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移民得生活】瞭解日常生活費水平計算 |2023澳洲移民 |香港人移民澳洲生活實況 |

移民計劃是人生大事,人們著手計劃移民時,移民本身費用,擔憂往往來於當地生活費。人生路不熟,害怕自己資金未能為自己及家人異地維持以往生活質素是人之常情。有見及此,Lighthouse大家總結了地方生活費資料,今次介紹,便是生活環境及指數十分澳洲。

澳洲移民有六個州(維多利亞、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塔斯曼尼亞、南澳、西澳)及兩個領地(領地、北領地),八個城市(墨爾本、悉尼、布里斯本、霍巴特、阿德萊德、珀斯、坎培拉、達爾文)。每個地方生活費及物價會有一點點,而物價城市可説是悉尼。

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 (PBS)只要有medical card可使用,基金上買藥只需付約41元澳幣,如果一年內藥費超過2000元,後藥費只需6.6澳幣。殘疾或有困難人士藥費則。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是個人保險,分Hospital及Extra Covers。包含各種醫療服務(例如牙科及眼科包含Medicare內項目),而需繳付醫療税務,各個公司,大家應要選擇適合自己。

澳洲房屋種類有幾種:Apartment、Townhouse、Unit、House。而南澳及北澳租金差異,兩房Apartment例,南澳及北澳租金(每星期)$400-$600及$500-$800。各城市而言,墨爾本租金(每週$370澳幣);坎培拉(每週$490澳幣)。

不想租屋而有經濟能力人士可能會考慮澳洲置業,去年初資料,澳洲全國樓價每平方米$6,000$8,200澳幣(約相等於每呎$3,400$4,700港元)。,市中心地區及郊區位置樓價會有程度。

每個城市有自己公共交通系統,大部分會提供非時間優惠或學生及小童優惠,有些是可以一個價格全天任搭,另外有月票可選購。初來報到是建議大家仔細瞭解一下所在地交通卡制度怎樣運作,方可以享受折扣優惠。而言,甚受港人歡迎墨爾本例,一個兩大三人家庭一星期交通開支$40-$90澳幣,悉尼$40-$60澳幣。而公共交通工具開支視乎租住地工作地方及學校距離影響。

澳洲來以完善教育制度聞名。當地2019年數據顯示,公立小學每年學費$4,000澳幣,私立$12,900澳幣。公立中學學費每年$5,000澳幣;私立約$24,000澳幣。大學方面地人及國際學生收費有所不同,於國際留學生,學士課程學費每年$31,000澳幣。

解決一天三餐不外乎是自己煮或出街食。澳洲有兩大超市:Coles或Woolworths,魚、肉、菜等待主要食材可以裡面買到。地人生活習慣,二人一星期、午、晚三餐買餸錢$90澳幣。而華人肉店及華人超市價錢。

很多朋友私信問我如何能夠移民澳洲,這個問題我之前回答過了,澳大利亞移民條件是什麼? – 移民 文中寫我故事,或者我看到人發生故事。介紹了澳洲技術移民和僱主擔保移民基本政策和一些“坑”,大家可以看一下~

現在想要移民人多,那移民後生活是什麼樣子?

我是Jason,我2011年7月來悉尼大學讀書,學IT,後面移民了澳洲。這些年見過一些移民,日子過得並理想。會一些國內計劃要移民朋友問到:

今天結合這些年見過人和事兒,談談新移民生活是怎樣。

出國人並意味着家境有多,人是普通家庭小孩,有機會出國讀書,通過各種努力拿到了澳洲綠卡。有綠卡之後我們開始需要解決工作!!作為第一代移民,要做好心理預期,找到一份工作是。

困難點於“告訴我,你優勢是什麼?我什麼要僱你?”

職場競技場,職場上和你競爭不只是中國同胞,有主場作戰澳洲local、有口音很但是英語確實印度人、有英語地歐洲人民(我以為澳洲新移民羣體是中國人,其實數字是印度人第一,英國人第二,中國人只能排第三位)。

上面這些競爭手有你英語,有的你有社會關係,而我們很多中國朋友應聘時候,優勢可能“我是墨畢業”“我Distinction”“我PTE成績”。

這些所謂優勢,職場上實則不堪一擊,Employer眼中“這傢伙沒有工作經驗” “讀書相關主頁實習幹過”“PTE是什麼鬼?他怎麼只用OK OK回答我問題?是不是聽懂我問什麼啊?”

