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甘肅有移民政策嗎】甘肅金塔四點七地震 |高考移民 |慈濟援助生態移民甘肅變與遷 |

高考移民,是中國大陸地區所有一種移民羣體。其產生中國各地高考錄取比例差異以及户籍制度有關。入户制度鬆動,這種現象1990年代開始出現。教育部則表示要打擊和治理「高考移民」。[1]

1977年,中國大陸地區恢復了高考制度。於教育資源,導致「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現象愈演愈烈。於中國大陸各省市之間經濟上發展,導致了各地教育質量參差。因此中國高考雖然採取了全國統一命題(個別地區實行命題,近年這種趨勢有所擴大),但是採取統一評分,,並未在全國規定劃招生名額,而是實行省內統一招生政策。這種政策帶來後果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上述兩種地區特徵,中國考生採取了移民策略,可以概括為「高考移民」和「高中移民」兩種。這兩者目的是高考錄取分數線地方參加高考,增加自身學校錄取可能性。移民流出地多人口眾多內地省份,如河北、河南、山東、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地。

據海南省教育部門統計,北京、上海、西藏外,全國其它省(市、區)海南省進行「高考移民」,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河北、內蒙古、浙江、山東九省份。上述9省份2005年有9600多名應試考生來到海南省參加高考,其中河南省3500多人,湖北省1500多人,江西1100餘人,湖南1000餘人。每5個海南考生中有一個是「高考移民」[2]

2005年6月24日,海南省高考成績揭曉,但是對理科狀元沒有出現任何報道(2002年,於海南省文科狀元是來自湖南省一名「高考移民」,遭遇了這種狀況),7月14日,海南省考試局新聞發言人王素英證實,海口市海天學校包括李洋內28名考生取消報考本科第一批資格。李洋原籍湖北仙桃,897分成績列今年海南省理科高考第一名,於他海南高中階段讀兩年(一個月),違反了《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考條件暫行規定》,不符合報考本科第一批院校要求。這一事件發生使得高考移民現象成為人們關注和議論熱門話題[3]。

2019年4月,深圳市富源學校曝出組織部分衡水中學等學校學習學生代表該學校參加高考。[4]其後,深圳市成立調查組,決定富源學校是否存在「人籍分離」「高考移民」問題進行調查,查實依法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和追責[5]。調查結果通報5月12日公佈,指該學生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依規取消他們報名深圳高考資格,同時給予富源學校行政處罰,核減該校2019年高中招生計劃50%;責成深圳市富源學校董事會作出檢查,責令深圳市富源學校直接責任人及有關負責人進行嚴肅處理,認真整改存在問題,嚴格規範辦學行[6]。

甘肅酒泉市「金塔縣」早上十一點二十九分發生一起規模四點七地震,深度二十公里。震央金塔縣「中東鎮」,酒泉市、嘉峪關市有震感,目前沒有災情傳出。

娛樂中心/楊雅芸報導 過去因出演電視劇《麻辣鮮師》中柯志明「蝌蚪」一角爆紅男星張善,後來「黑皮哥哥」身分加入兒童主持界,演藝圈十分活躍。豈料,2013

社會中心/苗栗報導 苗栗縣獅潭鄉6日驚傳5死命案,31歲傅姓男子、26歲巫姓妻子、7歲女兒、5歲二兒子及4歲小女兒人發現陳屍車內;瞭解,傅男一家感情融洽,可能

記者鍾智凱/台北報導 劉雨柔前夫、格鬥教練黃育仁今出席「國人宣誓台灣奪回綜合格鬥MMA首面獎牌」活動,去年9月底離婚劉雨柔,黃育仁傳身上負債百萬貸款,目前財務狀況

[週刊王CTWANT] 判決書指出,李男於民國109年7月間,利用居住於台北市中山區某大樓11之女子其小孩成長,居住空間,擬換租屋地點,透過李姓管理員找尋是否有房屋要出租之際,透過李男告知女方其不續租原楊男承租之2樓房屋,被害人即於同年7月18日晚間李男陪同下,…

