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府福利房是什麼意思】一歐元買房政策 |也救不回意大利的生育率 |住在意大利 |

本文來信公眾號:世界説 (ID:globusnews),作者:海峯,責編;張希蓓,原文標題:《一歐元別墅,和消失意大利寶寶》,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2017年,意大利南部一個城鎮1歐元出售無人居住荒宅消息登上了全球媒體頭條。這個西西里小鎮有人居住房屋1歐元價格全球買家出售,唯一附帶要求是三年內其進行翻新,而且整體投入超過1萬5千歐元(約合人民幣11萬)。

1976年以來,意大利生育率於國際公認能夠保持人口總數2.1,去年跌到了1.3以下。儘管每年有大量主要來東歐和非洲移民定居意大利,該國總人口是於2015年達到6千萬後探頂下降。柳葉刀雜誌2020年一篇論文預測,到本世紀末意大利人口和東亞各國,世紀初峯下降50%。

應對人口寒冬,意大利政府於每年5月定期舉辦生育峯會,總統和總理出席並邀請教皇致辭,分析生育率低下原因並尋找對策,動員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提高全民生育水平。2021年的峯會上,新任總理德拉吉指出:“⼀個沒有孩⼦意⼤利是⼀個沒有未來意⼤利,⼀個復存在意大利……低出⽣率部分原因是經濟原因,出⽣⼈數經濟增⻓之間存在直接關係。然⽽,即使增⻓速度超過我們社會中,出⽣率下降;這表明問題,與缺乏安全性和定性有關。”

想生,但不是現在

我米蘭認識Gianluca是一家知名諮詢公司分析師。32歲他小接受教育,原生家庭美滿;Gianluca投資銀行工作女友讀商學院時相識,交往了8年。我問Gianluca是否有生育打算時,他回答説然;他理想中,家庭父母加上幾個小孩。他自己有兩個姐姐,女友不是獨生女,這種傳統家庭中長大,他理所地認為這是摹本並且打算自己身上複製。

那麼你計劃什麼時候有第一個小孩?儘管我Gianluca説今天打算聊意大利出生率,而且有理想子女數目這種話題作為鋪墊,這個問題是讓Gianluca了很久。仔細思考後,他着回答道:可能再過五年吧。

意大利年人中像Gianluca這樣生育上持摸稜兩可態度顯然不是少數;儘管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年人父母+子女式傳統家庭作自己理想家庭模式,但是落到,能夠伴侶居住並且生兒育女並不是大多數,或者説並夠多。

我住法國;這裏市政公園內,沙坑,滑梯和大片草坪是標配。每到傍晚和週末,沙坑內總是有蹣跚學步幼兒挖掘,滑梯上擠滿了跑上滑下孩子,小學生們草地上奔跑打鬧或者踢球,讓大家覺得這才是公園用途。陽光週末下午,公園內熙熙攘攘,兒童們需要直接來街區公園內找朋友玩。

但是到了意大利,不僅公園內相關遊樂設施數量很多,裏面兒童數量屈指可數。米蘭街頭很少能夠像巴黎那樣看到成羣結隊中學生,少有法國小學附近課間必不可少喧譁。造成這種原因,是意大利於法國兒童數量:2021年法國有74萬嬰兒出生,而意大利不到40萬。

經濟上,失業,缺乏託兒服務和有住房顯然是抑制生育願望因素。意大利是一個歐洲窮國,幾十年來經濟發展不前,受到2008年歐元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打擊。世界銀行數據,即便考慮疫情影響,2019年該國人均GDP28923歐元,於1999年水平;而同期法國人均GDP增長了20%。經濟相伴是失業率,是歐盟高居榜首青年失業率。

單純從育兒經濟負擔上看,意大利法國相比有優勢:兩國醫療和教育福利制度類似,基本上是國家承擔產房到大學畢業醫療和教育費用。歐洲各國基礎教育強調發展人格和創意,壓力學業鬆,到初中是寓教於樂;初中小學課外教輔基本存在,中小學生體育藝術興趣班開支完全是家庭選擇。住房方面,意大利並不是一個房價國家,其房價/收入計算住房購買力歐盟排名數一數二,於法國。

但是受制於萎靡不振經濟,意大利政府財力歐盟鄰國相比,因此很多福利投入上顯得拮据。比如法國幼兒園普及率於意大利,並且2019年起納入了義務教育。而意大利幼托機構不僅要家長付費,而且數量。是三歲孩子父母,法國家長早晨孩子送到學校後可以繼續自己工作生活,而意大利家長往往需要通過保姆,家人或者放棄自己外出工作機會來帶娃。

參與1歐元購房其中一個村鎮,廣告語是“可幫助年人打破房貸負擔”/ casea1euro.it

住房方面,意大利公共財政低收入者支持非常少。2022年法國住房補貼上投入超過了130億歐元:所有法國境內合法居住房客可以收入從政府獲得住房補貼,單身租客獲得補貼金額每月可以達到565歐元:享受該項補貼人中,有30%房租負擔基本零。同時政府上陣,直接房東身份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租金往往只是市場價格一半到四分之一。

對首次購買自住房者,中央和地方政府會提供低息或者無息貸款。這些福利措施沒有年齡限制,但是受益對象往往是邁入社會,收入乃至沒有經濟收入年輕人,他們開始獨立生活提供了幫助和助推力 ,而有自己住房往往是生兒育女一項考慮。

對比起法國,意大利年輕人本來因為停滯經濟實現經濟獨立,缺少政府資助情況下他們往往選擇繼續父母同住。18歲到34歲意大利人中,三分之二住父母家中。這些人稱作bamboccioni,字面上可以翻譯“巨嬰”;生育率歐洲國家比如瑞典,採取這種生活方式青年不到四分之一,法國不到三分之一,與意大利情況形成鮮明比。住父母屋檐下推遲了年人心理上時間,阻礙了他們伴侶共建愛巢,大大減少了生育可能性。

經濟因素只是諸多影響意大利生育率原因之一。比如成年子女和父母同住這一問題,身為高級白領Gianluca説儘管房租不成問題,他是考慮過自己租房居住,工作幾年來和父母住在一起。問起他什麼租房原因,他聳聳肩,説自己和父母關係,一起住不僅節約開支而且生活;他強調生活不僅是他自己,父母有需要比如外出旅遊時他會承擔遛狗職責;房子足夠大,他裏面有自己空間,覺得有獨立居住;況且朋友們這樣。

數據證明Gianluca和他朋友們邏輯年人中並:和父母同住意大利年人中,38%有自己工作卻選擇留在父母家裏。需要説是,Gianluca不是所謂宅男:他歐洲幾個城市讀過書,碩士後兩年新加坡完成;社交,2021年足球歐洲盃決賽時邀請了超過20名好友家中為意大利隊加油。

我問Gianluca什麼情況下他會考慮搬出父母家時,他地回答説,等到有了孩子時候。但現實中,生孩子和伴侶同居這兩件事,往往演變成為有雞是有蛋問題,導致伴侶們開始同居年齡,生理上留他們造人時間減少。意大利母親生育第一胎年齡33歲,這個數字即便是普遍晚育歐洲高居榜首;假如這一年齡是25歲,100年可以繁衍四代人,33歲整整多出一代。

歐洲各國女性生育第一個孩子年齡,意大利數年位居榜首 / eurostat

2020年人口峯會上,教皇方濟各致辭中期待年人是年女性找到“付出勇⽓,選擇⽣活勇⽓ ”。意識到職場生育支持他批評矛頭指向了現代資本社會:“是,……懷孕後來上班女性隱藏肚子;一個女人怎麼可能為生命所能提供麗禮物感到?感到不應是⼥性,⽽應是這樣社會”。他希望社會和企業停止金錢中心,避免不可持續時間⼯作,設法增加員工收⼊分配,年⼈提供⾜夠⼯作。教皇期望,女性能夠嚮“能夠孩子眼裏看到自己倒影那一天”。