1)讀書期間有做過工作相關實習,具備書本知識,有動手,做事兒能力。澳洲工資收入全球範圍內算高,OECD組織2017數據統計,澳洲工資$49126美元,全球排在第10位。

澳洲法定工資$37,500澳元,僱主得額外你支付9.5%養老保險,説這些數字只是想告訴你,澳洲僱主用工成本是,多招點人,僱主生意賺錢虧錢。所以,你澳洲看到一些小生意,比如Newsagency、奶茶店、餐廳,基本上是闆親力親。而如果你不具備實際工作能力,還需要僱主零開始培訓你,那你就業幾率會。你需要做讀書期間、寒暑假,儘可能多實習,多積累工作經驗,哪怕免費別人幹,那值!如果你是IT、會計這樣技術類職業,那你要注意積累實際技能,低級bookkeeping做起,不要嫌,無數僱主我説過,“現在學生好像是‘’,這麼記個賬,讓他幹起來扭扭捏捏,嫌低級,可一干就出錯,他這兒基礎數據是錯,我們後面怎麼做不了。我們當年,那。。。。。。(省略一堆當年勇情節描述)”。不過確實如此,切忌眼高手低,低處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打紮了,這個是我們職場開具狀態,第一步走穩了,後面升職加薪水到渠成了(你跳槽!)。

2)社交圈子。找工作效率方式是“內部推薦”,大部分企業工作崗位,是會優先考慮企業內部員工推薦人,有熟人背書會省去HR團隊很多事情。我很多鬆找到朋友,類經歷是讀書期間做過學生會,去過教會,或者積極參加一些活動,多多少少讀書期間進一步擴展了自己社交圈子,這些圈子於未來找工作有着幫助。所以,建議大家讀書期間別光讀書了,多認識些朋友,未來業會有幫助,身邊無數人是朋友介紹了一個面試機會,然後拿到offer。

3)奮鬥者。我聽過很多喪氣話,如“澳洲工作找”,“華人外面找工作”“沒身份沒法找工作”“沒有工作經驗沒法找工作”“還是國內,不行先回國看看”。,我要承認,現在經濟環境下,找工作這個是客觀存在事實,但不能,應該成為找不到工作藉口。弱者心態遇事找外因,而強者遇事找內因。環境,什麼別人能找到,那還是我不夠,我要讓自己變得,如果有這樣心態,能找到工作。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是學EE,想找一個相關工作,找了三個月沒有找到,他覺得不能任性只找自己喜歡工作了,找了一個小公司做IT Support,工資,但工作,修修電腦啥,之餘他不斷投簡歷,但注意,不是盲目海投!而是每一個應聘公司,自己簡歷做有性修改,小公司三個月後,終於找到了一份電子工程相關工作。半年時間,這個是我朋友裏面找工作,只要努力找,是問題!這一點大家要自己有信心!!

於沒資本、沒背景朋友,擺正心態,不要!不要看着別人住house、開BMW,説一年賺多少錢多少錢,自己頭腦衝昏了。我這些年最兩個經驗是:

富二代隕落奧秘——“不是吃喝玩樂,是無腦投資”

澳洲,見過三個有代表性富二代(A哥、B哥、C哥),從最初認識感覺他們應該差不多有錢,現在5,6年過去了,是天差地別,結果是:

積極,並且有頭腦A哥,混。

積極向下,並且沒頭腦B哥,混還行。

積極,但沒頭腦C哥,混。

積極,並且有頭腦A哥故事

A哥是一個國內一個大集團董事獨生子,他們集團他父親,到管團隊幾個孩子送來了澳洲讀書。A哥是我認識第一個條件。顛覆是,A哥人,沒有電影裏吳扮演那種富二代盛氣凌人感覺。

A哥本人是低調,車一個路虎Discovery,這車澳洲6.5萬澳幣左右,於他身價,這個車非常低調了。有個有意思細節是,他們這一個集團出來孩子,沒有人車是A哥,再有錢,不能他,這他們“規矩”。

