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用護照】全球護照實力排名2023 |2023 |全球護照排行榜出爐 |

總部位於倫敦全球公民和居住諮詢公司 Henley & Partners 發佈一份季度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顯示,三本亞洲護照持有者其他任何國家/地區護照持有者有全球旅行。

日本公民可以免簽證或落地簽證進入破紀錄193個全球目的地,新加坡和韓國後,可以訪問192個目的地。

美國護照持有人可訪問186個目的地,與新西蘭、比利時、挪威、瑞士和捷克並列第7位;中國護照可免籤或落地籤進入80個目的地,排名66位。

阿富汗墊底,可以無需提前簽證進入27個目的地。

亨利護照指數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了199個國家或地區護照進入227個旅遊目的地簽證情況。如果持該護照到目的地旅行簽證,可獲得1分,包括進入目的地時可以獲得落地簽證(visa on arrival)、訪客許可(visitor’s permit)或電子旅行授權(eTA),可以獲得1分。

如果目的地需要簽證,或者護照持有人在出發前需獲得政府批准的電子簽證(e-Visa)或落地籤批准的情況,會獲得0分。

國家税務安全意識周第2天:慈善星期二提醒,詐騙者會利用假慈善機 構來騙取信息

核心PCE價格指數顯示,美國通貨膨脹率創下30年新高

郵輪乘客公眾浴室發現隱藏攝像頭,超過150人偷拍,FBI正在尋找受害人

TNL編輯部專用帳號,發表每天整理新聞、重點新聞分析整理。

每月一杯咖啡金額,支持優質觀點誕生,享有閲讀體驗。

管亞洲護照免簽數表現,恆理公司指出,亞洲COVID-19態度,公民利用這種旅行可能性於歐洲或美洲公民。

移民顧問公司恆理(Henley & Partners)週二(19日)公佈2022年第3季全球護照指數,日本蟬聯用護照第1名,擁有193國家/地區免簽待遇,今年第二季多一個免簽地,創下史上紀錄。新加玻韓國以192免簽地,台灣亞洲地區排行第5,擁有145個免簽地,次於香港。

這項護照指數榜是基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資料,統計全世界199本護照免簽證及落地簽證數目來決定排名。

2022年第三季排行榜,日本護照可鬆入境193地蟬聯用護照,新加坡和韓國擁有192免簽地並列第2,是韓國今年新增了2個免簽地,扭轉了COVID-19(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前歐洲國家領先排名。

不過歐盟成員國佔據了排行榜前十名位置,德國和西班牙並列第3,可免簽證進入190個目的地;芬蘭、義大利和盧森堡189個免簽地追其後、並列第4;丹麥、荷蘭和瑞典並列第5,護照持有人可以免簽證前往全球188個地方。英國和美國排名分別下降第6和第7。阿富汗於該指數後一名,其國民只能免簽證進入全球27個地方。

台灣這份排行榜中表現,145個免簽地全球排行第34名、亞洲地區排行第5,次於香港。

香港171個免簽地全球排行18;澳門以144個免簽地全球排行第35,烏克蘭並列,次於台灣。

中國全世界有69個免簽夥伴,排行80;俄羅斯排名第50,不過恆理公司新聞稿中表示,雖然俄羅斯護照免簽地119,但於俄羅斯歐盟國家、紐澳、加拿大、日本、韓國、英美國家制裁,實施旅行禁令並關閉領空,俄羅斯護照持有者以往任何時候世界隔絕。

其中有潛力護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排名全球第15,擁有176個免簽地,該國過去十年免簽數量增加取得了空前成就(2012年有106個免簽地,世界排名第64)。恆理公司指出這是因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2022年全球百萬富翁淨流入,預計淨增加4000人,2019年淨流入1300人相比增加。

另外管亞洲護照免簽數表現,恆理公司指出,亞洲COVID-19態度,公民利用這種旅行可能性於歐洲或美洲公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數據,亞太地區國際航空旅行需求仍不到疫情前1/5,相比之下,歐洲和北美市場恢復到之前旅行流動性60%左右。

鼓勵多元評論觀點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遵守以下規範,您下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此規範:

延伸閱讀…

全球護照實力排名2023

護照指數2023世界護照盡在掌握中

2023全球強護照,新加坡取代日本居冠,台灣排名31可免簽通行144個目的地
2週前

護照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發放本國公民或國民一種旅行證件,於證明持有人身分國籍,以便其出入本國及在外國旅行,同時於請求有關外國當局予持照人通行及保護。某些情況下,一個國家政府可外國籍人士發放護照,如「葡萄牙外國人護照 (澳門)」。