教皇這些願景確實點到了阻礙年青人選擇生育幾個障礙,然而並不是所有現代女性會“懷中子女眼裏看到自己倒影”作為追求目標;即便是有此願望和“付出勇⽓ ”,現實中障礙讓許多意大利女性退而。40歲這一年齡段中,四分之一意大利女性未生育,而法國女性這一比率不到15%。

我因為工作接觸一家意大利公司裏,男性主管對哪怕是專業崗位女員工呼來喚去是個司空見慣事情,他會打發她們大家泡咖啡或者整理會議室。這家三十多人公司裏,工資一半員工中只有兩名女性。

與此同時,意大利傳統文化期待寶寶母親來撫養,而不是交給外部機構。因為此,是因為政府資源,意大利幼托機構匱乏;政府承認,像法國那樣3到6歲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完全超出了意大利財政能力。因此,很多母親生育後只有放棄工作,在家裏起職媽媽。

統計數據,約四分之一意大利女性子女出生後一年內失去工作,而且這一比率子女數量增加上升。這些因素壓低了女性參加工作願望;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鼓勵婦女外出工作一份報告裏,意大利表現所有歐洲國家中排名墊底。

意大利女性還要生育承擔身體痛苦:生產時麻醉沒有納入意大利基本醫保,而是一項自費醫療項目。即便費用構成問題,包括西西里和撒丁島意大利南部,許多婦產醫院沒有配備麻醉師,無提供無痛分娩。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文化還意味着成家後意大利女性需要面臨家務負擔。Gianluca父親告訴我,他事業有成妻子無法想象沒有子女身邊生活:寵愛繼續住在家裏兒子外,母親樂意同一棟樓裏女兒提供媽媽心服務。Mammoni這個意大利語內用來指母親關係過於親成年男子語詞,翻成中文“媽寶男”。

統計數據顯示,和父母同住子女大部分是男性;18歲到34歲意大利男子中80%住父母家中,於女性50%。Gianluca兩個姐姐開始工作後搬出住。

選擇留下Gianluca不是經濟意義上啃老族:收入他父母,疫情前母親生日送上一趟父母雙人美洲旅行。但是可否認是,住父母家他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他承認自己沒在家裏下過廚房或者打掃過衞生。

母親過度關懷和包容下長孩子操持家務能力,做家務意願往往。他們於因為和伴侶同居搬出温暖父母家時,很想要複製自己習慣家庭生活方式,這意味着柴米油鹽醬醋茶家務負擔往往落女性身上。於男性開始獨立生活女性,生活中一下子多了一個會願意做家務男人要照顧,實在不是誘人前景;對成為妻子或者母親唯一理想女性來説,繼續單身可能是合理選擇;承擔養育後代這樣且負擔超出了一些人承受能力。

意大利文化保守體現婚外出生子女態度上;儘管保守婚姻和家庭觀念時代改變,比如行政上入學和福利註冊上刁有父親兒童,修訂法律了母親新伴侶兒童進行撫養,但是作為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意大利和其它歐洲國家相比,觀唸轉變是滯後。去年法國超過63%嬰兒屬於婚外出生,意大利達到34%。

1. 意大利房子,無論是公寓,別墅,還是辦公室,學校,倉庫,是監獄,有法律規定“分類級”。分類叫做Categoria,等級叫做Classe catastale,格式是字母加數字,字母代表大分類,數字代表等級,大分類A到F一共6組。

2. 分類級是建築物建造狀況,功能性,空間,地理位置及其他屬性決定,並且該建築物相關設施屬於分類評級範圍。

3. 分類級可以修改,手續複雜,修改須三思。弄不好多付税您能買一套房了。

1. 級別(classe catastale),地籍值(rendita catastale),房產税。

2. 級別代表這個房產基本價值。普遍來講意大利房價漲,但和國內漲不是一個重量級。級別限定是這個分類地籍值“起碼會於多少,但會於多少”一個區間範圍。

3. 兩個房子各方面條件差不多,一個A/1級別,一個A/2級別,A1説起來有高級,,如果是選購第二套房子,並且於出租話,那麼有可能A/2划算,房價條件A/1房子,另外省有税錢。但這個套路不是通用,情況算。

4. 修改房子類別有時候是,比如做B&B。

説多沒用,以下我們列舉一些等級分類。説了,意大利買房基本出不了這個小圈圈。換句話説,如果您看房,中介房子分類級在下面這些當中,那花了錢買過來是不能住人,不光自己不能住,不能出租別人住。(您想買個博物館電影院幼兒園是另外一碼事,咱們可以私信聊聊)

(要看昨天那篇,現在繼續)

定義:屬於具有構造和修飾功能建築物房地產單位,設備且只有那些。

這兩種房子意大利一線城市,A/4 A/5這兩種房子和上期講過A/2居民住宅 A/3經濟住房這兩種區別肉眼基本是可以分辨。形象化一點説廉價房咱們國家筒子樓!特點地理位置多處郊區,米蘭四環以外;

普遍來説,廉價房和價房缺點有:建築物外觀讓你感到生活;裏面住户雖然大部分有禮貌但是會讓你感到生活;有是沒有電梯,這點不是很。但處均價。整體來説它們值得買,總會有矬子裏拔軍優質廉價房。買什麼要全方位考慮回報率!

價格方面,咱們説那些高出均價很多房子,只要是A類2,3,4,5級別均價房,它們價格屬於只要有個工作,花錢不要手腳,攢兩年錢能買。

話説“鄉村小屋”,條件會到土坑裏上廁,美觀程度和“別墅”這種級有差距。

上圖是典型A/6農村住宅,很多人搞起了旅遊。價格沒有想象。

上圖是“農村工廠”改成A/2居民住宅案例,注意這個級不是“農村住宅”了,説他能源供給方式徹底改造了,並且具有裝飾性。

現階段多國人選擇投資移民從而享受國外高質量生活,來説過國外擁有質量教育環境,此外有完善醫療水平和社會保障制度,這裏編帶大家看一看,意大利福利保障制度有哪些方面吧。

意大利是世界經濟六中福利國家。意大利醫療制度,所有意大利公民終生享受公費醫療。意大利人住房,人均住房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於政府重視環保工作,綠化和公共環境衞生令人滿意。

意大利國籍處之一是能夠28個歐盟國家無需申請任何簽證居住或旅行!需要擔心獲得簽證,並且可以意大利或任何其他歐盟國家任意居住。你可以工作,而無需申請有時間限制工作簽證。此外,歐盟公民優先於非公民獲得許多專業和教育機會。這意味着您可以增加歐盟任何地方工作機會。

自2008年以來,大多數歐盟國家成為申根協議成員,該協議允許該國免費旅行以及其他福利。擁有意大利國籍人海外旅行時感覺安全,不受嚴格限制,可以像本國國民享受成員國領事和外交官保護。

