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福利 新移民新移民】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支援服務 |香港新移民 |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支援服務 |

香港移民,稱新來港定居人士[1],現時香港語境中,泛指1980年代抵壘政策結束,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後,或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中國內地移居香港,到香港定居者。現時內地人士來港居住途徑包括申請單程證、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但有關新移民政策和討論[2],涵蓋持單程證來港定居且7年人士。

中國大陸赴香港定居新移民稱為「香港人」,部分本土派貶稱移民為「蝗蟲」。[13]「香港人」此詞彙源自於中國《人民日報》於2013年10月發表文章,文章聲稱香港700萬人口當中,超過40%香港人,而這羣人成了香港「中流砥柱」。[14]

部分移民能夠融入香港社會,不過有部份移民於文化背景和社會風貌、生活習慣差異,融入香港社會,與本土香港人發生衝突[15]。香港本土派認為「移民」來港拿取福利,社會無貢獻,批評他們是「蝗蟲」。有些民意調查顯示移民感到歧視,以及某程度上感到自己接納。如2014年9月2015年1月香港教育學院所作調查結果,指55%移民感到香港人歧視[16]、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6年7月9月訪問300多名移民調查發現,89.9%受訪者無論有沒有親身受過歧視,認為香港存在歧視移民情況,2014年5%,49%表示就業過程中受到歧視,導致工作時工作量多、工資低等,另有25.3%表示歧視令他們封閉自己,變得願接觸社會,有11.7%受訪表示移民子女同學或朋友排擠[17]。

因此,有團體幫助移民地適應香港生活,融入主流社會,例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新家園協會[18]。香港新家園協會提供數據可見,香港回歸20年來,香港移民超過100萬人[18]。香港新家園協會後設立了援助基金、職業培訓中心。目前,香港新家園協會會員逾13萬,接受服務人次超過140萬[18]。

一般而言,金融行業香港移民粵語。2007年,訊匯集團副總裁阮期瑗寫道「1993年初,我來到香港定居。入鄉隨俗,和所有新移民一樣,我面對第一個問題便是語言關。我潛意識裏,普通話是規範語言,廣東話聽懂,從心底裏排斥廣東話,沒有下功夫學講廣東話。」[19]需要面香港客户服務業,學習廣東話動力。[20]。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做調查發現移民身份認同情形其居港年期呈正比。調查詢問內地出生香港學生「中國人/香港人/兩者是」身份認同度和他們支持「本土派」機率。結果發現選擇「香港人」身份中國內地出生學生居港9年或以上後,比例9%增至33%;選擇「中國人/兩者是」身份中國內地出生學生居港9年或以上後降至67%[25]。在政治上,73.7%內地出生香港學生無明確政治傾向,與香港出生學生有65.9%無明確政治傾向;而有政治傾曏者,無論內地出生還是香港出生學生,支持泛民本土派比例於建制派[25]。

本來香港絕大部份社會福利(如綜援、公屋)要求只有定居香港滿七年香港居民才可申請,但現時部分成為一些事低薪行業及無工作(有顧子女家庭主婦)新移民賴以維生途徑。

當年香港締造獅子山下奇蹟,一個移民社會故事,但今天移民婦女一家團聚,帶著年幼子女來港丈夫團聚,來港後適應環境文化,要面區別政策及社會歧視,前路,發展受阻。

人人生而平等,是社協堅信人權理念,我們協助移民成立互助組織,進新移民教育、房屋、就業、經濟、團聚及融入社會方面困難,並政府爭取取消歧視政策及反歧視,維護移民發展機會。社協培訓新移民婦女及兒童認識自己權利和義務,自強自立投入社會,發揮所長。

以下社會移民流傳資料及政府數據,可見兩者差別:

組織移民家庭一起倡議政策改進,包括:家庭團聚、房屋、教育、經濟、就業、反歧視、婦女權益政策,維護移民發展機會。並定期移民需要及困難、可行政策作出研究。

跟進會員需要,提供團聚、房屋、入學、就業、改善經濟方面生活指南及諮詢服務。並提供適應課程,讓移民瞭解基本香港法律、人權、社會文化、社區服務,協助移民早日融入香港。

歲末,香港審法院做出裁定,移民申請綜援時,要港住七年規定違反了基本法。《基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權利」。這裏「香港居民」,不僅是香港居住七年以上「永久性居民」。

這意味著,移民到港可享受香港社會保障綜援。此法理推論,一些只有香港居民享有福利和權利,移民可以享有。

延伸閱讀…

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支援服務- 服務指南

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支援服務- 非政府機構

如果強調人權利,那麼,港住七年新移民應有申領綜援資格,外傭港住七年可以取得香港居民權利,「雙非」嬰兒可以港出生並獲得香港居民身份,移民可以申請公屋、報考公務員職位、取得選舉權和選舉權。

然而,資源匱乏時,以上權利,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現。大多數國家遵循權利義務原則或先來後到公序良俗來進行資源合理配置。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温一週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英國卡麥隆最近移民喊話:”歡迎沒有貢獻人來英國!”英國政府擬原本「居者有份」英國免費公立醫療福利移民關上大門,移民需要上5年才能申請英國社會住房福利。

新加坡最近發生44年暴動,起因開放移民和輸入外勞造成本地居民福利減少有關,雙方發生衝突。

香港住七年,是申領綜援資格。如果這一資格放寬到只需港住一年能領取綜援,不僅香港政府每年要為此多開支七億元左右,而且對香港納税人和居民造成公平。

延伸閱讀…

香港新移民

支援單親及新移民措施

香港,申領綜援人士要進行居住年限、到港途徑資格審查外,通過入息和資產經濟審查。

雖有審查,但濫用或騙取綜援個案時有發生。隱匿資產是詐騙綜援多罪行,定罪,受到法律制裁。近10年來,詐騙綜援個案有惡化趨勢:香港社會福利署統計,2001/02財政年度個案236宗、總金額涉及1100萬港元,2004/05年度有665宗,總金額涉及3960萬港元。

移民需港住七年可申領綜援時,香港政府審查申領者經濟狀況,是資產狀況。

任何社會存在公平與效率糾結,香港例外。移民申領綜援門坎降低,以及其它福利增加,體現了社會公平,然而會使社會效率下降。任何政府試圖社會公平社會效率糾結之間找到點,以此推動社會。

過去七年來,香港有1 .4萬多宗港住七年新移民綜援申請獲得批准。這於社署調查申請人確有「自力更生」工作意願,但確實找不到工作,署長行使權批出綜援。而同時期有2萬多宗申請獲批准。

因此,維護目前申領綜援機制和門坎,堅持移民只有在港住七年才能申領,同時讓社署署長行使權批准困難者領取,達到效率主,兼顧公平。

總之,香港社會法制和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政府施政管治是提高社會效率和創造多社會財富,二者是香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雙翼,並行不悖。政府時期可有所側,但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