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技術移民】澳門移民新政策2022 |投資居留 |澳門移民重新啓動技術移民將被廢止歡迎三類人才四大新 |

澳門公佈《人才引進制度》諮詢報告,“技術移民”廢止,社會期望建立透明計分制度引進三類人才及四大產業。

2022年8月11日,澳門會通過了《人才引進法律制度》法案,三類人才澳居留7年,可成居民。

澳門人才發展委員會於2021年11月10日12月24日,澳門行政區《人才引進制度》展開期45天公開諮詢工作。

前期調研基礎上,人才發展委員會吸納各界可行建議,參考各地有益經驗,結合澳門實際情況,《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內建議設有三類專項計劃:“高端人才計劃”、“人才計劃”及“高級專業人才計劃”,引進四大產業及支持社會持續發展層次人才。

為充分聽取意見,凝聚社會共識,期望社會各界和市民諮詢期內諮詢內容提出寶貴意見及建議。

早在1998年,澳門有過人才引進計劃,主要是投資引入方式:投資100萬澳幣能獲得居留身份。但於申請人多,半年後停了。

此後20多年裏,想要拿澳門身份,沒有一個途徑。

中國香港而言,雖然香港投資移民方式一刀切了,但隨後港府出台了“優才”“專才”通道,一大批有能力且有抱負年輕人來到香港,投入到香港建設發展中,這維持了香港世界競爭力中top5地位。

兩岸融入程度,澳門一輪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勢,而只有引入有識士,才能有助澳門突破產業人才資源瓶頸。

香港人才計劃相似,澳門政府設置了三類人才引進標準:

是指具備卓越才能或技術能力,並取得國際公認成就或領域作出貢獻人士。比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奧運冠軍、國家級院士。這類人才沒額,只要申請,澳門政府大力歡迎。

是指有利於澳門經濟多元,是能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具專業經驗以及技術能力,並其專業或行業中表現人士。這一類申請人會是澳門集中招攬範圍,是符合未來橫琴發展領域,申請中會有優勢。

主要產業有四類,是第一階段會主要引進人才領域:

②金融:澳門準備籌備澳交所,需要大量金融人才;

④旅遊文化:作為海邊城市,享受旅遊紅利,未來要建成免税島,離不開文旅產業;

會今晚(2022.08.11)一般性通過“人才引進法律制度”法案,多名議員關注“高端人才”及“人才”澳居住,亦可取得居留許可。社會文化司司歐陽瑜表示,法案容許高端人才及人才澳居住,亦可續期居留許可,或取得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但若要成為永久性居民,滿足澳居住七年或以上。倘其不符合續期規定,有退場機制。

歐陽瑜表示,人才引進計劃以往技術移民計劃,採取“新人新制、人制”做法,貿促局申請或正在申請技術移民人士,將沿用制續期,倘舊制人員想轉申請人才引進計劃,取消舊制申請,申請人才引進計劃。社會文化司司問簡佩敏補充,當新法推出後,原有技術移民制度會廢止,會開新申請,但容許制續期。

澳門福利數不清,教育、醫療、養老、津貼、政策優惠……一張澳門身份證價值水漲船。但是現在移民澳門門檻。想要移民澳門,歷史上是出現過幾次黃金機會。

第一波黃金機會,早期偷DU到澳門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只要鄉裏有個人澳門,可能整個家族會偷DU方式來到澳門謀生,澳葡政府大赦時,黑户只要登記一下,拿到了正式身份證。

第二波黃金機會,叫做“投資移民”,只要購買100萬房產,能拿到澳門身份證,並且父母、配偶、直系18歲以下子女可以申請來澳。2007年4月4日起,澳門特區政府關閉了這項運行了多年澳門買房移民政策。

其他移民途徑,雖然有政策,但是現在卡得了。投資移民,花上幾千萬能。通過結婚移民有,舉報,前功盡棄,還要負上刑責。

第三波移民澳門黃金機會,看下文吧

澳門需要人才,澳門政府計劃引進三類人才完善“頂層設計”,這是移民機會哦,歡迎有識士加入澳門大家庭!