擁有兩種國籍企業家可以鬆地創業,因為他們擁有貨幣和一個組成歐盟經濟區,而不受非歐盟公民限制。

持有居留卡,且意大利住10年,男65歲以上,女60歲以上,無論之前納税,可領取550歐/月養老金。退休

65歲以上,可到當地勞工局尋查你意大利期間工作時所交工資税,工作納税20年,税比領取退休金。夫妻雙方,一方去世,另一方可以繼續領取方退休金70%。

意大利教育系統實惠,成為該國公民意味着您和您孩子可以意大利學習,支付比美國大學得多歐盟學費。

美國以學費而聞名,這往往導致畢業後學生長期貸款債務。或者,許多歐洲國家大學學費是完全免費,或者是歐盟國民和學生。

您是意大利公民時,您可以像國民入讀任何歐盟大學。有1,300多個高等教育學習課程,學費,免費。

意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歐洲主權國家,主要位於南歐靴型意大利半島及兩個地中海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組成。意大利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和梵蒂岡及一個主權實體 ——馬爾他騎士團,而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國行政上劃分為20個區域(其中5個自治區)、110個省8,100個城市。羅馬,意大利王國1870年設置此,而杜林(1861年-1865年)及佛羅倫薩(1865年-1870年)是意大利王國。2017年統計,意大利人口6,059萬,領土面積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1人,屬於温帶地中海型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5位。意大利因其擁有風光和數眾多人類文化遺產而稱為國度(Belpaese)。

現今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搖籃,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羅馬,幾個世紀以來是西方世界政治中心,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西部統治瓦解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日耳曼民族,後有諾曼人。拜占庭帝國佔領意大利地區。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發源地[7],而文藝復興歐洲影響,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意大利過去分裂許多王國城邦,但1871年成為統一意大利王國(聖馬利諾)[8]。意大利殖民帝國巔峯是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墨索里尼統治下意大利王國變成一個地中海帝國,勢力範圍延伸到北非(利比亞 、突尼西亞)、東非(厄利垂亞、索馬利蘭、衣索亞)、巴爾幹(阿爾巴尼亞、達爾馬提亞、蒙特內哥羅、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希臘、羅德島十二羣島)和法國南部(隆河以東領土、科西嘉島、摩納哥),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租界[9]。1945年,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盟軍擊垮,意大利二戰後,廢君主制,意大利王國滅亡,建立了現在意大利共和國。戰後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意大利殖民帝國終結。

意大利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衞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方面具有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經濟及工業中心,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英語:Global Language Monitor)(Global Language Monitor)資料[10],它是世界時尚。2007年造訪意大利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超過4,370萬人次國際遊客造訪[11],而羅馬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城市[12],認為世界上麗十大古城之一[13]。威尼斯認為是世界上麗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是世界上麗人造城市”[14]。

意大利共和國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最佳出生地指數世界排名第8名[15]。意大利2017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名列第28位[16],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17][18]。國內生產總額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數據,意大利是世界第8第10經濟體[19]。意大利政府預算金額是位居世界第5位[20]。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創始會員國,是七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成員之一。意大利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英語: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參加申根協議,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國家且分享北約核武器。

意大利歐洲及全球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角色,羅馬是世界上於政治及文化具有影響力城市,世界上許多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21]、全球地論壇(Glocal Forum)[22]、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部設羅馬。意大利擁有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23]及慈善捐助金額[24]。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25]。醫療保健系統2000年世界衞生組織評世界第2。意大利是一個全球化國家[26]。意大利國家品牌價值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27]。意大利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處世界遺產,是擁有世界遺產西方國家[28][29]。

認為意大利 Italia 這個名稱是源自於希臘語化奧斯坎語Víteliú,即擁有幼牛地意思[30](拉丁語vitulus“牛犢”,翁布里亞語vitlo“牛犢”)。“意大利”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希臘作家希羅多德作品中,當時一位叫安條克歷史學家,Italia從前只有來稱呼現南意大利部分地區,本指亞平寧半島南部古布魯蒂姆地區(拉丁文:Bruttium,現在卡拉布里亞),,Italia可以視為意大利部落Oenotria同義詞了,可以適用於其他地區。希臘人使用“意大利”這個名稱來稱呼一個地區,而奧古斯都皇帝統治時期,意大利這個名詞含義包括了整個亞平寧半島[31]。

意大利歷史,不論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地中海地區佔據著地位。從意大利境內多地進行考古活動得知本區歷史可以追溯大約200,000年前舊石器時代[32]。意大利人文,意國許多地區有著考古遺址,例如拉丁姆、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及巴西利卡塔。希臘人前87世紀時西西里島及意大利半島南部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所以這些古希臘人意大利半島南部建立殖民城邦稱為大希臘[33][34][35]。古羅馬從前8世紀時一個小型農業社會發展成一個環繞地中海大帝國。而古希臘文化古羅馬文化融合一體,並現代法律、哲學、政治及藝術產生直接影響。而古羅馬文化王制發展成共和國,後成為獨裁政治。羅馬帝國2世紀後,後395年分裂成兩個部分:西方西羅馬帝國及東方拜占庭帝國。西羅馬帝國後來因為哥德人侵略而滅亡,造成意大利半島接下來十四個世紀是分裂狀態。而拜占庭帝國繼續傳承古羅馬文化。

拜占庭帝國皇帝尤斯丁努安一世於6世紀哥德人手中復興意大利半島後,一波日耳曼人倫巴底人北方抵達意大利。幾個世紀以來,拜占庭帝國軍隊足以驅逐阿拉伯人、神聖羅馬帝國及教宗勢力建立一個意大利王國。但是當時拜占庭帝國面忙於倫巴底人亞平寧半島入侵,控制區域包括了北部拉文納總督區狹長地帶,以及南意地區一些零星城市。意大利中古時代早期同時受到卡洛林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勢力影響,成為了各個政治勢力角力場域。

中古時代意大利地區戰爭,直到19世紀無法成為統一國家。填補這些政治權力真空,城市人民試圖透過支持勢力君主來尋求和平,於是許多名門望族來主導政治情況出現,例子包括:佛羅倫薩梅第奇家族、米蘭維斯孔蒂家族及威尼斯史卡拉家族(英語:House of Scaliger)。

這個時期意大利因為開放商業活動而聞名於世。一些實行寡頭政治城市完全主導商業活動進行,雖然他們具有鬆學術及藝術創作環境。意大利四個海上共和國是阿馬爾菲共和國、薩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和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熱那亞是歐洲亞洲之間港市和金融業重鎮。威尼斯盛產玻璃和裝飾花邊。佛羅倫薩是皮革、絲、羊毛、及珠寶中心。米蘭出產優質武器和鎧甲。這些海上共和國十字軍東徵有著密切關連,並因此獲得政治利益及貿易機會,是佔領札達爾及君士坦丁堡資金是威尼斯所提供。

意大利半島中古時代後期分裂成許多意大利城邦:那不勒斯王國佔半島南部,佛羅倫薩共和國及教宗國位半島中部,熱內亞及米蘭位在北部及西部,而東部是威尼斯勢力範圍。意大利15世紀時是歐洲地區之一,文藝復興運動發源於此。其中位意大利中部佛羅倫斯認為是這次文化運動中心,但丁、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喬萬尼·薄伽丘文學作品及喬託·迪·邦多納畫作舉世聞名。尼科利波焦·布拉喬利尼學者著作包含許多歷史上作家,例如柏拉圖、亞裏斯多德、歐幾裏德、托勒密、西塞羅及馬爾庫斯·維特魯威·波利奧。文藝復興意大利歐洲歷史上是一個時期,帶來了許多政治、哲學、文學、文化、社會及宗教上改革[36]。

文藝復興這個名稱是它是代表埋藏古代經典篇章中許多經典思想“重生”。有些人認為,重生來源是發現西方文明遺忘,但是保存寺院圖書館或及家族私人圖書館(例如美第奇家族)古代典籍。有些人認是伊斯蘭教國家希臘文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後傳入意大利,因此幫助意大利/歐洲文藝復興。不過,大部分手稿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之前,不是出現意大利半島希臘傳入意大利(定期前往地中海東部交易商,包括希臘內),居住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希臘人1400年代遭受奧斯曼帝國威脅後進入意大利,是1453年奧斯曼帝國征服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後。這些拜占庭人逃離土耳其人統治,有時帶著手稿希臘古羅馬傳承下來知識,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作出貢獻。

