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講美國福利】美國老師一年能掙多少錢 |美國大學助理教授或教授的待遇怎麼樣 |美國高校教授 |
美國存在留校這樣事情,自己學校博士畢業只能去另一個學校tenure track教師,這種措施保證了學術流動性和防止親繁殖。所以你説那位朋友是不是tenure track助理教授,你得問。
年入15萬美元,每天4點下班:終身教職是我想要生活嗎?
業界 ML/CV/NLP 領域探索方面處於引領地位,很多突破是企業取得,而不是高校。此外,業界能支付報酬要得多。如果説,進入工業界各個方面,那麼成為教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DeepMind 研究科學家和大學身教職,二選一,你怎麼決定?
「和 Deepmind 這類頂級公司研究科學家職位相比,成為教授有什麼意義?」兩天前,一位 Reddit 用户社區提出了這個疑問。
這確實是個問題。過去十多年間,一些研究者離開學術界,嘗試工業界尋找多機會。有一些研究者工業界發展數年後,選擇回到學術界。這些選擇背後,是什麼因素起到推動作用?這位提問用户表示,業界 ML/CV/NLP 領域探索方面處於引領地位,很多突破是企業取得,而不是高校。此外,業界能支付報酬要得多。是,教授們沒有多時間進行自己研究,因為他們忙於申請經費、做行政工作、教學以及學生提供指導。像 Deepmind 這樣公司他們研究科學家提供了多。如果説,進入工業界各個方面,那麼成為教授有什麼意義呢?這篇帖子評論區,我們發現了很多結論。DeepMind 只是個例外用户「Random Tensor」分享了自己能想到「學界優勢」,敍述內容分析,這位用户應該是來自高校。
學生:有些人發現教學有意義,作為教授可以眾多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身上汲取,進行合作或指導。
可以解決層次問題:我 Google 進行了一些合作(回報),但我發現於可貨幣化密切相關問題,例如數學理論,很少受到支持。
與其他領域密切合作:如果你學裏,周圍會有很多領域內頂尖專家。這種環境下,發現新合作要得多。
博士課程:美國,獲得學士學位後開始攻讀博士學位。這意味着博士生導師可以通過指導課程和研究,引導學生成某個領域專家。如果你要加入兩個高度深入技術領域,比如緣計算複雜性理論深度學習相結合,你需要一個精力充沛年人來加入這些領域。我聽有人提到過一種説法,需要一個博士生來架起兩個領域之間「橋樑」。
有人分析,業界整體情況,DeepMind 提供給研究者氛圍和條件算是理想了。「DeepMind 是一個例外,這家公司像是一個研究實驗室,而不是一家公司。他們有多進行探索,包括那些會公司帶來直接利益研究領域。」用户「Random Tensor」回覆:「是這樣。我 Google 合作項目無法獲利,他們需要某些 Google 產品中表示出未來潛用途。公平地説,這學術界見,經費優先授予社會具有潛在未來用途項目。但是於學者來説,這些東西往往各方面發散,進行是泛的研究。例如,我 Deepmind 沒有進行多少數學(統計學習理論)研究。」而且有人認為,「很多突破是企業取得,而不是高校」是個偽命題,實際上,理論突破是高校誕生。
