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護照持有率】美國人持有1 |美國有多少人持有護照 |52億本護照 |
人口普查及美國國務院數據,美國2016年頒發了2140萬份護照,這是歷來數字。這意味着42%美國人持有護照,2007年增長了15%。1990年,只有4%美國人持有護照。
不過,英國和加拿大其它一些國家相比,美國護照持有率落後。76%英國人持有護照,66%加拿大人持有護照。
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抽屜裡封存 3 年護於見天日,前往日本旅遊台灣觀光客攀升。
日本護照譽為「全世界護照」,持有這一本護照能免簽入境 193 個國家,聽起來確實誘人。但是什麼原因,使得日本人護照持有率年年下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2020 年文章中,將日本人描述為「瀕臨絕種觀光客」。
從數據,台灣人護照持有 6 成,而日本人 2 成都不到,並且護照持有率有下降趨勢,從 2019 年 23.8%,外務省統計顯示 17%。雖然過去 3 年疫情確實是直接因素,但影響日本人護照持有率低下原因,還可以長期社會環境來進一步剖析。
人知日本大型「新年假期」、「黃金週」、「盂蘭盆節假期」,這些節日多數企業視為國定假日,會有 5 到 10 天假期。但這些,每年法定特休若想連休不是那麼了,且企業文化,企業允准連休天數大相逕庭,於傳統日商,歐美外商願意讓員工放長假。
此外,厚生勞動省 2022 年數據顯示,日本非正規僱用(打工及契約社員)人口上升,這些族羣多服務業,這直接影響到個人收入或假期。
日本 1991 年經濟泡沫化後,進入了史稱「消失十年」,委靡不振經濟實際上延續了 20 年,到現在未能看見日本濟復甦跡象,過去世界貨幣之一日圓時代可以説是宣告結束。
從美元日幣兑換率,2007 年 1 美元兑 124 日圓,到 2011 年 1 美元兑 75 日圓,短短 4 年間漲了近 50 日圓,但這不是現象,其主因是雷曼兄弟金融危機,以及東日本地震引發投資家採取保守投資策略。隨後,2015 年日圓下跌回歸 1 美元兑 125 日圓水準。
延伸閱讀…
如此結果可以兩個面向,是結構性美元漲,當時美國貿易逆差減少,並且於日本高成長率及高利率。是日本經濟狀態改變,日本政府加強日本競爭力,強力推動金融政策,促使多資金流入市場。
但讓日圓漲起來根本原因,於海外企業日本投資氣勢持續低迷,而日本企業日本國內經濟走向抱持態度,轉向海外投資。此外,長期貿易逆差是影響關鍵,從 2011 年到 2022 年, 2016-2017 年和 2020 年貿易順差外,其餘年份是貿易逆差,2022 年達 19 兆 9,718 億日圓。去(2022)年日圓受美聯儲(FRB)為抑制美國通膨調升利息影響,兑美元來到 1 152。
日本泡沫經濟後,隨著經濟不景氣,薪資漲幅達 30 年持平狀態。雖然每年 2 月份「春闘」(註)看似勞工帶來薪資漲幅,但 OECD 從 1991 年到 2022 年達 30 年統計數據,所得漲幅基本上是持平。
回顧過去日本海外旅遊史,可以發現 1970 年代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人民手頭可活用財富增加後,不僅購買消費財能力上升,能前往海外旅遊人數增加。具代表性例子是 1970 年日本航空開通東京到關島航班,隨後泛美航空跟進,每週東京、大阪 7 個航班往返關島,這使得關島日本觀光客人數增長。
延伸閱讀…
到了 1985 年,美國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召集 G5 五大工業國組織(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紐約廣場飯店進行協商,史稱「廣場協議」。協議內容提及各國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下調,其中日圓兑美元下調 50%。這導致了日圓持續升值,一年後 1 美元兑 250 日圓情形,變成 1 美元兑 150 日圓。換言之,當時日圓國際市場價值提升了。
日圓升值情況下,需要增加進口之外,加強進口商品購買力。政府關注是「海外旅行」作為進口商品亮點,以及將「國內旅遊」作為擴大內需重點。1986 年日本促進海外旅遊,提出了「1,000 萬人計劃」(テンミリオン計畫),渴望 5 年內日本海外觀光人口數可達 1,000 萬人,而這計畫 1990 年即達成目標,設定時間早了一年。
美國國務院公佈數據,目前美國人持有1.52億本護照,現有人口3.33億計算,美國人護照擁有率為45.3%。2022年簽發了2199萬本新護照,打破了2017年創下年度簽發2137萬本記錄。2022年簽發護照包括336萬張護照卡(Passport card)。
美國於2008年開始簽發護照卡,護照卡適用於美國公民陸路或海路來加拿大、墨西哥、百慕大和加勒比國家,護照卡不能於國際航空旅行及其他地區,但申請規護照費用要。法律規定,民眾可以申請護照或護照卡,可以兩者同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