別人我八卦A哥背景之前,我以為他普通人,因為他吃穿用度是樸素。讓我覺得A哥不是人是我得知A哥悉尼一個富人區全款買了一個House。後來傢伙一起聊天,A哥吐槽説,這個house廁所有點,計劃房子推倒,作為旁聽者。。。

那時我房子沒有,怎會理解有人會因為廁所要房子拆了! “限制了我想象力”。

從工作角度,A哥是有頭腦、努力,關鍵TMD!我欣賞這種二代!國家脊樑!因為見過多二代(後面提到C哥一位),看着身邊人賺錢了,好不容易離開父母管控了,父母了一筆錢。遇到一個項目,瞭解一下,迫不及待出手。但大多結果是“一頓操作如虎,賬號只剩$250。”

A哥開始,還是先利用國內關係,做一些中澳貿易生意,什麼農產品呀、酒呀出口到中國。同時,A哥關注着澳洲房地產行業,A哥原則是,自己東西,你説聽,我不信,我得自己搞明白出手。

後來A哥試着買了個地大房子破house,然後做了個1變2townhouse小項目。後面做熟了,開始國內一些財團合作,拿了一些大地,做幾十套那種公寓開發。瞭解現在澳洲地產行情人知道,現在地產業頹了,但A哥反而膽子了起來,開始囤一些地,下一個房產週期到來做準備。So far看起來,整個操作零失誤。

B哥符合傳統意義上富二代人設,乾是二代該乾“正事兒”,什麼、豪車、玩、追女孩子。我看B哥是誇張,悉尼當初有一家KTV開業,是當時叫CEO。

B哥直接這家KTV第二包房,直接包下來兩週,唱K喝酒、東西隨便點,他朋友可以過去玩。悉尼所有所謂社交圈大人全都來捧場,夜夜笙歌。

B哥過生日誇張了,包下了悉尼Townhall,請了樂隊。下圖這個,本來是市政府開會,或者一些活動舉辦場。

B哥讀書這兩年,吃喝玩樂,買車,我看300萬澳元是要有,但是確實家裏家業,後面畢業回到家族公司去上班了。

積極,但沒頭腦C哥故事

富二代銀行賬號上停着這麼多錢,你讓他了一年幾萬塊錢工資別人去打工,確實不。大多富二代如果想做點事情會去做生意,啥上進心可能做點小生意,就算賠賠到哪去,或者索性像B哥那樣光花錢就行了。怕那種小生意看不上做,想來點大動作,整點高科技,給父母一個。

C哥家裏力是,某A股上市集團富二代。一段時間沒有出手做生意,那些小生意他看不上。終於有一天,C哥迎來了機會,他一個朋友一家即上市澳洲公司裏做管,這個高管朋友和他説,可以考慮認購他們公司原始股,上市後,他們會發佈一些消息,賺!

C哥這個消息分享了幾個好友,大家籌錢,C哥自己手上所有錢拿了出來,問爸媽要了,房子抵押出去。但過癮,後要找了基金公司加了30倍槓桿。

這些錢籌好,C哥和這些朋友們當晚去酒吧慶祝了,坐等發財。女朋友們開始買包了。

結果,一開盤,股價不升反跌,所有人因為加槓桿原因直接爆倉,錢全沒了。參與人鉅虧,虧了20幾萬,至於C哥虧損金額我,是澳幣千萬級別。

因為這件事兒,身邊這幾個一塊做生意朋友沒了,父母嚇着了,C哥召回國。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西虹市首富》情節,錢你花完,投資做生意,分分鐘能燒掉。

3.蝸居型(努力,努力很!)