颱卡努二度侵襲日本沖繩後,路徑有變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卡努可能登陸日本九州了,而是改從九州西方近海北上,歐洲模式模擬將直接貫穿韓國、朝鮮半島,大陸華北及東北、南韓、北韓射程範圍,直呼「這個卡努搞,不到後一刻行蹤捉摸。」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參選總統選動作頻頻,只有「挺郭派」彰化縣議謝典林退黨加持,現在傳出有地方派系建議郭台銘「組黨」,推自己立委…

中華隊今(6)天U12世界盃冠軍賽碰美國隊,比賽前段維持0:0僵局,擋手火力,

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洩天機 6日2時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左圖)顯示,颱「卡努」東北東移動,今日侵襲琉球羣島,明日轉北、8日撲九州。日本稱其

一家5口車內氣!苗栗縣獅潭鄉今天(6日)有民眾發現一輛車停路旁,上前查看後發現車內5人氣身亡,據警方指出死者是當地大湖鄉一家5口,死亡5天。

2023年第七屆U12世界盃棒球賽8月6日進行冠軍賽,地主中華隊出戰世界棒球強權美國隊,中華隊賽事前半段美國打得膠著,但6局上失血

苗栗一處農路今人發現一家5口陳屍車內,警方查出身分,確定是大湖人,31歲傅姓丈夫、26歲巫姓妻子,兩個各4歲、7歲女兒以及5歲兒子,聯絡家屬前往認屍。

[NOWnews今日新聞]「鞍馬王子」李智凱今(5)日體操鞍馬項目這個週期6.5分,實施分9.000,總分15.500分,完成自己預定目標,摘下金牌、達成3連霸。他賽後受訪時直言自己沒…

[NOWnews今日新聞]2023第7屆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VIWBSCU12BaseballWorldChampionship)今(6)日台南市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進行冠軍賽,中華隊4局下…

靖遠縣雙龍鄉村落,一對夫婦住窯洞中,是這個村存三户窯洞人家之一。雖説窯洞冬暖夏涼,但所耕種薄田餬口,大部分人遷徙下山。

甘肅境內,黃河上游流過,
這片黃土上個世紀水草,家家小康;
然而氣候變遷日益,居民廣種不收,
加上土質特性,水土流失,
農人抗衡風沙乾旱,世襲貧窮。
環境惡化,影響超乎想像,
春季沙塵暴飄至一千多公里外台灣。

各慈善組織協助甘肅居民抗旱,
慈濟十八年來援建水窖,推動生態保護、移民遷村。
居民經歷無水之苦,忍痛捨離故土,封山育林,
養息大地,讓家園生生不息。

▍開荒放牧,地力耗竭 ▍

墾荒,荒墾,加上生態環境惡化,到了廣種不收地步,黃土高原上許多農民改行牧羊;但羊羣中山羊,因為會扒食植物根莖,反而導致這片土地。所幸近年政府管制下,牧羊人放牧區域受到控制,讓土地有機會休養。

▍窯洞、水窖、老人家 ▍

吳鳳鳴這天用水從水窖中拉起,這座慈濟援建水窖,八年了,水質;不過去年雨水,連帶影響了蓄水量。「省著用還行!」吳鳳鳴笑著説。兩盼著在外兒子賺錢回來改善生活。

我家住黃土高坡,大風坡上颳過,不管是西北風是東南風,是我歌我歌……不管過去了多少歲月,祖祖輩輩留下我,留下我一望無際唱著歌,有身邊這條黃河……」一首膾炙人口《黃土高坡》,曉得多少歌手唱過,歌曲看似歌舞昇平,地描述出北方人樂天知命性格,但隱約透出滄桑無奈,只有在這片黃土地上生長人才能明白。

缺水夢水,愛怕

前世界銀行副執行伊斯梅爾‧薩拉傑丁(Ismail Serageldin)一九九五年表示,二十世紀許多戰爭是因石油而起,而到二十一世紀,水成為引發戰爭根源。因為人了石油還能活著,但如果沒有水來生產糧食,生存會變成一件事情,而這是黃土高原上人們面臨困境。