教授現身説法此外,有一位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匿名分享了自己「躺平」生活:我是美國某所一級大學終身教授。我擅長機器學習本身,而是一個相鄰領域。但我涉足機器學習領域,如果我願意(我許多學生這樣做),我可以肯定地獲得一份行業 ML 工作。我可以個人角度回答你問題。,從生活方式角度:我基本工資 13 萬美元,加上暑期津貼後接近 15 萬美元。我住美國一個物美價廉地區,我配偶是一名教授,二人薪水大致相同。我們賺了足夠多錢來過我們想要生活,並且積極地儲蓄。我覺得富有,雖然我可以工業上賺多,但説,我需要錢了。那麼,這份薪水我有什麼要求?沒有,因為我是身教職。我每學期教一門課,每週有幾個時行政工作。除此之外,我可以地做任何我想做事情。大多數時候我會 9:30 左右上班, 4 點前離開去託兒接兒子。我下午 5 點後工作。我休息一天去購物,或者帶我兒子做一些事情或其他我喜歡事情。如果有一天我感覺效率,我會放棄工作,走到大學健身房,這太棒了。
我家人每年有 2.5 個月度假。每年夏天和我配偶家人海灘上呆一個月,和家人一起放兩週假,以及旅行到其他地方。
我們每四年有 6 個月休假,會四處旅行,一些地方度過這段時光。所有這一切有着無限期保障。我概率會解僱,需要強調未來工作保障。我有醫療保險,而且我兒子學費並高昂。
現在專業角度:我喜歡我工作。我喜歡每學期教授一堂課。我正在寫一本關於我熱衷主題書,而我大學幫助我找到了一個出版商。你聽到過很多,申請資金和管理一個大團隊有多壓力,但這不是許多教授現實,是身教職。如果你拿到終身教職後勞累,那有可能是你自己問題。
我覺得寫多論文或獲得多資金有什麼壓力。產量減少唯一後果是,年底加薪從 4-5% 降到了 2-3%(注意:我們今年加薪翻了一番多)。但我很,因為我喜歡我研究。我儘量讓自己研究小組人數保持 2-4 人左右(我 + 博士生 + 博士後 + 本科生),這我來説是,這於營 wet lab stem 教授來説是非見,我們並不是 Bengio。我需要很多資金來支撐這樣一個小團體。
我有一個研究方向或我感想法時,我會申請經費,這種情況下,我喜歡寫申請,因為它只是寫出我腦海中漂浮所有想法。我申請成功率( 40%),因為我只我感想法申請。
我可以事任何我想做研究。我大部分工作同一個大方向上,但我有一些方向旁支項目。我有同事完全改變了研究領域。基本上,我得到報酬我花錢多,還可以做我喜歡工作。
因為美國大學老師(faculty)是年薪制,所以,工資一項,美國每月發兩次薪水,年薪12萬計算,每個月1萬,每半月5000。工作時間算,每個月是22個工作日,每半個月是11個工作日。
所以工資顯示“當前時和所得”(Current hours and earnings)這一項,項目細分“職位描述”(description):某專業教授;“時”(hours):88;”所得”(earnings):5000。如果有其他收入,比如電話補助,項目下增加cell phone allowance:15。
比如有申請到項目基金grant allowance裏人工補助,假定1000。
第二項税收tax,扣除所需繳納聯邦個人收入税,社會保險税,醫藥税,州一些課税項目。
第三項列出保險税個人繳納部分,扣除退休養老計劃部分,細分話會列出僱主幫你支付福利,但福利這部分不算你年薪內。
Mint Mobile 怎麼樣?,但要季付年付!