談一下蝸居,吃政府福利類型,我遇到過一個,而且他是我一個朋友,基本上是個ABC。來説,Local獨立,會想着吃福利啥,但他是因為家庭原因願意走出去。但是,好消息是,他現在走出來了,開始工作了,找了一份會計工作,一年5萬澳幣了吧~是他高興!今天他往事拿出來和大家談談。

他鋼鐵宅男,他作息我們是反(PS:我們一起租房子住在一起,他是房東兒子,需要交房租)。他白天很多時候睡覺,下午3,4點醒吧,然後打開冰箱,看看有沒有牛排,自己煎一下,然後拿到房間去吃。下午6,7點我們幾個室友回家了,會他房間裏叫出來,聊聊天,吃點東西。晚上他會房間裏玩電腦,看電視弄到凌晨3,4點,然後才去睡覺。他會和自己高中同學出去踢踢球啥。

關於他經濟來源,主要是澳洲Centrelink(澳洲社保),澳洲算是高福利國家,失業人,每兩個星期$550.2(人民幣2640元,這樣子澳洲失業人口月薪是人民幣¥5722元,這個數字確實不低,這所謂高福利國家樣子)。

但是錢不是那麼拿,是每個月,你得去這個Centerlink中心給人家彙報你找工作進度,你幹了些什麼,打算幹什麼,還需要什麼樣幫助能夠找到工作。總之,丟面兒,而且麻煩。所以,我這朋友拿了一段時間拿。

後來,我們鼓勵下,他搬了出去,因為我們説,你在家裏會壓力,你要自己有房租壓力會開始努力,後他於邁出了這一步,然後,效果,他開始找工作,現在開始生活!

有段時間會和朋友去KTV喝酒唱歌啥,故事男主人公我叫他小D吧,D經濟條件,平時靠策劃一些活動賺點錢,收入不是。D有一個得很漂亮女朋友E,E美眉,化淡妝,白體恤,牛仔褲,運動鞋,典型“”。

後來一個打扮、穿金戴銀妹子F加入我們唱歌活動。E是那種類型,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大家,但那個熱情,那個酒量,那個藝,無比奔放,屋子裏所有男男女女認識了個遍。

後來知道F個“媽媽桑”人物,她主要服務的是一羣二代,富二代要搞個home party或者遊艇 party肯定得找點美眉去撐撐場子。F一個勁邀請小E去參加她活動,説“是喝酒,幹嘛順便賺點錢,只是呵呵酒嘛!還可以多認識點朋友”

D和女朋友説不能去,威脅要分手啥。但小E顯然是洗了腦了,後是去了,而且後去。

萊塢式劇情發展應該是,D分手認識可人新女友,而小E渣男玩弄。

可現劇情,D並沒有和小E分手。反而,D小E追回來,開始和那些富二代攀比小E,自己學費、生活費拿出來小E買包、出去旅遊。

,D錢花沒了,書讀下去了,就回國了。

回國後,D我聯繫了一次,他説,他有一筆別人欠他錢會送到我這兒,然後他想着這個錢留個E。哎。。。那時小D如果我身旁,我是想扇他兩巴掌讓他醒醒,值得啊兄弟!

後來,E來我這兒取裝錢信封,我們説話,兩個人彼此假笑一下。

G哥澳洲頂級大學本科畢業,超級學霸,成績門門HD,同時是學校tutor。上天不僅賜給了G哥腦,還給了他腿以及盛世美顏。G哥是學商科,他只要去上課,基本上商學院女生會去聽課,那種萬人迷型。

G哥自己考了CFA,畢業後開始投資銀行工作,跳槽了2次,了8年時間爬到了Financial Controller,年薪15萬澳元左右,然後努力往更位置上爬。

學霸型人經歷看起來這麼風平浪靜,但需要平時刻苦,做好每一件事兒,嚴格自我要求,那澳洲你會。喝酒喝high會聽到G哥神采飛揚講,“我要辭職創業,現在國內資金出海投資,我要幫他們做資產配置,尋找有價值投資項目。。。。”

延伸閱讀…

【✔️2023澳洲移民】瞭解日常生活費水平計算

移民澳大利亞之後的生活是怎樣的?

40,50歲人移民去澳洲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孩子拿了澳洲PR,然後幫父母辦理父母移民過去養老,雖然這個年齡中國沒有到退休年齡,但是確有人踏踏去澳洲陪小孩養老了。

一種是投資移民來澳洲,澳洲投資移民還是靠譜,是國內經商背景你進行評估,你下簽證,然後你來澳洲進行考察、投資。而且,投資你是可以入股別人公司,可以完全投資自己生意。這樣處是,作為申請人可以限度控制投資移民資金風險。

以上兩類40,50歲澳洲移民們能夠澳洲玩東西差不多,主要類型如下:

