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 香港 E道】訪港旅客使用e |旅客自助出入境檢查 |香港居民e |

入境事務處自2004年12月16日起於羅湖管制站離境大堂設置三條e-道以作試驗性質;而首日推行有700多人使用,而過關率達95%;同時,當局計劃於2006年年中10個邊境站設置270條e-道,當中125條設於羅湖管制站[3][4]。入境事務處於翌年農曆新年前羅湖管制站之e-道增至9條e-道[5]。

入境事務處設於落馬洲管制站出、入境11號檢查亭設置合共2條車輛e-道於2005年4月21日起投入服務[6]。同年5月,入境事務處在港澳客輪碼頭管制站離境大堂設置6條e-道,是羅湖管制站以外及首個海路出入境管制站設置e-道出入境管制站[1];而入境事務處於9月1日、11月1日及12月30日起分於中國客運碼頭、磡火車站及香港國際機場設置e-道[7][8][9]。2005年11月17日起,e-道應用範圍擴展持有智能身份證香港非永久性居民[10]。

入境事務處於2006年1月24日落馬洲口岸大樓設置e-道;而e道應用範圍於同日擴展持有簽證身份書並持有智能身份證人士(此類情況多數大陸移民人士)[11];另一方面,入境事務處於沙頭角管制站及文錦渡管制站2月6日及2月27日起設置車輛e-道[12][13];4月9日,羅湖管制站增設六條e-道,令該管制站e-道總數增加104條,成為首個多於100條e-道管制站[14]。2006年9月12日起,e-道應用範圍擴展外籍家庭傭工、輸入勞工和非本地學生以外所有持智能身份證香港非永久性居民。

2007年2月15日,入境事務處文錦渡試行「私家車e道」計劃[15];同年7月使用深圳灣口岸設有30多條e-道[16]。同年12月19日起,羅湖出入境管制站設置5條跨境學童e-道[17]。入境事務處於2008年3月香港國際機場出入境大堂設置6條旅客e道,讓合資格訪港旅客過境時間15分鐘縮短3分鐘[18]。2009年3月3日起,處方羅湖110條e-道中設立10條e-道,名「e-道試驗計劃」[19],該系統的閲讀器掃描身份證資料,取代「插咭」方式,令過關過程4秒[20]。2009年12月10日起設立「澳門居民e-道」,是實行入境申報協議措施之一[21]。

2013年7月30日,香港入境處韓民國法務部簽訂諒解備忘錄,允許南韓國民使用香港出入境關卡e-道,同時香港居民只要持有香港行政區護照,亦可南韓仁川國際機場及其他出入境關卡使用當地自助通關系統。e-道使用資格首次延伸到地普通護照外國訪港旅客[22]。

2006年2月13日,來中國大陸何福祥深圳250元人民幣購買一張偽造香港智能身份證,及後經e-道入境香港時入境事務處人員拘捕,結果被判入獄一年[23];而同月20日,是來中國大陸24歲男子沈文源100元人民幣購買一張偽造香港智能身份證經e-道入境果,被判入獄一年[24]。

2013年8月26日,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訪港內地旅客e-道自助過關服務,擴展文錦渡管制站。繼落馬洲支線、羅湖、深圳灣、中國客運碼頭、港澳客輪碼頭及機場管制站後,登記使用自助過關服務訪港內地旅客,可文錦渡管制站使用e-道過關。文錦渡管制站設有四條入境e-道及三條出境e-道讓登記內地旅客使用。e-道自助過關服務適用於登記訪港內地旅客。登記處設於落馬洲支線、羅湖、深圳灣、中國客運碼頭、港澳客輪碼頭、香港國際機場及文錦渡管制站。登記費用。

2013年7月30日,香港及韓國正式簽訂諒解備忘錄, 由2013年12月12日起,開通居民互用兩地自助出入境「e-道[29]/Smart Entry Service[30]」過境服務

2013年9月18日,首條「無障礙e道」正式啟用,為全球首創具語音提示功能自動出入境關卡。據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表示,當中錄製語音提示是香港歌手陳僖儀於2012年底協助錄製。

2017年10月,入境處推出訪港旅客自助離境服務(「離境」),合資格訪客登記,可經「離境」e-道通過容貌識別技術認證後自助離境。[31]

延伸閱讀…

香港居民e-道服務

訪港旅客使用e-道服務

2021年12月1日,入境處推出香港居民非觸式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非觸式e-道」),合資格香港居民可以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產生二維碼,掃碼進入e-道,配合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份自助完成出入境檢查手續,過程中無需碰觸任何e-道設備。[32]

符合下列其中一項要求人士,可以登記使用e-道以自助出入境方式辦理出入境手續[33]:

羅湖管制站是第一個設有e-道出入境管制站,及後擴展出入境管制站;香港國際機場管制站、港澳客輪碼頭管制站、中國客運碼頭管制站、啟德郵輪碼頭管制站、落馬洲管制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磡車站(只限於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合資格人士)、羅湖管制站、文錦渡管制站、沙頭角邊境管制站、深圳灣口岸香港口岸區、廣深港鐵路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管制站、香園圍管制站合共14個出入境管制站設有e-道[34]。

延伸閱讀…

旅客自助出入境檢查(e-道)服務

如何登記「非觸式e-道」

跨境學童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英語:Cross Boundary Student Automated Passenger Clearance,簡稱跨境學童e-道)於2007年12月19日開始使用;使用學童只需5秒可順利過關[17]。該系統設於羅湖管制站,並適用於持有登記使用旅行證件11歲以下香港讀小學及其身高於1.1米之跨境學童[註 1];該名跨境學童年11歲後,可以智能身份證使用e-道自助辦理出入境手續[35]。

訪港旅客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英語:Frequent Visitor Automated Passenger Clearance)於2008年3月起於香港國際機場設立e-道,過境時間15分鐘縮短3分鐘[18];設立目的是18歲或以上及持有香港行政區旅遊通行證、註有「HKG」區碼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APEC Business Travel Card)、香港國際機場訪港常客證(HKIA Frequent Visitor Card)或參加該這項系統安排航空公司簽發飛行常客會會員證訪港旅客縮短過關時間[36]。

羅湖入境管制站2009年3月3日起推出e道試驗計劃(英語:Express e-Channel Service,簡稱e-道)[19],過關時間12秒縮短8秒[37];其服務對象只是18歲或以上登記香港居民或者持有智能身份證11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使用服務人士必需羅湖或者落馬洲管制站出、入境時前往登記e-道以自助形式辦理登記手續,至於持有智能身份證人士無需預先登記[38]。

香港國際機場禮遇通道位於一號客運大樓離港大堂,有需要及獲航空公司邀請旅客提供專用保安檢查及出境檢查通道。

現時所有合資格訪港旅客可使用設於香港國際機場e-道,享受出入境檢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