甘肅境內有四分之一屬於黃土高原地形,而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兩時車程靖遠縣,扣掉黃河流川區,大部分都位黃土高原中,海拔三千公尺。上千溝萬壑,年降雨量有兩百四十毫米,蒸發量達一千三百毫米。對照台灣年降雨量兩千五百毫米,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黃土高原是全世界公認水土流失地方,是生態環境地方,流經此處黃河,因此成為全世界含沙量河流,年輸沙量為十六億噸,原本河水出了這裏,變成名副黃河。水土流失會如此,主要還是來其土質特性,以及無數朝代濫墾濫伐,讓這些戈壁沙漠吹拂而來沙塵,失去了植被包覆。

想像一下沙灘裏倒水情境,水流輕易地沙堆中造出一條缺口,直到完全滲入沙中,一滴不剩。這黃土高原縮影,農民好不容易盼到下雨了,但不過眨眼功夫,水地面上消失了。雨勢如果一點,水流匯聚成一把利劍,沿著斜坡一路切割,成了那令人印象萬千溝谷。

雖然「想水、説水、喚水、夢水」是每個農民心裏渴望,但地人提醒著,遇到下雨千萬待谷下,能逃逃,不然往上爬,雨停了走。因為過去發生太多次,人車土石埋到不知何方。一次前往雙龍鄉途中,看到眼前溝谷,是過村村連接道路,置信,相信雨水這裏兩面情懷。

集水抗旱,移民遷村

一九九八年,慈濟基金會應中華慈善總會建議,首次抵達甘肅勘查。志工成員之一張文郎回憶,當時王端正副總執行、莊振基、鄒永升、許秀綿、林櫻琴六人到了甘肅考察一週,聽到通渭縣、會寧縣居民説,他們一生只能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亡,感到十分震驚,心想怎麼會有地方這麼缺水?

維生,每家每天得耗費一個人力數時往返取水中,且隨著乾旱加劇,泉水,人跑。而打造一眼水窖所需經費三千元人民幣,村民負擔不起。

勘災團回報情況後,開始推動水窖援建計畫。證嚴上人指示要當地、用心於品質;所以團隊一開始摒棄了傳統土窖,從水泥窖體進行評估,菱形、橢圓形、花瓶形、球形數種窖體中,施工難易度、適應性及效益,後決定使用球形窖。十一年,慈濟總甘肅省六個縣援建了一萬九千多眼水窖。

靖遠縣,一九九一年起六年大旱,雨水一年一年,山上老百姓連基本生存吃水都出問題。靖遠縣政府成立慈濟項目辦公室,從水利局徵調專業人員,專門協助慈濟靖遠縣推動抗旱與慈善工作。

「但有了水窖,天不下雨是枉然。」慈濟項目辦公室人員顧秉柏説,近十年來,乾旱程度日益,雖然這些水窖讓山上居民解除了吃水難題,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乾旱情況他縣城感受得到。

政府進行「黃河提灌工程」,通過泵站及水管溝渠,黃河水提灌到海拔高原地區,提供農業民生用水;住海拔農民,有能力搬家逃下山了,新興農業區發展;剩下是些或殘疾人士,只能靠政府救濟,但無法解決問題,只有遷村。

經多次協商,慈濟選定劉川鄉來窯村作為第一期移民遷村試點,於二○○八年三月正式動工興建,協助海拔兩千多公尺若笠鄉山區兩百一十户人家遷下山,從此改變了這些人生活。

有了第一次經驗,慈濟靖遠縣政府於二○一三年展開第二期遷村計畫,二○一五年九月正式竣工,三百户居民準備五合鄉白塔慈濟村,迎接新年人生。

延伸閱讀…

高考移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甘肅金塔四點七地震

水土流失,人們開始重視生態;護林員王雙行俐落地一腳踩陡坡上,檢視這座山頭樹苗是否。

靠天吃飯,水盡山窮

今年元月七日,來台灣、青海、重慶、四川、陝西地六十多位慈濟志工抵達靖遠縣東升鄉,當地志工和新村居民為三百九十五户人家發放冬令物資。

東升鄉是慈濟靖遠縣第八個進行冬令發放鄉鎮,二○一一年雙龍鄉、石門鄉開始,到若笠鄉、蘆鄉、高灣鄉、五合鄉、靖安鄉,有今年東升鄉,發放近七千户,受益人數達兩萬四千人。