1. 釣魚(普通人海邊釣個魚,高級點玩法是可以包個船出海釣魚)

2. 打高爾夫(這個澳洲玩,200澳幣能玩18個洞好像,我去玩過一次,租了個高爾夫球車,關鍵是會玩,麼意思)

澳洲幼兒園,每天100澳元吧,並且放學,老人家幫孩子帶帶孩子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力上,是孩子幫了。

我澳洲教會認識了一個大哥,40多歲,國內事業牛~身價上億吧,但是人低調,他早起163投資移民來,他是,我他認識是因為那是他剛來澳洲,英語,小孩要上學,後面我幫他處理了一下生活上事情,是個舉手之勞事情,結果人家我稱兄道弟,我爸媽後面去澳洲他各種接送照顧,人比特!!有一次,我問他國內混那麼,幹嘛要來澳洲,他説,“這10幾年光忙着掙錢了,沒時間陪老婆孩子,本以為生意能交職業經理人團隊打理,自己休息一下,但發現放心不下,總是要去忙。後面下了個決心,生意全都賣掉,移民澳洲,陪陪家人。“

故事到這兒進展順利,但馬上翻轉了。成功人士成功人士,來了澳洲後,開始是忙着買學區房,安排小孩上學,可在家歇了一段時間後,不行了,説他閒受,想接着做生意,我下了班陪他去談事情,做個翻譯,結果生意是折騰,自己搭進去了~但是,壓力是國內小很多,這兒多人你使絆子,政府機構打交道,應該是會鬆一些。

問出國能幹點什麼,我來大家説一下海外職業。

華人澳洲留學移民行業業人數是多,主要原因是: 1. 中文可能只有在這個行業裏才是優勢。另外這個行業英文要求。

2. 華人公司裏工作有融入感。作為移民,只要你不是澳洲土生土長孩子,你進入local公司,可能工作出色,可能賺很多,但是確實想要有歸屬感,融入這個公司,確實文化上有區別,你喜歡看跑男,他可能喜歡看 Masterchef,這你們怎麼聊到一塊去?而華人公司了, 中國生活可能啥區別。

3. 行業。中國留學是澳洲留學羣體,每年留學人口是,受經濟、政治影響(比如房地產行業相比多)。所以,這個行業業者收入。

4. 學生打交道是。留學移民行業客户是學生,這是一羣打交道打交道客户羣體。

5. 是賺錢。華人羣體消費能力還是,業2年以上顧問收入達到7-8萬澳元一年應該是啥問題。

能跟事留學移民行業提並論選擇房產中介了,是房地產行情時候,朋友圈裏簡是賣房子。原因如下:

1. 門檻。硬性門檻沒有,沒有英語無所謂,只要你有人脈能房子賣出去,那你牛!

2. 賺錢。澳洲房產12年到16年狂漲了一波,這段時間做房地產,是賺到錢了,如果一套房子有個8000-10000澳元佣金,一年賣個30套,你可以算算,年薪是20萬以上,行業裏出色銷售年薪50萬是有。

3. 。房地產行業收入,大多沒有底薪,只有佣金,行情時候,如果行情不好了,比如説最近,禁止海外人士買房,銀行限制貸款,高額印花税,現在房價掉,房產行業人是收入減,轉行人很多。

4. 高級玩法,直接事房產開發。澳洲房產開發項目沒有想象中那麼上,項目可大可小,牛逼人幾千萬,幾億投資可以;投資拿100多萬買個house 一變二算是房產項目。其次,利潤率沒有想象那麼,澳洲房產開發,行情好了可能10-20%多利潤率,像國內那種超高利潤率澳洲是看不到。後,開發沒想象中那麼高不可攀。作為開發商,其實主要是負責資金籌備以及銷售。設計、施工、監理有專門外包團隊可以合作推進。

有賣房子有做貸款,房產中介很類,行情時候這個行業是,行情時候,會難。最近澳洲於貸款中介這個行業打,行業確實困難。追求一點人,不如去澳洲商業銀行teller做起,loan這個方向走。銀行做banker要多。

於學會計、IT、工程或者你有一個技能比如攝影、化妝,不妨自己這些技能進一步提升,local公司做,能力、經驗和工作年限提升,身價會提升。

説到這兒啦,想到神馬,接着寫吧~大家如果有什麼想瞭解可以私信我,或者直接我評論,我看到後,會回答您~

私信我問題常用話題,我一些回答,大家可以看一下:

“我下了飛機後差點要找個翻譯來幫忙。”福斯特説,她是一名美國移居西尼諮詢師兼學者。“我習慣了開會時直截了當。這美國行得通,但澳大利亞同事方式卻截然不同。”

她幾年前來到悉尼時,有過耶魯大學和馬裏蘭學工作經驗。”她希望把握機會一所澳大利亞大學某得一個職位,她目前在那裏上了副教授。“很多人告訴我,悉尼生活海灘和衝浪。”她説,“但實際上不是這樣。這裏文化看似美國相似,但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適應差異。這種轉變並。”

人們告訴我,悉尼生活海灘和衝浪。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基吉·福斯特(Gigi Foster)

延伸閱讀…

不枯燥! #香港人移民澳洲生活實況

我卻為什麼選擇移民到澳洲?立刻帶你瞭解真實的澳洲生活環境

她來到澳大利亞時,既期待着生活方式變化,渴望事業上上一層樓。像成千上萬來到澳大利亞專業人士一樣,這裏陽光和沙灘她形成了吸引力。對很多人來説,這只是生活方式改變——來到了一個很多人看來工作和生活地方。然而,很多移民發現,這裏工作文化他們想象大相徑庭。

圖像來源,

很多人是享受陽光和衝浪生活來到這裏——但有些人來説,這裏並適應(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儘管像電視劇《Home And Away》描繪那樣陽光,但温暖氣候確讓澳大利亞成全球專業人士趨之若鶩地方,他們希望這裏找到工作,然後這個澳大利亞城市享受觸手可及海濱生活。今年,澳大利亞希望來到這裏工作人提供了19萬個移民名額。

美國移民澳大利亞人不到10萬,福斯特便是其中之一。澳大利亞移民羣體來英國,總數超過120萬。

她第一次來澳大利亞是2005年,後於2007年返回美國。她於5年前取得了澳大利亞和美國雙重國籍。福斯特最初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工作鬆國家,因為這裏員工離開辦公室時間於她預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上班時間。到了週五,他們會闆一起去酒吧。所以,實際工作時間反而。”

圖像來源,

福斯特表示,工作之餘同事開展社交活動十分(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儘管擁有簽證,但很多移民無法享受衝浪。她警告稱,擁擠交通令悉尼通勤成了一場噩夢。躲避擁堵,很多員工來到辦公室。

她發現,澳大利亞有很多工作方式,像美國那樣遵守等級制度。而辦公室之外,你要上司和同事社交。“如果你工作結束後回家,那無法升職。同事之間關係形成了一套系統。”

很多來到澳大利亞外國人——是美國人——會發現這裏商業語存在一些差別,需要花些時間才能適應。

“上司直接下屬溝通時會使用一些方式。”她説,“作為一個外國人,她發現了一些而差異。這需要努力適應。”

“如果你上司説,他們希望‘順便’談談某事,你明白這才是話主要目的。”她説。地,“如果他們想要‘考慮一下其他方案’,那應該放棄你手頭工作,然後開始。”

不要誇讚自己。澳大利亞人討厭工作中“出頭鳥”,這樣會降低你威望——基吉·福斯特

她發現辦公室裏人喜貶。“不要誇讚自己,澳大利亞人討厭工作中“出頭鳥”,這樣會降低你威望。”

倫敦搬到布里斯班詹姆斯·克里德蘭德(James Cridland)認同這種語言障礙。布里斯班人使用很多英語單詞倫敦。“出去喝酒要大杯子,而不是杯子。”他説。他澳大利亞人口音英國人,但發現澳大利亞英語聽懂。或許是因為那裏跟其他地方距離緣故。

這裏規年只有4個星期,而法國、丹麥和瑞典歐洲國家年假5個星期。然而,澳大利亞處於,某些僱主允許僱員當年年假滾到下一年。

澳大利亞市場研究公司Roy Morgan數據顯示,該國員工年假只有3個星期,主要是因為企業希望員工放假。公司往往要求員工聖誕節期間使用1個星期年假,於是只剩下3個星期,而這3個星期中,員工實際享受年假只有2個星期。

