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民目的地】2020年 |2019年全球有2 |世界移民報告 |
國際移民組織今天2019年度理事會會議上發佈了旗艦報告——2020年《世界移民報告》。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安東尼奧·維托里諾(António Vitorino)表示,報告通過增長和完善數據和信息,幫助定性日益增大時代地“理解”移民基本特徵。
報告顯示,跨國移民佔全球人口3.5%,2019年全球77億人口中有2.72億人跨國移民,於印度尼西亞人口,其中52%為男性、48%為女性,74%移民年齡2064歲之間。超過40%全球移民出生於亞洲國家,大多來自印度。因此,印度是2019年跨國移民來源國,其次為墨西哥、中國、俄羅斯和敍利亞。美國是目的地國,2019年接收了5100萬移民,其次德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英國。統計顯示,一半以上跨國移民居住歐洲和北美,1.41億人。
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難民人數2590萬,其中52%人年齡18歲以下。敍利亞民人數多,達610萬,其次是哥倫比亞,達580萬,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達310萬。估計,2018年全球暴力和衝突而境內流離失所人數達4130萬。
報告表示,土耳其是難民收容國,收容了370萬難民,加拿大是難民安置國,2018年安置難民人數超過了美國。2018年,菲律賓發災流離失所人數多,達380萬。截至2019年年中,400萬委內瑞拉人離開了自己國家。委內瑞拉是2018年尋求庇護者來源國,有超過34萬名尋求庇護者。
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無國籍人口390萬,孟加拉國無國籍人士多,有90萬6000人,其次是科特迪瓦和緬甸。此外,收入國家移徙工人數量略有下降,但其他國家,這一人羣有所增加,是中等偏上收入國家,2013年1750萬增加到2017年3050萬。
報告指出,全球移徙模式地區而異,大多數來自非洲、亞洲和歐洲跨國移民移居到出生所在區域其他國家,而大多數來自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北美洲跨國移民則移居出生地區以外。
報告指出,國際匯款2018年增至6890億美元 ,前三大匯款接收國是印度、中國和墨西哥。美國是匯款發出國,其次是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
《世界移民報告》於20年前首次發佈,今年第十版提供了有關移民數據和信息,以及複雜和興移民問題分析。今年報告首次數字形式發佈,作為確保環境可持續性一種措施。
CCG每年發佈研究著作和研究報告二十餘個,主辦系列圓桌研討會、主題演講、建言獻策座談會、具有國際影響力年度品牌論壇共計百餘場 ;赴多國開展” 民間二軌外交 ” ,出席國際論壇並參與研討,同時作為唯一中國社會智庫舉辦多場官方邊會。
CCG積極國內外關鍵節點發聲,當下國內國際議題貢獻了智庫成果,相關研究成果和專家觀點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成為國內外主流媒體獲取信息與研判思想庫。
CCG每年發佈研究著作和研究報告二十餘個,主辦系列圓桌研討會、主題演講、建言獻策座談會、具有國際影響力年度品牌論壇共計百餘場 ;赴多國開展” 民間二軌外交 ” ,出席國際論壇並參與研討,同時作為唯一中國社會智庫舉辦多場官方邊會。
CCG積極國內外關鍵節點發聲,當下國內國際議題貢獻了智庫成果,相關研究成果和專家觀點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成為國內外主流媒體獲取信息與研判思想庫。
近日,全球化智庫(CCG)和聯合國移民署(IOM)聯合舉辦了《世界移民報告2022》(中文版)發佈暨國際移民問題線上研討會。CCG理事王輝耀,IOM駐華代表Guiseppe Crocetti,IOM移民研究部門負責人、《世界移民報告》編輯 Marie McAuliffe,紐芬蘭紀念大學Stephen Jarislowsky講席教授、四川師範大學經管學院客座教授方濤,贏眾海外諮詢美國政策研究主任Todd Jackson,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劉宏,黃河商學院創始院長、CCG特邀研究員劉毅鵬,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跨國移民研究中心主任張振江出席發佈暨研討活動。研討會CCG副研究員曲梅主持。
《世界移民報告》是IOM 旗艦出版物,旨在提供關於全球移民趨勢和移民問題權威解釋,增進決策者、研究者和普通大眾移民問題瞭解。《世界移民報告2022》中文版由CCG研究團隊翻譯。這是CCG第五次和IOM合作,翻譯並發佈國際移民領域最具影響力年度報告中文版。
報告重點關注過去兩年移民發展情況,當前數據和其他證據進行了探索,回答“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口遷移和流動”這一關鍵問題。報告關注了包括和平與移民之間聯繫、移民信息、打擊移民途徑中人口販運和氣候變化影響主題。
報告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遷移和移民相關主要數據和信息,包括全球移民概況,區域移民維度及發展以及聯合國移民方面做出貢獻。第二部分圍繞世界複雜和興移民問題展開,探討了新冠疫情對全球遷移、流動和移民影響;、發展和安全移民驅動力;國際移民是否是“機會階梯”;移民信息;移民氣候變化緩發影響;移民途徑中人口販運;人工智能對移民政策和實踐影響問題。
估計,2020年,全球國際移民數量達到了2.81億,於2019年2.72億增長了3.5%。於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國際移民人口沒有達到預期2.83億,但整體保持着增長趨勢。