文藝復興時期學者,例如尼科利波焦·布拉喬利尼圖書館內搜索柏拉圖、西塞羅維特魯威經典作品。古希臘希臘化文明作家(例如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歐幾裏德和托勒密)和穆斯林科學家作品瀰漫整個基督教世界,提供歐洲學者研究材料。

瘟疫黑死病1348年流行使意大利人口減少了1/3[37][38],意大利城市這次災難中復甦促成經濟及貿易活動,並帶動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發展。意大利成為西方文化中心,影響其他歐洲國家皇室,例如費拉拉埃斯特家族及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

佛羅倫斯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主要中心。許多藝術家,例如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及桑德羅·波提切利城市中進行創作[39]。佛羅倫斯經濟蓬勃發展,並《大英百科全書》資料,佛羅倫薩14世紀16世紀之間是歐洲城市,眾多博物館、宮殿教堂,例如彼提宮烏菲茲美術館大英百科全書視為藝術品[40]。

羅馬是一個受到文藝復興影響城市。這個時期改革改變城市面貌,例如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母慟子像波吉亞寓所壁畫。羅馬教宗尤利烏斯二世(15031513年)和他後繼者利奧十世、克勉七世及美第奇家族時期達到頂點。羅馬這20年間成為世界上藝術中心之一。君士坦丁大帝建造聖伯多祿大殿米開朗基羅進行設計[41],他羅馬成為意大利畫家,並創造法爾內西納別墅拉斐爾房間壁畫許多其他作品。米開朗基羅開始裝修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併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墳墓創造雕像摩西。羅馬失去了一部分宗教色彩,成為一個文藝復興城市,並擁有大量流行節慶、賽馬、政黨、陰謀和事件。羅馬經濟孕育出一些托斯卡納銀行家,包括拉斐爾朋友藝術贊助人阿戈斯蒂諾·基吉。拉斐爾去世之前,他推動了第一次古代遺址保存運動。

亞平寧半島上國家和公國一個世紀保持獨立性權力制衡分散狀態後,法國國王查理八世1494年開始一系列侵略活動,並持續到16世紀,演變成法國及西班牙之間競爭。西班牙1559年卡託-康佈雷齊和獲得米蘭公國及那不勒斯王國控制權。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及聖座組成同盟,並於境內反抗運動予有系統嚴厲鎮壓,導致意大利,新教存在遭到邊緣化。西班牙帝國統治下,對意大利課徵重税並幹擾教廷運作。

奧地利後來烏得勒支和約(1713年)規範下取代西班牙來主宰意大利,取得米蘭王國和那不勒斯王國控制權。於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所接受啓蒙運動思想,所以奧地利統治比西班牙帝國。意大利北部地區直接由維納來控制,獲得經濟成長動力並保持學術蓬勃發展。意大利主要城市,例如米蘭、羅馬、杜林、威尼斯、佛羅倫斯及那不勒斯成為知識分子討論思考沃土,一些意大利哲學家和文學人物當時十分活躍,如西薩爾·貝卡里亞、安東尼·傑諾韋西(英語:Antonio Genovesi)利奧波德一世托斯卡納大公(或者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利奧波德二世,托斯卡納大公國廢死刑和酷刑[42][43][44])。

1700年代意大利是當時人們遊歷歐洲一個站點,這個時期有許多外國人,主要來英國貴族,他們造訪法國、意大利和希臘並欣賞他們藝術、文化以及紀念物。而龐貝和赫庫蘭尼姆遺址1748年發現,羅馬古代遺蹟受到修復,許多人物例如歌德、雪萊、濟慈及拜倫都周遊全意大利。一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及羅馬成為主要景點,那不勒斯、佛羅倫薩、杜林、西西里島吸引許多遊客,而米蘭某些方面受到觀迎[45][46]。雪萊説過一句名言:“意大利是流亡者天堂”[47]。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1796年1815年)將民主、主權、法律及國家概念帶進意大利。鼠疫1417世紀之間多次出現,影響整個意大利[48]。意大利後一個大規模疫情是發生1656年那不勒斯[49]。1767年一份報告指出意大利北部之前316年間有111年發生饑荒,其中只有16年得以豐收[50]。而意大利人口1700年1800年之間成長1/3,達到1,800萬[51]。

延伸閱讀…

公共救濟房

一歐元買房政策,也救不回意大利的生育率

意大利王國建立歸功於許多民族主義者及薩伏依王朝王室擁護者努力,因此可以建立一個環繞意大利半島國家。起始於西西里島1848年革命影響整個歐洲地區,而奧地利帝國薩丁尼亞王國爆發第一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朱塞佩·加里波底意大利南部受到歡迎,並促使意大利南部[52],而當時意大利北部薩丁尼亞王國是卡米洛·奔索,加富爾伯爵所統治,有統一意大利野心。後來薩丁尼亞王國受到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幫助,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中擊敗奧地利帝國,解放倫巴第-威尼斯王國。意大利王國於是1861年成立,,1864年遷佛羅倫斯。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國王於1866年普奧戰爭中普魯士結盟,並且發動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利併吞威尼斯。法國因為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中損失,於是撤回駐紮羅馬軍隊。而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認為忌法國威脅,企圖教宗國納入意大利版圖之內。教宗國無法抵抗情形下遭到滅亡,意大利統一正式完成,隨後遷到羅馬市。

當意大利北部工業化及現代化後,意大利南部與意大利北部其他農業地區落後,促使數百萬計人民遷移到意大利北部工業發達區域或國外。意大利國王卡洛·阿爾貝託主導憲法1861年意大利統一後適用範圍擴大到意大利全國,並保障人民基本,但排除了無產階級及未受教育人民投票權。男性投票權1913年泛的認可。同年社會黨成為意大利主要政黨,勝於傳統保守派政黨。意大利人外移於1913年達到峯,當年總共有872,598人離開意大利[53]。意大利19世紀後20年開始發展殖民勢力,侵略索馬利亞、厄利垂亞及後來利比亞、十二羣島[5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原本保持中立,不過後來1915年簽訂1915年倫敦條約,並戰後獲得倫託省、第裏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島、達爾馬提亞及鄂圖曼帝國部分地區承諾後,加入三國協約。這次戰爭中,超過600,000意大利人喪生,並造成經濟衰退。1919年簽訂聖日耳曼條約中,意大利獲得博爾扎諾省、倫託省、第裏雅斯特及伊斯特拉半島地。

受到1917年俄羅斯革命影響,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接踵而來。傳統右翼及保守派人士因為害怕共產黨及社會主義者會發起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產主義政權,所以擁護一個小型右翼政黨-墨索里尼領導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1922年10月28日羅馬進軍,意圖奪取意大利政權。而當時國王命令軍隊不準介入,並委任墨索里尼成為意大利總理,並其密切合作。接下來幾年內,墨索里尼通過脅迫國會修改選舉法,禁止其他政黨成立及限制言論及出版自由,由此成為一位獨裁者。他1935年突然入侵衣索亞,並戰場上使用毒氣,招致國際上批評,意大利因此退出國際聯盟。意大利後來1936年及1938年納粹德國簽訂鋼鐵條約,並支持法蘭西斯科·佛朗哥法西斯政權進行西班牙內戰,派出遠徵軍助戰,佛朗哥內戰勝出。雖然意大利政府阿道夫·希特勒推行德奧合併計畫,但是納粹德國併吞蘇台德區。