美國大學林林總總幾千所,類型和目標各不相同。相應,教授任務和待遇會。這是一個命題,本文介紹下美國教職體系,然後介紹教授們需要做什麼。
美國大學教職體系核心是 Tenure 制,即「制」:來説教授(Full Professor)和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是所謂「教授」。取得教授職位後,除非刑事犯罪、學術不端,或學校遭遇財政危機、終身教授做出裁員(縱觀美國高校歷史,這樣例子見),教授們可以幹到退休。
教授制是保護學術,他們獲得「鐵飯碗」後五斗米而折腰,可以思考而無所顧忌,來講有益於學術和社會。
要取得教授身份,需要「具有獲評教授資格」助理教授做起,即 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來説,助理教授崗位上幹 5-6 年,系裏和學校會該助理教授做一次全面考核,主要包括教學、科研和服三個部分。如果考核通過,助理教授可晉升副教授。美國,哈佛、斯坦福這類頂級學校會有要求,絕大多數學校副教授具有教授身份。
需要説是,美國大學,助理教授可以獨立指導博士或者碩士,説助理教授可以是博士生導師或碩士生導師,只要系裏開設應博士點或碩士點。
Tenure 體系以外,美國大學有其他類別教授,他們沒有獲評教授資格。
博士畢業後我做過一年訪問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主要負責教授本科生課程,一學期 3-4 門課。與助理教授,訪問教授是個臨時職位,對科研無明確要求,並且職位期限,比如 1-2 年。
講師(Lecturer)與訪問助理教授類似,主要負責教授本科課程。講師職位可以續約,有些學校講師服務滿年限後,可晉升到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但是,高級講師不是終身教職,期滿需要續約。
教課對應,美國高校有一類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這類教授負責研究,並且經費來於科研基金,而不是學校預算,所以申請不到科研經費需要另謀出路。研究助理教授通過科研成績可晉升研究副教授、研究教授,但不是教授。
後,當今美國高校有一類教授需求量, Adjunct Professor;直譯「附屬教授」,但表達是代課教授。前面提到教授職位,無論是否,是全職,享受年薪及福利,比如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相比之下,代課教授薪水取決於教授幾門課,並且無福利。
什麼代課教授需求量增加呢?因為他們成本全職教授很多。大部分學校支付代課教授薪水一門課三到六千左右,而全職教授管教幾門課,一年薪水四萬以上,如果算上福利,一年成本會增加一萬。我所在學校例,每年學校全職教工支付醫療保險超過一萬五千美金,養老金超過五千美金。
延伸閱讀…
美國目前背景下,大部分學校面臨資金問題。公立學校面臨着州政府撥款減少問題,而很多私立學校,是地區規模私立學校,面臨着生源。因此,節省成本,代課教授成了一個選擇。,如果代課教授過多,會影響學生體驗學校聲譽。舉個例子來説,全職教授不用趕場子,會於課內課外學生。
我這裏主要描述終身體系內教授們職責。雖然每個學校定位,但是教授們工作可分為三類:教課(Teaching),科研(Research or Scholarly Work),以及服務(Services)。
基於學校定位,每個學校以及每個系教授教課量會有要求。
很多定位於教課主學校,一學期指標是 3-4 門。而於研究主學校,每學期是 1-2 門。此外,那些研究主學校中,如果教授有足夠科研經費,可以經費去買斷(buy out)教課任務。相應,學校於教課考核會。比如我所在學校教課主,因此學生老師評價,以及系裏資師聽課評價關。學校規定,評審終身教授時,如果教學不過,一票否決,無論科研實力如何。
我讀博士時作為學生代表參與過系裏助理教授招聘。其中有一位申請者是一所名校助理教授(US News 排名全美前 30;目前全美高校排名參見這篇文章),但是教授評審過,因此只能另尋出路、來這裏應聘。我發現這位申請者科研實力強,文章發得如流水,那什麼沒評上教授呢?因為他所在學校是私立名校,學費,因此要讓學生體會到物有所值、學校看重教課評價;該助理教授科研出色,但因為教學達不到,所以評不上教授。
如何才能獲得評價?我看來,這取決於學生特點。
我一所 US News 排名前 35 公立常青藤大學任教,學生位於全美前 5% 列,有許多知名校友。這些學生有目標(比如要去醫學院、法學院)和學習動機。授課時,我講授了基本知識點,帶着學生閲讀科研文章,強調科研思路。
我目前任職於一所地區性高校,這裏學生在乎大學體驗。因此,授課時我一些生活中例子或者視頻來解釋知識點,並且時不時要講講段子來活躍下課堂氣氛。