慈濟項目辦公室王益主任表示,靖遠全縣人口約四十八萬人,農業人口佔了四十二萬;其中有十四萬人生活靠天吃飯山區中,雖然多年努力,有七萬人線以下。

東升村村委會主任包偉説,東升村有三十多人下山領物資,是五保户、疾人士或是因病而貧家庭;他感謝慈濟以來援助,不但他們村裏援建水窖,發給學生學習用品,如今致贈棉外衣、棉內衣、棉被、生活包、白米,讓村民安度寒冬。

我和攝影記者隨著冬令發放隊伍回訪東升鄉村民,一個時車程,顛簸地來到馱西村,宛如廢墟般昏黃一片,傾頹土牆、上鎖門户,大部分人搬走了,只剩零星幾户人家,繼續守著故土。

這裏土令我印象,行進間縱然腳步放輕,激起漫天飛沙,踏上去好像泥牛入海,找不到施力點。慈濟項目辦公室人員跟我説,這標準黃土高原,如果土層若笠,感受會。

這個自來水到不了地方,居民冬季來臨前努力蓄水,遇到下雪得補充庫存。我們前往拜訪展元一家,他和太太解翠六十多歲,兩個兒子在外打工,只有兩個老人相依命;於前幾天才下過雪,院子裏説擺了五個桶子,一半裝著雪,是有點水,原本以為是過的髒水,問了知道這些雪水融化後樣子。

我跟著主人走進廚房,裏頭盆像是紅豆湯水,曉得過幾輪了,而旁邊火爐煮著化掉雪水,看來,這他們飲水。看到我們來,他們感到十分開心,離去前,我注意到門口有棵見大樹。

「是啊,這是一九六八年種……」

算算五十年了,我想這應該當年他們這落地生根時栽吧;雖然天如此旱,但這棵樹他們,活著。

靖遠縣城到劉川鄉幹道上,有塊地現代版愚公移山,政府將土丘剷平,長達兩點五公里道路兩側,種起了一排排白楊樹松樹,底下埋入管線定期滴灌,確保這些樹日後能成為林蔭大道。

封山造林,涵養水土

慈濟著力於集水抗旱水窖工程暨移民遷村援助同時,地人意識到生態保護性而積極作為。

位於靖遠縣石門鄉哈思山脈,是靖遠縣唯一天然林區,是鄰近鄉鎮飲水源頭,因此政府列為省級保護區,林業局鄰近鄉鎮設立護林站護林員,許多護林員是當地居民,因為他們熟悉山路,這是輔導居民轉業,避免事消耗地力工作。

延伸閱讀…

慈濟援助生態移民甘肅變與遷

地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巡禮之八搬出窮窩窩迎接新生活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9月13日發表題為《解局:甘肅慘案背後,是農村治理潰散》文章,文章稱我們很多人遠離農村,一次次點擊、轉發、評論中展示着關懷、同情或是格調。但甘肅慘案,其實有很多留給我們問題。話題於,每一次揭開蓋子,下面露出或、或打破田園牧歌式夢想情景,提醒着我們,中國農村基層治理存在着渙散、現實。

8月26日到現在,甘肅村莊裏慘案發生了很。只不過,直到這兩天,它成為輿論中心——朋友圈刷屏方式。刷屏文章,叫做《盛世中螻蟻》。

像此前每一次成為公共事件新聞那樣,圍繞《螻蟻》一文,輿論場意見迅速分化。支持者認為,是貧窮、是社會導致了慘劇發生,文筆直指當下每個人心中“螻蟻”感;反對者認為,殺子自殺之間存在邏輯關係,事實調查之前,地帽子扣在全社會頭上並當。

正如當下人會歷史讀成下史,人們習慣新聞中讀出代入感;一如亞裏士多德論述戲劇時説那:面悲劇,人們感到恐懼或者憐憫(因為戲中人行為或者可以邏輯上理解,無可避免),達到“淨化”(katharsis,宣泄後)情感效果。