性別角度,全球國際移民中51.9%為男性,48.0%為女性,人數1.46億1.35億,男女國際移民性別比例自2000年起呈現上升趨勢。
國際移民來源國和目的國,印度是世界上遷出移民人口國家,近1800萬人生活國外,墨西哥位列第二位。移民目的國是美國,擁有超過5100萬國際移民。
國際移民區域分部,聯合國劃分區域分析國際移民人口,可以發現,歐洲目前是國際移民主要目的地,有8700萬人(佔國際移民人口30.9%);後是亞洲,有8600萬國際移民居住此,佔30.5%。北美洲有5900萬人,佔20.9%;其次是非洲,有2500萬人,佔9%。過去十五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際移民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大約700萬人增加到1500萬人,使其成為國際移民增長率地區,佔5.3%。900萬國際移民居住大洋洲,佔所有移民3.3%。
報告顯示,大洋洲國際移民總人口中所佔比例,22%人口出生他國。北美洲國際移民比例位列第二,15.9%,其次是歐洲,11.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非洲亞洲國際移民佔比例2.3%、1.9%和1.8%。
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國家內部持續實施旅行限制外,各國家、地區和地方實施了超過108000項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旅行限制,打擊了全球旅遊相關產業。2020年,國際旅遊業損失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2%。聯合國估計,到2020年年中,疫情使國際移民存量增長放緩了200萬,預期增長27%。人口流動方面,全球實施了10.8萬個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國際旅行限制。2019年(45億人次)相比,2020年航空旅客人數(18億人次)下降了60%。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打破了現狀,對移民產生負面影響遍佈了整個國際移民週期:離開來源國開始,到進入過境國和目的國,過境國和目的國停留,以及返回來源國。疫情迫使人們流動停滯,強化了類型流動,或流動推向非正式渠道。
大量研究和其他證據揭示了戰爭、衝突和暴力如何人們生命造成威脅,迫使許多人離開或逃離家園。2020年,有60個國家和地區數百萬人因衝突和暴力而處於境內流離失所狀態,其中大多數是中低收入國家(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簡稱LMICs)。
報告顯示,和平與脆弱性和發展流離失所相關聯,全球和平指數(GPI)上排名靠前國家往往人類發展指數(HDI)上表現,後者是衡量國家、教育和體面生活水平多個維度上表現綜合指標。雖然有一些例外,如塞拉利昂、不丹和博茨瓦納國家GPI上排名但人類發展水平,但總體趨勢表明,人類發展水平和平程度之間是呈是相關。
報告指出,社區已成為和平建設工作核心,社區視為幫助社區擺脱危機關鍵,同時奠定實現解決方案基礎。通過社區化方法,國際移民組織機構旨在危機期間和危機後經歷經濟社會和政治變革政府、國家和社區提供援助,()構建和安全,防止造成移民(forced migration),恢復社區成員之間信任,勢羣體和地方局奠定解決方案、持久和平和可持續發展基礎。
國際移民存在“兩分化”效應,移民活動地高度發達國家有關
國家收入國際移民之間關係分析表明,遷出移民會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加,但當收入水平增長到某一值時,會成為或抑制遷出移民因素。換句話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遷出移民人數最初會上升,隨後會減少。這種現象一些分析者稱為“流動變遷”(mobility transition)。
延伸閱讀…
國際移民存量和人類發展指數數據分析表明,1995年2020年期間,來自中低收入國家移民有所增加,但幅度,證實了現有宏觀經濟分析——這些分析表明,來自低收入國家國際移民歷來受到限制。然而,與以往國際移民瞭解相反,報告分析表明其存在“兩分化”效應,移民活動地高度發達國家有關。這產生了一個關鍵問題,即來自世界各地發展中國家潛移民儘管持有移民願望,可能希望通過國際移民來獲得機會,但於沒有合法途徑,他們無法做到這一點。有悖於以往收入國家遷出移民理解——即國家收入水平提高並超過某一閾值,國際移民率會下降——來人類發展指數和人類發展指數國家遷出移民規模和比例顯著增加。世界出現了“兩極化”效應,移民活動高度發達國家相聯繫。國家公民國家公民於進入受到管制人口流動體系中。
與移民有關信息甚囂塵上,誤導公眾產生移民歧視和排外心理
移民而言,信息危害伴助長敵視、歧視移民仇恨言論和仇外心理,這反過來助長了反移民政策方針合法化。同時,信息和缺乏可靠信息會危害移民,其決定和權利意識產生負面影響。
近日,聯合國移民署(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以下簡稱IOM)發佈了《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旨在對世界各地移民和流動性進行權威展示和解讀,移民申請人選擇定居國家提供參考。
本次發佈《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是該系列第11份報告,全文共540頁,主要介紹了當前國際移民數量趨勢,同時影響移民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下報告中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內容吧!