於中國人來説,美國大學教課挑戰是語言。我美國任教五個年頭,收到了很多學生評價,涉及到語言非常少。我認為口音是無法避免,但是,通過練習,可以做到溝通無障礙。另外,教課核心於內容,讓學生覺得他們學到了知識,而語言只是輔助工具。
科研活動程度,美國大學分類有 R1(程度科研活動),R2(程度科研活動),R3(中等程度科研活動),以及其它學校。 R1 和 R2 認為是科研主學校,教課任務並,但科研要求高了。我一所 R2 級別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本系獲評教授需要每年 2 篇文章、以及助理教授階段獲得科研基金。
全世界,教授是指學術界佔一席之地人,使用「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頭銜。其他國家是頭銜,但所代表角色完全一樣。
教授主要任務是研究和教學,但分配兩者間精力取決於所在學校類型。學術會議,學術期刊中發表文章以及出版圖書職業發展影響。[1]截止2007年8月,高等教育機構教書是增長職業之一, 美國勞工部發布《於平均水平工資和具有增長性職業》榜單中名列前茅。2004年2014年間,該職位增長了52萬4千個。[2] 2011年,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Teachers Insurance and Annuity Association – College Retirement Equities Fund,簡稱:TIAA-CREF)保羅·J·亞卡布斯基調查顯示73%處於高級任期內教授處於60-66歲之前,餘下27%要於66歲。 [3] 亞卡布斯基估計這其中有75%教授於金融危機影響並沒有退休打算。
[3]
2013年,一份富達投資集團調查退休問題上出現類調查結果。[4]
大部分美國教授為男性,主義(英語:Modern liber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5][6][7] 上中產階級(英語:American middle class#The professional/managerial middle class)。[8] 2005年,大部分教授處於工薪階級前15%位。[9]
延伸閱讀…
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塞繆爾·羅伯特·利希特爾(英語:Samuel Robert Lichter):”美國大部分教授認為他們是主義,並且註冊民主黨要多於註冊共和黨。” 但該人口統計趨勢院系是有區別。[5] 格羅斯和福斯於2010年研究[10] 發現美國教授政治信仰20世紀有變化。18世紀時,教授是牧師並偏向保守主義,進步時期和蕭條時期,轉變主義。到了20世紀中葉,人文社會科學大部分民主黨教授,而商學院,農業學院和工程學院教授大部分共和黨或保守主義。自1970年末1980年中,教授中出現一股保守主義風潮(該風潮基本與里根改革(英語:Reagan Revolution)同時期):5%教授認為自己是左翼,三分之一認為自己為主義,25%認為自己屬於温和派,25%認為自己是保守主義,有5%認為自己保守主義。自1980年,主義教授數量開始增加。
學歷方面,絕大部分教授擁有博士學位。社區大學教授可能擁有碩士學位但四年制教育機構教授要求擁有博士學位。[1]
儘管「教授」這個詞經常用於指代大學裡老師,但實際上教授級別是從入門級助理教授教授。教授這個頭銜是指本領域成為了專家級別人物。與一些認知,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技術層面來講教授。基本上,剛完成博士學習學生大學中職位是助理教授開始。他們開始學術領域,教學領域有所成就後才能升到副教授職位。繼續自己領域有所建樹並成為專家副教授能升至教授職位。大學講師不是制教職工,教授基本為本科生課程,參與研究工作,並且參與到學院或大學決策工作中。(注意其他英語國家,「講師」可能代表意思。例如,英國和愛爾蘭,講師職位和美國系統中助理教授職位是)
助理教授有三到七年試用期,[11] 這後,會提升為副教授並擁有終身職位(除非舉行正式聽證程序,不然不能開除或停止僱傭)。截止2007年,23.1%學術人員助理教授。[12]
助理教授職位競爭發,博士生數量增長,但助理教授職位卻基本保持恆定。[13] 但實際上,商業學科中,2012年商科教職人員職位達到了2,400個。[14] 截止2003年,獲得終身職位科學家年齡是39歲,這使得教授們專業領域和家庭責任。 [15]
