹟上了《光明日報》。我讓他水庫移民這一段寫下來,他們悲歡離合很少進入我們記憶。
這張照片拍攝於1972年冬,拍攝地點是江西省武寧縣石渡公社石渡大隊第四生產隊,現在石渡鄉石渡村小龍咀,位於贛北修河邊丘陵地帶一個小山村……這羣人身後是一棟樓房,一共13間,四户人家住裏面……這種建築於砌牆上搭房梁江西民居,所以地人可知這是浙江移民居住村莊。但幾户人家房子一起,是縣裏統一安排,因為這樣於參觀。整個村莊有七棟房子這樣房子,一字排開,宛如一條龍。不過這一棟,其他房子只有四間。照片中這棟房子是後建成,當時這幾户人家住附近土牆茅屋裏,開始新房子裏生灶煮飯,所以照片中並沒有雞狗影子,門口沒有晾曬衣服之類。照片上土堆表明房子完工,連庭前餘土沒有來得及挖掉。
照片上有幾點是公社書記要求下佈置:一是牆上醒目標語,此前不久石灰水刷好,其中一條是:“鼓足,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二是成年人要求穿上服裝,看起來。右起第一個男子和第三個人(抱小孩婦女)是我大姐夫和大姐,他們結婚兩年,所以穿是新婚時衣服。三是有兩個大人、三個小孩別上了毛主席像章,有三個小孩胸前揣着作業本,她們是三姐妹,實際上村小讀書只有左邊那個,她是三姐妹中。
公社書記雖然要求生產隊拍攝這張照片,但並不承擔費。照片沖洗了七八張,上交公社,還要寄給浙江老家親人,表示他們生活得。拍攝費用分攤每户人家,每人要出1角錢。照片上第二個門洞是李洪家,有5口人,但李洪承擔不了費用,所以沒有裏面;唯有他小兒子李品良,很委屈地表示要,哭鬧了一通後,大家允許他站中間,沒有讓他出錢。土堆上站着一羣小孩,其中戴帽子那個李品良。他帽子、棉襖、棉褲是祖上留下來,帽子顯得太小,褲子顯得,所以他是提着。拍照時,他嘟着嘴巴,臉上是哭過樣子。他母親站門洞裏看,所以拍進來了。
照片中右起第二個小孩我,當時只有六週歲。1970年,我家住三十里外渡頭大隊,當年我得了一場麻疹,此後身體,所以母親我包上一塊毛巾,代替禦寒帽子。我兩邊坐着,一個是抱着外甥大姐,另一個我母親;母親戴着帽子,臉帶微笑,父親站她身後。父親站着右起三個人,是我大姐夫、大哥、二姐。大姐夫與大姐住另外一棟房子裏,但當時父親二哥、三哥出了費用,而他們兩個上學去了,所以父親叫大姐夫和大姐來替補,以免浪費。
第一個門洞中有一個人,她是我外婆,當時浙江來到江西,看望這一家子。她願我父親增加開支,顧自灶台邊;但拍照時是忍不住探出頭來張望了一下,攝影師按動,於是繫着圍裙她出現照片裏。
照片上這羣人,三年內兩次成為國家移民。一次是1969年,作為富春江移民從浙江省建德縣遷移到千里之外江西省武寧縣;一次是1971年;作為柘林水庫移民武寧縣範圍內遷徙了一次。
富春江水電站位於桐廬縣七里瀧,1969年建成發電,水庫淹區上蘭江、新安江、富春江三江交匯處,即建德縣老縣城梅城一帶。但照片上這些人居住地建德縣三河公社蘭江濱,三江交匯處上游20多公里處,富春江水庫他們影響。他們遷移,新安江水庫有關。
1957年,新安江水庫開始興建。1956年到1959年,20多萬淳安縣、遂安縣新安江庫區移民倉促遷出了故鄉。草率遷移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1968年4月,新安江移民問題不勝困擾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報告國務院並水電部,要求將一半新安江移民遷移到江西安置。這一計劃得到了批准,但1969年實施時,很多新安江移民願遷,使10萬人遷移江西計劃面臨完不成境地。此時,富春江水庫開始移民,於是建德縣革命委員會決定擴大富春江移民區域,20000多本來需要遷移人口與意義上富春江移民需要安置新安江移民一起外遷,統稱“新安江、富春江移民”。因為擴大移民範圍,照片上這羣人於1969年10月建德縣三河公社陳村大隊遷往江西省武寧縣石渡公社渡頭大隊,依靠人均200多元補償經費,渺無人跡荒山之間建造了一些土牆茅屋,將家小安頓下來。
渡頭大隊位於修河邊上,修河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1958年,柘林水庫開始建設,壩位於永修縣柘林公社境內修河段,渡頭大隊下游50多公里處。1962年,柘林水庫停建,1970年開始復建,1972年蓄水。於工程質量存在問題,限制水位運行。1974年後採取了加固措施,1983年完工。這個水庫遷移人口9.98萬人,第二次移民始於1970年冬,1972年春結束,移民“地消化”原則進行,安置本縣、本公社範圍內。
1970年冬,照片上這羣人渡頭隊生活了一年,列入柘林水庫移民範圍,即搬遷。第一次搬遷時,土地山林有選擇餘地,但第二次是“地消化”,移民只能得到土地和沒有什麼樹林荒山,人均補償建房費降至160元。