《2022年世界移民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國際移民總數達到了2.81億人,佔全球人口3.6%,於每30個人中有一位移民。這一數據同比2019年2.72億移民人口上漲了3.5%。比2019年2.72億移民總數,即使疫情影響下導致全球人口流動減緩2020年,移民人數增加了900萬人。
數據顯示,歐洲目前是全球移民目的地,估計有8700萬移民(佔移民人口30.9%)。英國、法國、西班牙歐洲國家均列全球十大移民目的地。
移民輸出國方面,印度1800萬人數高居榜首,中國表現搶眼,成為第四移民輸出國,1000萬人。
近日,聯合國移民署發佈《世界移民報告2022》。這是該系列第11份報告,旨在對世界各地移民和流動性進行權威展示和解讀。
移民對全球流動性有關意義。小威整理了這份報告部分要點,為大家選擇移民和定居國家提供參考。
總體而言,全球移民人數過去50年裏斷增加。儘管COVID-19全球流動性造成了幹擾,2020年有2.81億人居住非出生國,1990年(1.53億人)多出1.28億人,是1970年(8400萬人)三倍多。
延伸閱讀…
移民全球總人口中所佔比例有所增加。目前佔3.6%,這意味着每30人中有1人是國際移民。
《世界移民報告2022》顯示,地區,歐洲目前是移民目的地,有8700萬移民;其次是亞洲,有8600萬移民;北美是5900萬移民目的地。
國家,美國是移民主要目的國,有5100萬移民。德國是全球第二移民流入國,有1600萬人。加拿大榜單中位列第八名,於澳大利亞。
説,歐洲、北美地,是移民聚集地區;傳統移民大國,如美國、加拿大熱度減;近年興起投資拿身份歐洲各國,異軍突起!
《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輸出國進行了排序:印度有1800萬人生活國外,是全球移民國外人數國家;墨西哥是第二移民輸出國,有1100萬人;俄羅斯第三,有1080萬人;中國是第四移民輸出國,1000萬人。
其中,美國是墨西哥人、中國人、菲律賓人喜歡遷徙國家。
有一個有意思發現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之間移民流動,而且主要移民流入國和流出國。
印度作為世界上主要移民流出國,其國民喜歡目的國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其次是美國,第三選擇是沙特阿拉伯。
,席捲全球疫情,不可避免國際人員流動造成了影響。據《世界移民報告2022》估算,新冠疫情可能使移民數量增長減少了200萬人。
此外,疫情對移民影響體現移民原因多樣化,移民訴求有性。
澳洲公佈2022-2023財年移民總配額保持16萬不變,但配額分配做了調整,技術類和家庭類移民配額各佔2/3 和1/3,地區配額增加了一倍,達到了2.5萬個名額。
加拿大移民局拼,定下了遞增目標。2022年目標,是吸引超過43.1萬移民。2023年是44.7萬,2024年是45.1萬。
重點放在吸引能夠加拿大做出經濟貢獻,並解決勞動力問題技術工人上,所以經濟類移民項目中,省提名計劃成為主要申請途徑。
而且加拿大説到做到,今年第一季度迎來開門紅,2021年同期審理數量翻一倍,迎來了超過10.8萬名移民!所以朋友們,這樣移民黃金期,把握住嗎?!
2月份以來,美國移民局兩次發出建議信,強調:當前想要儘拿到綠卡,走EB-1或EB-2申請速度會,因為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