護照關係到國外受合法保護權利進入本籍國權利。護照上有持有者照片、簽名、出生日期、國籍和其它個人身分證明。許多國家正在開發生物識別技術於護照,以便能夠地確認護照使用者是其合法持有人。

如今國際間旅行要求出示護照,但有例外情況。護照實際上是一種國際認可用來旅行者身份鑑定手段。而這樣鑑定要求很多情況下或某些旅行者可以免除。例如現在美國公民增強型駕駛執照進入墨西哥,而歐盟國民歐盟內部旅行需要護照。

同樣,護照一個國家內部可以當成身份證件而使用。

最近有許多關於護照中採用生物識別技術改進身份識別安全討論,美國911事件後27個免簽證國家要求啟用含有此種技術護照,它是通過內嵌非接觸式芯片來儲存生物信息。

全世界出現護照是公元前450年,《聖經》《尼希米記》二章7節記載:「我王説,王若以為美,請賜我詔書,通知大河以西諸省長準我,直到我抵達」[1]。波斯王發給巴勒斯坦一封詔書,要求沿途官員保障波斯官員旅行安全。

中國歷史上為例,歷史時期有稱呼,例如稱為符、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通關文牒、安全證書、通行證、住證。到了清朝,通行證件證明身份、提請邊境關防檢查機關予以「保護」和「」、給予通行和協助功能,將「PASSPORT」一詞,於1845年首次譯為「護照」,並沿用至今。

延伸閱讀…

2022全球最好用護照出爐:台灣亞洲排行第5

2023 全球護照排行榜出爐,亞洲三國佔據榜首| 亨利護照指數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美各國政府護照視防止外國間諜進入本國一種方式。第一批現代英國護照於1915年發行。當時這種護照只是一張紙片,但折疊紙板,封面印有英國皇家徽章。與今天護照是代表英格蘭和蘇格蘭獅子和獨角獸,有兩句法文格言,「我權天授」(dieu et mom droit)和「心懷邪念者蒙羞」(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因為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後,一個歷史時期英國上層社會是通行法語。

1920年一戰結束後,維護世界和平,國際聯盟提出護照應有統一國際標凖,規定內頁32頁,要使用兩種語言,封面頂部印國名,中間國徽,底部印「護照」一詞。國聯規定成為現代護照設計統一模式。[2]

二戰後,國際聯盟、聯合國和國際民航組織,頒布了護照設計和特徵指導標準,這些指導方面上形成了現代護照。幾年有可機讀護照(Machine Readable Passport,簡稱MRP)統一規定持照人資料頁封面內側頁,並有可利用掃描方式讓電腦判讀資料,節省移民暨出入國管理人員查驗證照時時間。

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供了護照規格標準化建議,如今大部分國家政府採用。護照大小需要符合 ISO/IEC 7810 標準,即 125×88 毫米,B7 規格。

君主制國家君主無護照,如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需要護照和簽證可以進出各個國家,因為英國護照是英國國王陛下(女王陛下)名義簽發,因此國王(女王)本人需要護照。

護照國際旅遊中要用到,跨國國邊境時需要使用。但是有些時候,某些國家公民出境到另外一個國家時,於國國訂立了某些契約(如申根區和俄白聯盟國),可能無需出示護照,但可能會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來證明身份,如駕駛執照,個人身份證,護照上簽證。

某些國家,例如實行或實行計劃經濟國家,監控人口流動或管控人民遷徙,要求人民國內旅行或遷徙時,申請並持有國內護照。例如蘇聯。

於英國殖民地國籍法複雜,大不列顛屬地之間,或英國各屬地之間旅行,需要護照。

1963年沙巴和砂拉越新加坡和馬來亞參組馬來西亞聯邦時,各方事前決議,沙巴和砂拉越兩邦可保有獨立邊境管制。馬來亞人民進入沙巴或砂拉,以及兩邦之間旅行,需檢查護照,但沙巴、砂拉越人民進入馬來亞時則需檢查護照。

2006年後,馬來西亞政府廢除這項規定,西馬人只需出示身份證可進入東馬。

中國大陸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門,需要往來港澳通行證(俗稱雙程證)或者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前往港澳地區定居使用);定居外國中國大陸居民而來港澳通行證者,需要中國駐外領事機構申請進入許可;中國大陸居民經港澳過境其他國家者,可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港澳逗留時間各超過7天。

護照是全球通。護照是公民國際間通行所使用身份證和國籍證明,是一國政府其提供外交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