意大利1939年4月7日佔領阿爾巴尼亞,企圖以此為入侵南歐前哨,並1940年英法於法國戰役中德國擊潰時取得領土,對英法宣戰。墨索里尼想要像希特勒採取閃電戰,於是1940年10月經由阿爾巴尼亞入侵希臘,但是幾個月戰爭後遭受到失敗。1941年,意大利在意屬東非部隊英軍擊潰並趕出東非,雖然意大利失去了東非,但軸心國發動南斯拉夫戰役和希臘戰役中意大利獲得了蒙特內哥羅、斯洛文尼亞地區盧比安納、希臘大部分地區。1943年5月,突尼西亞戰役中德意聯軍盟軍打敗,並盟軍投降,二戰北非戰場結束。同盟國在1943年7月攻入西西里島,導致法西斯政權毀滅,墨索里尼被捕。意大利王國於1943年9月盟國投降,德軍救出墨索里尼北部成立名“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權。盟軍意大利南部推進時,意大利北部是納粹黨及法西斯黨勢力範圍。納粹勢力1945年4月25日撤離意大利,法西斯勢力瓦解,意大利抵抗活動結束。1946年,意大利人民通過公投廢除君主制,王國結束。

意大利1946年6月2日舉行公民投票,結果人民投票廢除君主制,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兒子翁貝託二世後於1946年退位,後正式成為意大利共和國,而舉行公投當天後來成為國慶日意大利共和國日,這是意大利女性第一次有權力參加投票[55]。

意大利憲法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意大利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生效後,意大利政府承認阿爾巴尼亞及衣索比亞地獨立性、放棄所有非洲及海外所有殖民地及租界並且裁減能和英國海軍抗衡意大利海軍和禁止發展核武,此和平條約標誌著意大利長達65年殖民帝國亦正式終結。東邊伊斯特裏亞領土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第裏雅斯特區域分配兩個國家。意大利1950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美國馬歇爾計劃幫助意大利濟復甦直到1960年代,這段期間意大利持續經濟成長稱為“經濟奇蹟”。意大利1957年成為歐洲經濟體成員,然後1993年進一步成為歐洲聯盟成員。

戰後意大利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執政,但政府更替,內閣改組。1960年代末1980年代末之間,意大利經歷經濟危機及社會動盪,左翼組織活動時有所聞。1978年,代表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中間偏左意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左翼組織行刺身亡,導致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和意大利共產黨徹底決裂。

1981年1987年,意大利出現兩位非天主教民主黨總理,是意大利共和黨喬瓦尼·斯帕多利尼社會黨貝蒂諾·克拉克西來擔任,這是1945年來第一次,惟天主教民主黨是第一大黨。克拉克西雖然是社會黨籍,但他蘇聯抨擊十分激烈,他促使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意大利境內部署MGM-31潘興彈道導彈,應蘇聯大威脅。

1992年後,意大利麪臨挑戰,人民於過去政治爭感到厭煩,國家則揹負龐負債,貪污事件有所聞(肅貪(Mani Pulite)行動後統稱Tangentopoli)。意大利人民則要求政治、經濟道德改革。這些政治醜聞涉及所有主要政黨,是政府人士。天主教民主黨1993年遭遇政治紛爭,加上揭發貪污腐敗醜聞,並因此於1994年下台和解散,而社會黨其他左翼政黨是如此。前天民黨及社會黨成員加入現今意大利兩政治陣營,是改組、左派民主黨首左翼聯盟,和媒體大亨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領導右翼聯盟。

1994年3月國會選舉,意大利力量黨首中間偏右聯盟勝出,貝盧斯科尼首次出任意大利總理,不過北方聯盟當年12月結束貝盧斯科尼支持,導致貝盧斯科尼第一次下台。1996年4月舉行國會選舉,中間偏左聯盟普羅迪成為新一任意大利總理,首次執政。1998年10月21日,於國會眾議院通過普羅迪政府信任動議,普羅迪辭職,馬西莫·達萊馬接任成為總理直至2000年4月25日辭職為止,達萊馬是首位前意大利共產黨出身總理。

領導中間偏右聯盟貝盧斯科尼2001年選舉中獲勝,第二度成為意大利總理。他成為二戰後第一位完成5年任期總理,於2005年改組過政府內閣。2001年2005年這屆貝盧斯科尼政府內閣是意大利歷史上第3政府,並派遣意大利士兵參加伊拉克戰爭多國部隊。

2006年意大利國會選舉,普羅迪首中間偏左聯盟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優勢擊敗貝盧斯科尼中間偏右聯盟。但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兩大陣營拉成均勢。5月10日,中間偏左聯盟推出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選新一屆總統。5月17日,普羅迪第二度成為意大利總理。

2008年1月24日,參議院通過普羅迪政府信任動議,普羅迪辭職,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解散國會,4月14日舉行國會大選。結果貝盧斯科尼領導中右翼聯盟取得勝利,貝盧斯科尼第3次成為意大利總理。

2011年,意大利債務危機爆發,貝盧斯科尼雖然多次避過國會派其政府提出信任動議,國會眾議院失去多數支持後,貝盧斯科尼宣佈國會通過其政府財政預算案後辭職。11月12日,預算案通過後,貝盧斯科尼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遞交辭呈,11月16日正式辭職,馬裏奧·蒙蒂組成無黨派技術官僚政府過渡2013年國會選舉,但貝盧斯科尼政治聯盟左右著政府決定。

2013年2月,貝爾薩尼領導中間偏左聯盟以優勢擊敗貝盧斯科尼中間偏右聯盟。參議院,沒有政黨取得過半議席。其後民主黨成為第一大黨,聯閤中右黨及中間派組成聯合政府。

意大利領土歐洲大陸延伸入地中海靴子型亞平寧半島主,和兩個主要島嶼—薩丁島和西西里島組成(地中海第一和第二島嶼)。以此三部分意大利水域分為:東北方亞得裏亞海,東南方伊奧尼亞海,西南方第勒尼安海,西北方是利裏亞海。

亞平寧山脈構成半島主幹,並西北方向延約1,000公里阿爾卑斯山脈相接。弧形阿爾卑斯山環抱意大利北部。意大利北部有一個面積廣大的沖積平原:波河平原,它是波河及其源自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及多洛米蒂山脈眾多支流沖積而成。其他河流諸如:台伯河、阿迪傑河和阿爾諾河。

意大利點是海拔4,810公尺勃朗峯,超過4,000公尺山峯還有羅莎峯(4,637公尺)和切爾維諾峯(4,476公尺)。意大利擁有14座火山,其中有3座有爆發可能,是靠近那不勒斯,目前休眠中的維蘇威火山、位於卡塔尼亞附近,活躍埃特納火山(3,323公尺,它是歐洲火山)第勒尼安海南部斯特龍博利島。

意大利氣候多樣,有些地區氣候可能會地中海型氣候相去。意大利北部地區屬於陸性氣候濕潤副熱帶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例如、米蘭及波隆納地。利裏亞沿海地區及大部分佛羅倫薩南方意大利半島地區是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半島沿海地區氣候會隨著海拔及地勢改變而變化。海拔地區冬季時呈現、濕潤及多雪氣候。海岸地區冬季温暖,而夏季是乾燥,地勢谷地夏季是。

意大利是歐洲地中海盆地地區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意大利傳統估計有5,500種維管束植物。然而截至2004年為止,意大利維管束植物資料銀行總共有6,759種記錄[57]。(如果包括非維管束植物有9,000種植物,佔歐洲植物種類一半)。意大利歐洲動物生物多樣性屬於級,共有超過57,000種動物(超過歐洲所有動物種類三分之一)。這是於意大利偏南地理位置所致,並且地中海所環繞。意大利擁有8,000公里海岸線,且位於地中海中心亞平寧半島,形成中歐和北非之間走廊。意大利有巴爾幹半島、歐亞大陸和中東物種。