消息傳開後,恢復元氣移民震驚了。他們認為,柘林水庫即淹沒武寧縣絕大部分良田,此時再向本縣深山老林後靠,不如饒地區轉遷。於是他們開始大隊、公社、縣裏、省裏以及建德縣、浙江省、水利電力部、國務院寫信,呈送報告,要求他們遷移到武寧縣、永修縣之外區域。但這些上訪及請示並得到及時回覆,移民們決定組織一次行動:集體赴省城上訪。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一起移民兒童美國邊境拘留設施內死亡事件曝光,每天成千上萬湧入美國南部邊境移民境況引發關注。據多家外媒18日報道,美國聯邦政府疫情防控非法移民驅逐令“第42條”本月11日前後,邊境地區移民收容設施人滿為患,大量移民條件下於邊境牆外;而獲準入境移民中,當成黨爭道具,從共和黨主政邊境州轉運民主黨主政城市,棲身。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17日通報,一名8歲非法移民女童美國邊境巡邏隊拘留於得克薩斯州哈靈根期間死亡。美聯社18日報道,這名女童來巴拿馬,不是近來首名死於美國邊境拘留設施內拉丁美洲移民。一週前,一名來自洪都拉斯17歲少年佛羅裏達州一處移民拘留設施內死亡。這些事件引發美墨邊境移民境況擔憂。
過去幾周以來,大量移民湧向墨西哥邊境地帶,準備趁美國非法移民驅逐令後“窗口期”入境美國,美國邊境巡邏隊以及時處理如此多移民,拘留設施人滿為患。美聯社數據,10日邊境巡邏隊拘留移民總數28717人,兩週前翻番;14日邊境巡邏隊下轄設施中移民人均拘留時長77時,超過規定時長上限5時。
加利福尼亞州邊境城市聖迭戈,數百計移民上週滯留於美墨兩道邊境牆之間美方領土上,露天等候多日,只能依靠邊境巡邏隊分發少量水和食品以及志願者或小販透過邊境牆縫隙遞進食物度日。
5月16日,一名移民美墨邊境城市墨西哥雷諾薩一處收容所內落淚。新華社記者辛悦衞攝
一個美墨邊境移民服務組織負責人佩德羅·裏奧斯18日説,廁所超負荷,滯留移民上廁所成問題。他應防巡邏隊人員要求撥打急救電話,原因是志願者發現一名滯留於邊境牆外8個月嬰兒“無神,正在嘔吐”。
騰出拘留設施空間,邊境巡邏隊上週開始改變移民處理程序,允許移民入境並前往美國其他地方,後再向移民海關執法局辦事處報到並遞交避難申請,等待移民法庭其申請審理結果。
不過,這一改變導致紐約、芝加哥多座受移民青睞城市迎來多移民,收容能力迫近。
2022年10月9日,工人在位於美國紐約市蘭德爾島移民救援中心建設工地工作。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芝加哥,政府官員聲稱承擔所有移民租住旅館費用,本月多座公園運動場更衣室改作移民“臨時休息室”,有數以百計無處容身移民只能睡警察局地板上。
紐約,政府官員收容移民試多種“規”辦法:讓移民入住紐約市警察局一所學校,請求聯邦政府重開一座前軍機場供移民容身,打算一座關門老賓館改造成可提供上千個房間移民收容所。此外,紐約市政府近日安排客車移民運送紐約州其他地方,引發紐約州其他地區官員。
紐約市一招是公立學校體育館用作臨時移民收容所。這一舉措引發家長抗議。紐約市長埃裏克·亞斯的説法,動用學校設施收容移民屬“極端”措施,但紐約市收容能力達,“無選擇”。
面對洶湧移民潮,亞當斯上週發佈行政命令,執行“規定時限內無家可歸者找到住處”法律規定。
紐約和芝加哥民主黨人主政,其移民難題部分緣於黨爭。
延伸閱讀…
2023年3月10日起,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 取消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和澳門行政區)前往美國航空旅客乘機前需出示新冠病毒陰性檢測證明或新冠康復證要求。
2023年3月3日起,中國大陸美國簽證免面談代傳遞申請統一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處理。您簽證申請材料會遞交到您所在領區對應使/領館。節省您時間,避免耽誤簽證申請,請務在線上填寫DS-160申請表時選擇使/領館。請參考中國大陸各領區城市明細。如果您雲南省,請DS-160申請表上選擇“中國,北京”。
美國駐華大使館: 北京、天津、甘肅、河北、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山東、陝西、新疆、重慶、貴州、四川、雲南、西藏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 上海、安徽、江蘇、浙江
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黑龍江、吉林、遼寧
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中國大陸地區申請人可以下5個中信地點免費領取護照並提交文件(221g文件,免面談申請):
近日,位於浙江杭州望江新城望江單元SC0402-17地塊上建築高度進行調整,原計劃高度160米直接降至80米。
直接攔腰砍一半高度,為何?