延伸閱讀…

投資居留| IPIM

澳門移民重新啓動技術移民將被廢止歡迎三類人才四大新 …

2021年11月10日12月24日,澳門人才發展委員會《人才引進制度》展開期45天公開諮詢工作。

5月5日,澳門特區政府公佈了《人才引進制度》公開諮詢意見總結報告,諮詢收集意見可見,澳門社會期望建立保障本地人就業前提、提升審批透明度以及設定標準和計分制度。

如今澳門處於經濟多元發展時期,僅依靠澳門自身條件,困難,還需要多人才來添磚加瓦。

一場疫情導致澳門失業率驟降,一部分博彩和中小微企業出現停業、歇業、裁員、減薪、無薪放假情況,失業或無薪人員增多,大學生就業面臨困難,失業率兩年上升,目前達4.8%,創本澳20年來新高。

澳門政府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五月份公佈了《人才引進制度》公開諮詢意見總結報告,設定了標準和計分制度,希望吸引多人才來澳門。

《諮詢文本》中建議設置高端人才、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三類專項計劃,引進四大產業及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層次人才。

計劃引進三類人才,可以理解投資者、管理層及技術人員。

澳門角度,特區政府實際正在做“頂層設計”,希望吸引產業龍頭投資者,借用澳門平台優勢,引入整個研究團隊,為本地人才提供一個學習和實習機會。

高端人才是指具備超凡才能或技術,並擁有公認成就人士。

延伸閱讀…

澳門移民新政策2022

(特稿)技術移民變行政人球苦等居留權

高級專業人才是應澳門經濟和社會現況以及中長期發展計劃,補足本地可持續發展需、且具經驗專業人才。

    澳門特區政府將通過《人才引進制度》,人才引進人才委員會來執行。《人才引進制度》生效後,有《投資者、管理人員及具資格技術人員臨時居留制度》(簡稱“技術移民”)將。實施這制度,是特區政府舉措,於吸引澳門需高層次人才會起到規範化、制度化作用。但是,如何做好制度銜接,減少此過程中產生問題,特區政府需多加考慮。因為順利銜接,涉及到澳門產業多元化社會公平兩議題。

    受疫情和澳門博彩業調整影響,澳門傳統以博彩業為支柱經濟模式出現前所有挑戰。澳門統計局公佈數據,二○二二年二月四月總失業率3.5%,本地居民失業率4.5%。雖然二○○○年6.8%歷史高位尚有距離,但上一次總失業率達同一水平是二○○九年事情。與此同時二○二二年上半年博彩業收入只有262億,創疫情以來新低。並且,這一數字距離澳門政府去年全年博彩收入1,300億元預期,相差。以上指標顯示澳門經濟目前。令人擔心是作為澳門經濟支柱旅遊博彩業,新冠疫情和中央政策調整下,宏觀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可能維持以往增長。澳門思考未來經濟出路。特首《施政報告(二○二二)》中“國家發展戰略,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機遇,加大力度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切入點大產業、現代金融、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產業,培育經濟增長點,實現新興重點產業發展。”

    事實上,以上四大產業之外,高等教育澳門經濟多元化道路上亦可積極有為。澳大利亞,二○一九年,海外留學生帶了400億澳洲元經濟效益,佔到整個GDP2%。英國,一年入學海外學生留學生,經濟帶來了260億英鎊經濟效益。近年來,受疫情和周邊政治社會環境變化,澳門成為內地學生留學選擇。澳門可積極作為,加大高等教育澳門經濟發展貢獻。可喜是,特區政府積極推薦高等教育於澳門經濟多元發展貢獻。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外,地擴大教育模式提上日程。澳門私立高等教育積極進取,到內地開辦區校,其規模發展取得了成就。公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擴大,並力圖財政上做到自主。這些高等教育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引進。瞭解《投資者、管理人員及具資格技術人員臨時居留制度》生效以來,二○○五年二○一九年期間,特區政府批准資格技術人員臨時居留許可個案2,084宗,當中教育界成為比例,佔36.2%,共754人。但這部分人中,有比例人面臨着續期獲批問題。另外,自二○一六年後,申請技術移民基本停滯不前。因此,做好技術移民與人才引進舊銜接,涉及到澳門未來產業多元化能否實施。