意大利國會是和監督機構,採用兩院制議會形式,共和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權力相等,可各自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關聯。參、眾兩院有315個和630個席位,參、眾議員普選產生(意大利公民年18歲享有選舉權,但年25歲方可有權參選議員[58]),兩院議員任期5年,但總理有權總統要求提前解散國會。國會議員選舉實行比例代表制,各政黨和政治組織獲選票比例分配議席。防止權力過於分散,法律規定了獲得議席選票限額。全國有32個眾議員選區,多名選舉制選出630名眾議員,即一個選區內可選舉2名以上眾議員。參議院選舉大區單位,選舉制產生315名參議員,即選區內應選參議員名額劃分選舉分區,每個分區選1名參議員。[59]

意大利總統每七年議會選舉選出,權力屬象徵性。總統可以任命國會人事,是法院首長,是意大利軍隊總指揮官。總統可以任命總理,而總理可以任命其他部長人事。

意大利總理正式名稱“部長會議主席”(意大利語:Presidente del Consiglio dei Ministri),是意大利共和國行政首長,是意大利實際政府首腦,領導各行政機關運作。其產生方式,國會議員之中擇一提名,經意大利國會兩院議決指名,意大利總統任命。

憲法法院主要是檢查和監督法律條文是否符合憲法,由15名法官組成,任期9年,不得兼職,享有豁免權。此外,還設有地方調解法官、初審法院(罪)、法庭、初審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上訴法院、審計院(主管公共帳目及養老金)。[60]

2014年8月8日,意大利政府提出改革法案,屆議會參議員人數現行315人削減100人,參議院具有眾議院權,參議院無權法院定罪參議員進行赦免。政府年度預算是否通過將完全眾議院多數決定,參議院無權發起政府不信任案投票。[61]該法案2015年10月13日2016年1月11日參、眾兩院首次通過,於2016年12月4日進行修憲公投。2016年12月5日,票站調查結果顯示公投獲通過後,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宣佈辭職。[62]

意大利是歐洲體-現在歐洲聯盟創始成員之一。意大利1955年加入聯合國,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關税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GATT/WTO)、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歐洲委員會中歐倡議組織(英語: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成員主要擁護者。意大利最近輪流擔任國際組織主席,包括1994年擔任歐安組織前身-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CSCE)、八大工業國集團及歐盟輪任主席。

意大利支持聯合國與國際安全活動。意大利索馬利亞、莫三比克東帝汶國部署部隊支持聯合國維和任務,並支持北約聯合國波士尼亞、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行動。意大利2003年2月於阿富汗部署2,000名士兵支持軍事行動(OEF)。意大利支持國際共同努力來伊拉克,但是2006年11月撤出軍事特遣隊約3,200名士兵,只留下人道主義工作人員和其他文職人員。意大利2006年8月派出2,450名士兵抵達黎巴嫩,支援聯合國維和任務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63]。此外意大利自2007年2月2日,派遣克勞迪奧·格拉奇亞諾(Claudio Graziano)擔任意大利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

意大利分為20個大區(regione,含5個地位大區)、14個廣域市(città metropolitana)、80個省(provincia)、2個自治省(provincia autonoma)、6個市鎮聯合體(libero consorzio comunale)和7903個市鎮(comune)(截至2020年1月)。

意大利武裝部隊隸屬於意大利總統領導國防委員會。意大利2008年時可以即動員186, 798名現役軍人及114,778名憲兵[64]。意大利國防費用2007年331億美元,佔GDP1.8%[65]。因為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所以核武器共有政策下,意大利擁有90枚美軍核武器,存放格迪託裏阿維亞諾空軍基地[66]。

意大利陸軍是意大利共和國地面武裝部隊。2008年時意大利陸軍擁有109,703名職業軍人。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中,意大利陸軍知名裝備有半人馬裝甲車、C1公羊坦克和阿古斯塔A129貓鼬型直升機武裝直升機,最近參與聯合國任務。意大利陸軍裝備著大量豹1型坦克和M113裝甲運兵車。

延伸閱讀…

住在意大利

意大利一歐元購房政策執行五年,出生率為何每況愈下?

意大利海軍是意大利武裝部分四個組成部分之一,成立於1946年,前身是意大利皇家海軍(Regia Marina)。意大利海軍目前擁有43,882人和各種艦種,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衞艦、潛艇、兩棲攻擊艦及其他小型船艦,例如海洋研究船[67]。

意大利海軍裝備有大型航空母艦(例如加富爾號)、驅逐艦、潛艇和多功能護衞艦。意大利海軍北大西洋公約一部分,參加了許多維持和平聯合行動。意大利海軍認為是世界第7海軍。

意大利空軍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意大利皇家空軍(Regia Aeronautica)名稱,作為一個獨立軍種創立於1923年3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公民投票,意大利空軍改成現在這個名字。意大利空軍2008年總兵力43,882人,擁有585架飛機,其中包括219架戰鬥機和114架直升機。取代租借龍捲風戰鬥轟炸機計畫,意大利空軍租用30架F-16A15戰鬥機和4架F-16B10戰鬥機,而且擁有租用多飛機選擇權。意大利空軍近年來計畫採購121架颱風戰鬥機取代F-16戰鬥機。意大利空軍預計龍捲風戰鬥轟炸機及AMX攻擊機進行現代化升級。意大利空軍運輸由22架C-130JG.222運輸機所組成(其中12架G.222運輸機新型改良機種C-27J斯巴達人戰術運輸機來替換G222運輸機)。意大利空軍正在計畫美國購買F-35[68][69],雖然目前沒有很多國家使用這種飛機。

意大利憲兵包括國家憲兵及憲兵部隊,遵照意大利法律負責來監督軍隊及公民。意大利憲兵各個部門擁有功能,部會負責。憲兵負責維持公眾秩序及安全時則向內政部門負責[70]。2004年第30屆G8會議中,意大利憲兵奉命建立一個憲兵中心培訓參與國際維和行動民事員警[71]。

國際貨幣基金GDP資料,意大利2008年是世界第7經濟體,於美國、中國[72]、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意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是八國集團及歐洲聯盟成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意大利是一個農業基礎經濟體,成為高度工業化國家[73]及國際貿易出口金額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國家。不僅如此,意大利經濟規模英國經濟。

意大利擁有高度人類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28位,超過希臘[16]。意大利黃金儲備數量2,451.8公噸,位居世界第4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德國,超過法國中國[74]。意大利資本主義經濟北部大型私人工業和南部傳統農業組成。意大利也以具影響力及創新商業[75]、及競爭力農業[75]、具有創意及品質汽車電器工業及服裝設計聞名於世[75]。

意大利成長率1964年開始達到8%以上[76],但是過去10年之間,成長率下降到1.23%,於歐盟成長率2.28%[77]。意大利稱為歐洲病夫[78][79],主要是因為它經濟發展、政治鬆散及改革計畫問題叢生所致。意大利南北生活水準有鴻溝。意大利北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歐盟水準(例如博爾扎諾自治省2006年每人GDP可達32,900歐元(43,861美元),是歐洲聯盟平均值135.5%)。但是一些地區及意大利南部省份於歐盟水準(例如坎帕尼亞,它每人GDP16,294歐元,21,722美元[80])。