媒體報道稱,該地塊調整建築高度主要是基於西湖景觀管控要求。
瞭解,望江新城位於西湖東岸,貼沙河以東、秋濤路以西,距西湖,屬於西湖景觀控制區範圍。因此,這裏建築高度需要結合西湖東岸景觀分析來確定。所謂建築“限高”。
事實上,西湖周邊建築“限高”於杭州人來説並陌生。
多年來,城市建設發展,杭州發生過多起“降高”事件。可以追溯到西湖邊望湖賓館降層事件。
改革開放初,“經濟建設中心”名頭下,杭州西湖開始建樓,包括湖濱要建18層樓望湖賓館,這遭到業內專家集體。
後望湖賓館換成了現在平頂7層建築方案,遏制了高樓風。
延伸閱讀…
2007年1月6日,伴爆破聲,距離西湖250米,譽為“西湖第一樓”72米樓——浙江大學原湖濱校區3號樓倒塌。其後,嘉裏建設公佈該地塊項目規劃,計劃這裏建設佔地6.7萬多平方米“嘉裏中心”,其中包括10萬平方米大型商場、2萬平方米甲級寫字樓,以及5萬平方米五星級酒店。
85米“炸”方案杭州市民和專家一片聲中無疾而終。其後嘉裏中心規劃高度有56米、48米,一降降。
當時浙江大學教授、杭州市城市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周復多告訴作者,對城市建築限高,是歷史名勝和風景區周圍建築限高,是一個世界共識。
《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其距離西湖,杭州主城區分A、B、C、D、E、F、G七塊控高區域,於西湖湖濱地區建築限高25米。這一高度是西湖四周法國梧桐樹樹梢高度界,其目的確保西湖湖濱地區景色。
周復多認,於嘉裏而言,高度85米56米48米,後到25米,商業價值不可同日而語,高度關乎商業利益。
如果25米,嘉裏面向西湖一側視線基本會前面望湖賓館78層建築遮擋。而達到48米、56米85米,西湖嘉裏俯視之下。
但後嘉裏中心還是48米收官,2016年3月,13層樓杭州城中香格里拉大酒店此開幕。
而杭州另外一家香格里拉,遭遇了限高爭。
位於西湖北山街香格里拉飯店東樓,西湖申遺過程中成為申遺專家“眼中釘”,該建築建於西湖邊寶石山半山腰,樓層7層,顏色突兀,建築方正,無論是泛舟西湖還是漫步蘇堤白堤能地看到這幢建築物,專家認為,它突出於西湖山際線,破壞了山際線淨性,對“三面雲山”完整性造成影響。
保護西湖世界文化景觀遺產整體環境和兑現申遺承諾,2019年,香格里拉飯店東樓降拆兩層,成了如今五層建築。
有專家透露,西湖文化景觀申遺過程中,拆除有礙觀瞻建築物。因為“三面雲山一面城”是西湖文化整體格局組成之一,此,西湖東岸城市建築嚴格限高。
保護湖城天際輪廓線,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文物遺產局副局長餘洪峯告訴地媒體,《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規定遺產區範圍所有建設動土項目,要進行景觀影響評估,來確定能否建設。2012年杭州審理了38個項目,其中有3個否決。
杭州規劃專家湯海孺説,西湖“三面雲山一面城”是景觀特徵。它是一種山水相依、城湖合璧關係。其中,“三面雲山”處於景區,空間封閉,呈現山水相依景觀,而“一面城”是城區,空間要求,不能形成樓林立一堵牆,建築佈局要求形成錯落天際線。
保證“三面雲山”背景性,山後建築不能冒出山際線。作為城區景區分界線北山保俶塔、南山城隍閣,要求它周邊範圍內不能有建築後面冒出來,突出其地標。
而“一面城”管控上,湯海孺表示,規劃要求沿湖景觀視線範圍高層建築成簇羣佈置,比如武林廣場區域、城站廣場區域,形成錯落城市天際線。
,要新建高層建築,其高度並非想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