是有大量學術成就記錄後授予該中級職位(比如出版一本或多本書,發表大量研究文章,有外部研究支持項目,對所在部門有教學或服務[16]); 但學校和部門會有要求。截止2007年,22.4%學術人員擁有副教授職位。[12]
另外,有人可能會以副教授職位聘請但並沒有終身職位(有些大學是事情,是校外吸引人才,但該人並沒有達到任職所有要求)。如果申請者能任命沒有任職資格副教授,該職位是有授予任職計劃,只不過該申請者可能沒有達到所有資歷要求。
有一些學校,個人有可能收到終身職位之前提升為副教授。這類學校中,個人會申請終身職位或轉到其他機構尋求終身職位。
達到學校學術要求取得卓越學術成就後,副教授會提升為教授(有時稱為「教授」)。大部分傳統大學,該職位任職,但營利性私立機構和某些教堂附屬大學情況可能。
美國,教授等級是學術排名中職位,29.5%學術教員教授。[12] 教授進一步份職位會包括有行政職責(例如,系主任,學院院長或教務長)或授予某榮譽稱號。
工資增長以外,每一次職位提升會伴有行政責任提升。有些情況下,這些變化和減少教學工作和研究工作期望抵消。
聲譽教授退休後會稱為榮譽退休教授(「emeritus」稱呼男性,「emerita」稱呼女性)。這個稱呼會授給退休但教書教授,他們會工資中大部分作為養老金。該稱呼會授予離職到其他教育機構任全職教授。這個概念有時擴大到用終身副教授,或非終身職位教員中。某些系統和教育機構,該稱號是所有聲譽退休教授,但另一些機構,該稱號需要法令或投票選舉產生。情況下,榮譽退休教授可能會有辦公地點或其他特權。
榮譽退休(英文:emeritus)一詞用作後置形容詞(例如:”professor emeritus”),但會用作介詞形容詞(例如:”emeritus professor”)。第三種用法是一個用法,跟全稱後(例如:”professor of medicine, emeritus”)。
一個教育機構,諸如「校長教授」,「大學教授」,「董事會董事教授」或「教授」會授予給一小部分認為領域有成就終身教授 。一些學校會授予正式名稱,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學院教授”,耶魯大學”斯特林教授”,或杜克大學”詹姆斯·B·杜克教授”。
一些學術和學術組織可能授予”教授 “表彰某人學術領域成就。例如,建築學教育協會(英語: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Architecture)每年會表彰五名美國和加拿大建築學院有突出成就教職員工並授予ACSA教授。[17]
“冠名”或”名譽教授”是指以基金,公司,個人名義贊助教授。冠名教授是指歐洲模式下職位而非一個職稱。
於美國身制教職員工來説,學術機構職位長期或短期,全職或兼職諸多方面劃分了各種職位。基本所有情況下,不管職位如何,大學任職教職員工會稱為教授,這使得身制職位帶給大家困擾多了。比如,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會認為是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但實際上他當時職位是高級講師,這一點成為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爭論焦點之一。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發布了聲明稱講師稱為教授是事情,並且他們支持教授一詞來稱呼奧巴馬當時學校所任職位。[18]
美國,講師(lecturer)可以全職或兼職,並且可能稱為教授。有一些教育機構,他們主要任務是教學,但他們可以服務於學術委員會。於該職位並身制職位,所以並沒有研究或發表要求,但實際上很多該職位講師會發表論文,做研究或提供諮詢服務。美國醫學院,講師一職會授予沒有教學任務但負責研究職教職員工。該職位並不為制職位。
一段時間內受聘於學院或大學事教書工作稱為「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或「客座講師」(Visiting Lecturer)。該術語有時指短時聘用或博士後研究聘用。該名稱可以反映制職位命名習慣,比如某位教授可以稱為「客座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或「訪問教授」(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兼職教授(adjunct professor)是指學術機構沒有或全職工作教授。該頭銜有時指學術機構以外專業領域工作,或指以身份聘用人員。兼職教授教學任務是其並不能享受福利待遇(醫療保險或生命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