對很多移民來説,距離旅行實在令人忍受。——詹姆斯·克里德蘭德

商務旅行。布里斯班克里德蘭德是一名媒體顧問,坐飛機他看來像坐巴士。“我坐長途飛機,上週飛了15個時到洛杉磯參加一次會議。對很多移民來説,距離旅行實在令人忍受。”

圖像來源,

「我下了飛機後差點要找個翻譯來幫忙。」福斯特説,她是一名美國移居西尼諮詢師兼學者。「我習慣了開會時直截了當。這美國行得通,但澳大利亞同事方式卻截然不同。」

她幾年前來到悉尼時,有過耶魯大學和馬裏蘭學工作經驗。」她希望把握機會一所澳大利亞大學某得一個職位,她目前在那裏上了副教授。「很多人告訴我,悉尼生活海灘和衝浪。」她説,「但實際上不是這樣。這裏文化看似美國相似,但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適應差異。這種轉變並。」

人們告訴我,悉尼生活海灘和衝浪。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基吉·福斯特(Gigi Foster)

她來到澳大利亞時,既期待著生活方式變化,渴望事業上上一層樓。像成千上萬來到澳大利亞專業人士一樣,這裏陽光和沙灘她形成了吸引力。對很多人來説,這只是生活方式改變——來到了一個很多人看來工作和生活地方。然而,很多移民發現,這裏工作文化他們想像大相徑庭。

儘管像電視劇《Home And Away》描繪那樣陽光,但温暖氣候確讓澳大利亞成全球專業人士趨之若鶩地方,他們希望這裏找到工作,然後這個澳大利亞城市享受觸手可及海濱生活。今年,澳大利亞希望來到這裏工作人提供了19萬個移民名額。

美國移民澳大利亞人不到10萬,福斯特便是其中之一。澳大利亞移民羣體來英國,總數超過120萬。

她第一次來澳大利亞是2005年,後於2007年返回美國。她於5年前取得了澳大利亞和美國雙重國籍。福斯特最初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工作鬆國家,因為這裏員工離開辦公室時間於她預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上班時間。到了週五,他們會闆一起去酒吧。所以,實際工作時間反而。」

儘管擁有簽證,但很多移民無法享受衝浪。她警告稱,擁擠交通令悉尼通勤成了一場噩夢。躲避擁堵,很多員工來到辦公室。

她發現,澳大利亞有很多工作方式,像美國那樣遵守等級制度。而辦公室之外,你要上司和同事社交。「如果你工作結束後回家,那無法升職。同事之間關係形成了一套系統。」

很多來到澳大利亞外國人——是美國人——會發現這裏商業語存在一些差別,需要花些時間才能適應。

「上司直接下屬溝通時會使用一些方式。」她説,「作為一個外國人,她發現了一些而差異。這需要努力適應。」

「如果你上司説,他們希望『順便』談談某事,你明白這才是話主要目的。」她説。地,「如果他們想要『考慮一下其他方案』,那應該放棄你手頭工作,然後開始。」

不要誇讚自己。澳大利亞人討厭工作中「出頭鳥」,這樣會降低你威望——基吉·福斯特

她發現辦公室裏人喜貶。「不要誇讚自己,澳大利亞人討厭工作中「出頭鳥」,這樣會降低你威望。」

倫敦搬到布里斯班詹姆斯·克里德蘭德(James Cridland)認同這種語言障礙。布里斯班人使用很多英語單詞倫敦。「出去喝酒要大杯子,而不是杯子。」他説。他澳大利亞人口音英國人,但發現澳大利亞英語聽懂。或許是因為那裏跟其他地方距離緣故。

這裏規年只有4個星期,而法國、丹麥和瑞典歐洲國家年假5個星期。然而,澳大利亞處於,某些僱主允許僱員當年年假滾到下一年。

澳大利亞市場研究公司Roy Morgan數據顯示,該國員工年假只有3個星期,主要是因為企業希望員工放假。公司往往要求員工聖誕節期間使用1個星期年假,於是只剩下3個星期,而這3個星期中,員工實際享受年假只有2個星期。

對很多移民來説,距離旅行實在令人忍受。——詹姆斯·克里德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