    過去幾年中,澳門技術移民制度面臨了很多考驗,同時受到了很多非議。是原澳門貿促局主席貪污案爆發後,有關澳門技術移民制度審批工作基本上陷入停頓,大量合格技術移民申請沒有得到批覆,很多臨時居民身份續期申請未能得到。這種情形澳門對高水平人才集中高等院校如澳門大學造成負面影響。

    本人參與澳門大學教師學會收集完全信息,到目前為止,澳門大學教授中有數十人等待貿促局臨時居民身份續期批覆,其中等待時間四年。同樣情形發生於首次申請教授中。到目前為止,有數十人等待中,其中申請時間六年(於二○一六年八月提交申請)。其中等待和各種繁複材料,其中一部分人申請卡倒數第二個後審批階段。當局技術移民申請作為帶來很多負面反應,第一是影響了大批外來人才澳門工作和生活,是家屬和孩子澳門學習和生活帶來困難和不便。第二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外來人才和家屬澳門出入境和家庭團聚造成不便。上述原因光影響了澳門外來人才吸引力,而且造成部分教授因此而辭去教職,直接影響大學聲譽和工作。

    因此,人才引進制度開始實行之前,兩個制度交接之際,澳門政府有責任人才引進制度開始實行之前,貿促局接受澳門身份申請和續期案例全部完畢。不能這些申請轉移到人才引進制度進行審理。

    而言,案例而言,貿促局應該之前申請時標準,吸引人才原則,對續期案件做出批覆。接受申請案件而言,貿促局應該申請者提交申請時標準,批覆。舉例而言,若人才甲二○一六年入職澳門,當年提交申請,其等待時間超過六年。若甲提交申請不獲貿促局批覆,則只能《人才引進條例》二○二三年申請。人才乙二○二二年入職澳門,於二○二三年條例申請。設甲和乙是條件人才,甲則因為貿促局工作而損失了六年機會成本。這樣操作,人才甲不公平。

社會文化司司歐陽瑜表示,現時澳門存在人才流失問題,缺少產業,吸引外地留學澳門人才回澳,她相信透過人才引進制度可增加本澳產業類型,吸引人才留澳發展。她預計《人才引進制度》明年初完成法律草案交行政會討論,上半年交會進行審議。人才引入制度生效後,現有技術移民制度廢止,申請個案採取「新人新制、人制」方式進行申請、審批處理。

《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建議,未來「高端人才計劃」、「人才計劃」及「高級專業人才計劃」3類專項計劃申請人及其配偶18歲以下未婚子女,經批核可以獲得澳門居留權,即身份證。但「高端人才」及「人才」申請人居留許可續期需要取決於人才是否澳門居住;「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時,獲得本地僱主聘請,薪酬達到水平,相關申請人及其家團成員居留續期符合澳門居住規定。

歐陽瑜解釋,高端人才如諾貝爾獎得主,可成澳門名片,亦可引領澳門進入新階段;或者4產業發展所需領軍人物和高級專業人才,他們會帶團隊和產業落户澳門,例如研究發展生物科技和藥物,但他們會居住澳門,他們可能國家地區設有團隊發展相關產業,局希望透過相關人才引入,澳門未有新產業引進澳門。

問到本澳若引入內地人才會否繞過內地出境規定,歐陽瑜表示,內地有自身出入境政策,特區政府會參考香港政策內地相關部門磋商,本澳推出人才引進政策前,需要內地磋商,才能將內地人才引入澳門,確保內地出入境政策相配合,政府現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