因為意大利缺乏天然資源及能源,而且領土過於,導致大部分地區適合農業發展,運輸發達。能源依賴外國進口,2006年有超過86%能源是國外進口,包括99.7%固態燃料、92.5%石油、91.2%天然氣及15%電力[81][82]。意大利是世界第6風力生產國,位居印度後,優於法國英國,2008年產能373,610億瓦特[83]。意大利目前沒有使用核發電,意大利大部分電力是天然氣、石油、煤和水力發電來提供。

意大利經濟缺乏基礎建設、市場改革及研究經費。意大利每年歐洲聯盟收取發展援助經費,2000年2006年之間收取274億歐元經費[84]。2008年經濟指數排行中,意大利名列世界第64位,歐洲第29位,是歐元區後1名。世界銀行資料,意大利擁有高度投資、貿易及商業活動。然而無效率官僚政治、資產權保護及高度腐敗是不利因素[85]。除此之外,資料顯示意大利2006年研究開發費用佔1.14%,於歐盟水準1.84%及里斯本政策預計3%[86]。歐盟統計局資料,意大利2008年購買力水準歐盟水準差不多[87]。

與其他規模經濟體相比,意大利擁有世界級跨國公司數量。取而代之是,這個國家主要經濟實力建立中小型企業上。其中一些中小型企業生產產品技術要求並,焦點放在利基市場輸出及產品上,因此面臨著來中國和其他新興亞洲國家競爭,它們能勞動力成本廉價來出售同類產品[88]。這些意大利中小型企業提升自己產品技術含量予以應,同時一些低階技術的製造產業轉移到那些勞動力國家。這種企業規模狀況是一個制約因素,而政府致力於鼓勵兼併重組,並改革那些限制這個國家企業發展既有規章制度。

意大利汽車工業規模,全國有超過196,000名勞工(2004年)事相關企業。意大利汽車工業貢獻國內生產總額8.5%[89][90],是歐洲第5大汽車製造國(2006年)[91]。

意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進,且規模,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與大多數國家,中小企業意大利經濟運行起着作用。意中小企業創造產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二,因而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美譽。意大利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塑料、拖拉機、汽車、電力工業生產技術及規模均居世界前列。此外,意大利製革、製鞋、紡織、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採、電子工業、造船、化工、軍火工業發達。

旅遊業是意大利成長且具經濟利益產業,估計每年有4,370萬遊客造訪意大利,並帶來4,270億觀光收入。意大利是世界第5多多遊客造訪國家,旅遊收入則排名世界第4位[92]。意大利旅遊業即使1980年代中期與波斯灣戰爭期間下滑,1990年代中期後即恢復[93]。意大利多遊客造訪旅遊景點是羅馬競技場(每年吸引4,000,000人次造訪,位居世界第39位)龐貝遺址(每年吸引2,500,000人次造訪,位居世界第48位)[94]。

2008年意大利多遊客造訪城市是:羅馬(世界排名第6,總共6,123,000人次造訪)、米蘭(世界排名第52,總共1,914,000人次造訪)、威尼斯(世界排名第57,總共1,798,000人次造訪)、佛羅倫薩(世界排名第59,總共1,729,000人次造訪)、那不勒斯(世界排名第166,總共381,000人次造訪)、巴勒莫(世界排名第183,總共316,000人次造訪)、維羅納(世界排名第188,總共289,000人次造訪)、裏米尼(世界排名第189,總共284,000人次造訪)、波隆納(世界排名第191,總共279,000人次造訪)、熱內亞(世界排名第200,總共243,000人次造訪)、杜林(世界排名第203,總共240,000人次造訪)及錫耶納(世界排名第229,總共163,000人次造訪)[95]。
意大利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意大利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第二來源,其中羅馬、佛羅倫薩、米蘭、威尼斯是意大利旅遊景點。

出口方面,意大利是世界第8出口國[96]。世界貿易組織資料,意大利商品出口總額2007年是491,507,000,000美元,商業服務業118,261,000,000美元[97]。

意大利主要出口產品是機械、車輛(包括工程車、轎車、摩托車滑板車,例如法拉利、藍寶堅尼、帕加尼、瑪莎拉蒂、·羅密歐、菲亞特、杜卡迪、艾普利亞、奧古斯塔、卡吉瓦(英語:Cagiva)、畢摩塔(英語:Bimota)、倍力尼(英語:Benelli)及雅)、化工(埃尼)電子產品(例如意大利國家電力、愛迪生)、家庭用品(英迪新(英語:Indesit Company)、卡迪(Candy)),但是意大利出口產品是食品(例如費列羅、百味來(英語:Barilla (company))(Barilla)、馬提尼羅西(Martini & Rossi)、金巴利、帕瑪拉特(Parmalat))服飾(例如喬治·阿瑪尼、華倫天奴、範思哲、Dolce&Gabbana、貝納通、普拉達Luxottica)。航空及防衞產品(例如阿萊尼亞、奧古斯塔芬梅卡尼卡)、遊艇(例如法拉帝(Ferretti)阿茲慕特(Azimut))槍械(貝瑞塔)是意大利出口產品。

意大利是一個農業出口國,是奇異果、葡萄(8,519,418噸)朝鮮薊(469,980噸)世界上出口生產國。意大利2005年葡萄酒產量是全球五分之一。

意大利密切貿易夥伴是歐洲聯盟其他國家,佔59%貿易總額。百分比話,意大利歐盟貿易夥伴是德國(12.9%)、法國(11.4%)和西班牙(7.4%)[25]。

意大利國家品牌價值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於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和日本,超越美國、瑞士、澳大利亞、瑞典和西班牙),2008年位居世界第9名。意大利2009年旅遊品牌第1名,文化品牌第2名,人民品牌第3名,而移民品牌是第9名。

意大利人口2008年結束時超過6,000萬人[98],目前是歐盟排名第4,是世界上人口第23多國家。意大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9.2人,位居歐盟第5位。意大利北部密度,面積佔全國1/3,而人口有全國5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因為經濟,所以鄉村人口遷移到城市。這同時,許多外國移民移居到意大利境內。出生率持續到1970年代為止,然後下降,所以到2008年,有5分之1意大利人超過65歲[99]。即使如此,因為眾多移民20年內移入意大利,所以意大利出生率2000年是上升[100]。因為總和生育率過去幾年上升(因為外來移民及本地人生育率上升),所以每名婦女2008年時扶養1.41名子女,2005年1.32名多[101]。

意大利外來移民持續上升,直到2010年有4,279,000人[102],佔總人口7.1%,每年388,000人速度增加[103]。最近一年移民增加率是16.8%,而6年內增加率是122%[104]。這些數字包括超過50萬兒童,他們是出生意大利外國僑民-第二代移民正在成為人口組成一個部分,但包括後來獲得意大利國籍外籍人士(2008年總共有53,696人)[105],包括數量確定所謂非法移民。《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2008年5月估計有670,000人[106]。

歐洲聯盟範圍擴張後,其他附近地區人民遷入意大利境內,是東歐地區及亞洲[107],並取代北非成為主要移民來源地區。目前意大利有950,000羅馬尼亞人,其中10%是羅姆人[108]。羅馬尼亞人取代阿爾巴尼亞及摩洛哥成為意大利少數民族[109]。不過官方估計,羅馬尼亞人實際人口起碼是這個數字2倍[110]。

截至2009年,意大利境內外國人細分如下:歐洲(53.5%)、非洲(22.3%)、亞洲(15.8%)、美洲(8.1%)與大洋洲(0.06%)。外國人意大利分佈並:87.3%移民居住北部和中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只有12.8%居住半島南部。

意大利1860年代末期國家統一後成為一個大規模移民國家。1898年1914年之間是意大利人外移峯年,每年有750,000意大利人移居外地[111]。意大利人以前曾興盛社區包括前非洲殖民地厄利垂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有10萬人[112])、索馬利亞利比亞(有150,000意大利人定居利比亞,佔約總人口18%[113])。所有居住利比亞意大利人1970年格達費上台後逐出北非[11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0年間,多意大利人居住國家是南斯拉夫(350,000人)[115]。許多祖先具有意大利血統居民分佈巴西(25,000,000人)[116]、阿根廷(20,000,000人)[117]、美國(17,800,000人)[118]、法國(5,000,000人)[119]、烏拉圭(1,500,000人)[120]、加拿大(1,400,000人)[121]、委內瑞拉(900,000人)[122]與澳大利亞(800,000人)[123]。

意大利官方語言是意大利語。民族語估計,意大利有5500萬人使用這種語言,其他國家有670萬人使用意大利語[124]。然而世界各地使用意大利語作第二語言或文化語言有1億2000萬1億5000萬人[125]。

意大利語意大利統一完成後開始改變,佛羅倫薩各種托斯卡納語基礎,有些介於南方意大利-達爾馬提亞語加洛羅曼語(Gallo-Romance languages)北意大利語之間。意大利語發展受到了民族遷徙時傳入日爾曼語影響。

像大多數其他羅曼語,意大利語保留了存在於拉丁語中和子音。意大利語像大多數羅曼語中,重音是。羅曼語族中,意大利語的詞彙認是接近拉丁語[126]。

意大利全國各地擁有許多方言,有一些意大利人並會講意大利語[127]。但是國民教育體系建立,導致講遍佈國各地語言變化減少。標準化1950年代和60年代於經濟成長及傳播媒介和電視崛起(國家廣播公司幫助標準意大利語形成)。

少數民族語言包括阿爾巴尼亞語、加泰隆尼亞語、克羅地亞語、法蘭克-普羅旺斯語、法語、弗留利語、德語、希臘語、拉登語、奧克語、薩丁尼亞語和斯洛維尼亞語。1999年頒佈一項法律承認這12種少數語言存在,且他們進行保護。

意大利社會分為社會階級。意大利社會可以分為資產階級、白領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農村小資產階級,城市工人階級及農村工人階級。[128]

雖然意大利政府並沒有正式羅馬天主教國教,羅馬天主教為意大利第一宗教。有87.8%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會[129],當中有1/3人(36.8%)是教徒。Eurobarometer2005年進行調查顯示[130]:

意大利天主教會是全球羅馬天主教會(羅馬主教即天主教會教宗與意大利主教團精神領導之下)一部分。意大利共和國以外,聖馬力諾和梵蒂岡這兩個主權國家包括意大利教區之內。意大利天主教會擁有225個教區。儘管梵蒂岡屬於意大利,但因為它位羅馬城內,所以意大利語和拉丁語是羅馬教廷使用語言,是梵蒂岡城國第二語言[131]。

意大利擁有天主教文化,是許多天主教聖人、殉道者和教宗是意大利人。意大利天主教藝術,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時期蓬勃發展,出現許多意大利藝術家,例如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卡拉瓦喬、濟安·貝尼尼、波提切利、提香喬託。意大利羅馬天主教建築,且令人印象,例如聖伯多祿大殿、聖母百花聖殿聖馬爾谷教堂。

天主教為意大利第一宗教,有87.8%意大利人為天主教基督徒。意大利擁有世界上多樞機[132],而且是世界上擁有天主教堂國家[133]。

儘管意大利主要基督教派是羅馬天主教,有一些新教、瓦勒度派、東正教與其他基督教宗派存在。

20世紀,五旬宗、福音派是信徒增加基督新教教派,另外有耶和華見證人、摩門教。21世紀初西非、中非和東非移入居民造成意大利浸信宗、聖公宗,五旬宗及新教社區增加,而東歐移入居民組成大型東正教社區。

2006年,新教徒佔意大利人口2.1%,東正教教徒佔1.2%。意大利有超過700,000人是正教會信徒(包括180,000希臘正教教徒)[134]、550,000人信仰五旬宗及福音派(其中有400,000神召會信徒)、30,000名瓦勒度派信徒[135]、25,000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15,000名浸信宗信徒(包括5,000名非正式信徒)、7,000名信義宗信徒及4,000名衞理宗信徒[136]。類似基督教教會當中,有235,685名耶和華見證人[137]、22,000名摩門教信徒。

而意大利古老宗教少數民族是猶太人社區,猶太人古羅馬基督教出現之前居住這裏。意大利出現許多具有影響猶太人。猶太人大屠殺中,意大利接納了許多逃離納粹德國猶太難民。然而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是納粹支持傀儡政權控制,所以有15%意大利猶太人殺害,儘管法西斯政府拒絕太人送進納粹集中營。目前猶太人大有45,000人,不過他們並不是非基督信仰族羣,因為世界各地有許多人移民到意大利,包括1,000,000名穆斯林(佔總人口1.6%)[138][139],雖然只有50,000人是意大利公民。其他獨立機構估計意大利穆斯林人口介於800,000[140]1,500,000人之間[141]。

除此之外,意大利有50,000名佛教徒[142][143]、70,000名錫克教徒[144]及70,000名印度教徒。2005年時意大利有4,900名是巴哈伊信仰信徒[145]。

意大利全國醫療系統是成立於1978年[147]。醫療保健支出佔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過9.0%,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8.9%。然而這導致意大利擁有世界上第二醫療體系[147][148]、世界排名第6預期壽命[25]和世界上第三醫療保健表現[149]。意大利2004年出生時預期壽命80.9,超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兩年[150]。意大利2005年嬰兒死亡率4.7‰(經濟合作發展組織:5.4‰)。米蘭法泰貝內弗拉泰裏醫院(Fatebenefratelli Hospital)[151]

不過意大利像所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超重及人口比例成續增加。這個數字1994年7.0%上升到2005年9.9%。

意大利公共教育是免費,義務教育覆蓋6-14歲[152],小學學制5年;中學8年,分為第一階段(初級中學)和第二階段(高級中學)。意大利擁有水準公共教育,超過了其他發達國家,例如英國及德國[153]。意大利擁有公共及私人教育系統。

美國國家科學指標(1981年—2002年)一個研究服務團隊製作,包含90多個國家輸出和論文統計數據庫顯示,意大利科學論文(許多論文當中,有一位作者是來自意大利)、空間科學(太空科學,世界上9.75%論文是意大利來)、數學(數量佔世界上論文5.51%)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物理輸出於平均水平;是社會科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經濟學商業論文產出,不過於世界平均水平[154]。

意大利擁有各式各樣高等學校。米蘭博科尼大學華爾街日報國際排名中名列世界前20名最佳商學院,是工商管理碩士學程。2007年大型跨國公司招聘畢業生排行榜名列世界第17位[155]。此外,福布斯金錢價值排行榜中博科尼大學名列世界第1[156]。2008年5月,博科尼《金融時報》行政教育排名榜中,超越一些全球頂尖商學院,名列歐洲第5位,世界第15位[157]。

意大利其他一流大學及理工學院包括:理工大學、米蘭理工大學(2009年評選世界最佳科技大學排行中名列第57名[158]。2008年第63位上升6個名次。意大利2009年該校是意大利大學,參考指標包括科學生產力、外國學生吸引力以及其他方面[159])、羅馬大學(2005年名列歐洲第33大學[160],歐洲50和世界150所大學之一)米蘭大學(其研究和教學活動,發展了多年,並且獲得國際讚譽。米蘭大學是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唯一意大利大學,該聯盟擁有20所研究密集型歐洲大學。它萊頓排名中名列意大利第1歐洲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