換句話説,面同一頭大象,因為點,每個羣體摸到一。但情緒式宣泄和抒情,我們希望,如此新聞背後,我們可以認真地分析和考慮問題是如何產生,應如何解決。

雖然沒有現場,但有一些同行現場。媒體的報道裏,我們可以抽出一些值得探討細節。

。這一點,看過現場圖片讀者有直觀感受。這是一個西部山區村落,楊改蘭一家8口,奶奶行動不便,父親略有痴呆只能放牛種菜,丈夫腦子不是外面打工,剩下她和4個或即學齡孩子。8口人住房子有52年歷史,家裏土灶坍塌了一半。楊改蘭一個人種着17畝地,送孩子上幼兒園要走一個時山路。

低保。這是目前指向自殺誘因線索之一。2013年,楊家曾經享受過每年2880元低保;2014年,低保取消。

取消理由,是官方通報裏,2013年,農村低保動態管理中,“羣眾評議該户通過”,因為其家庭總收入36585.76元,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於當時低保標準2300元,故取消——村委會主任算法,楊改蘭丈夫打工一年2萬多,每畝地400-500元收入,3頭牛、兩頭母豬,可以有收入。

之所以説“誘因”,是因為《每日人物》報道中,楊改蘭臨和奶奶對話中有這樣一句:“村裏有人告我,我逼到這份上了。”

有一部分細節,後面詳述。我們説説低保這件事。

低保,生活保障。説來,這個領域,國家會劃撥一部分資金,地方政府進行資金。省份,低保標準;地區,評議誰家能吃低保、誰家不能吃,有評議方式。

楊改蘭家取消低保,因為評議方式轉變。

2013年他們能吃低保,是因為村裏組成了一個評定小組,挨家走訪,“看到家裏房子,看着確實困難,定了低保户”。

2014年,政策變了——全村集體提名、商議並經公示無異議後,上報鄉鎮,經鄉鎮審核公示後確定名單。中青報報道稱,該村村委會主任説,“村民代表、村支部、村委會和村監委會召開商議低保資格會議時,30多名參會者關於低保資格提議中沒有楊改蘭家,因此,這一次取消了他家低保資格”。

資深媒體人郭睿發表“太平廣記”上調查報道,則指出了這一方式中可能存在疑點。比如,楊改蘭堂叔爺楊萬年稱,自己沒有開過村民會,每個自然村出一個代表去開會,是村幹部;康姓村民稱,如果村裏人一起開會話,“我們瞭解他家情況,可能投票取消他低保”。

目前,國務院扶貧辦成立工作組,會同甘肅省級部門進駐該村調查這一事件,有結論。俠客島一位西部省份基層島友談及這一評議方式時,該幹部表示,如果要全村村民投票方式來決定誰能吃低保,可以説這村莊裏幹部管不了事,只能靠每人投票這種方式來平息爭議。來説,低保需要個人打申請,但需要村兩委、村民代表(比如所在隊、社隊長、社長)、鄉鎮級分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來評議,既要實地走訪,要聽村裏主事人、明白人意見,避免出現村幹部劃低保時“優親厚友”、利益輸送、當老好人情況。

郭睿報道裏節,這樣疑點繼續作注:這個村莊下轄10個社中石磊社(楊改蘭丈夫所在社),該社9名精準扶對象中,有石磊社社長親哥哥、侄子。

另外細節讓人唏噓。該縣政府工作人員稱,2014年政策調整時,低保名單村裏張貼了三次,“楊家無一人提出異議”,但楊家8口人沒有一人識字;而鄰近村另外村民稱,“我們家全家三口一起種地,一年掙不上一萬塊,他們家能掙3萬塊,可能”。

注意,低保事情,可能只是誘因——,兩年前他們低保取消了。這其中可能存在貓膩或問題,需要調查組結論。結論未出之前,這些報道細節只能供人們存疑。

貧窮和自殺、殺子之間,確實難以直接劃上直接邏輯。它可能只是輔佐性因素。人如鴻毛,命若野草,但大部分人選擇掙扎着活下去。我們無知道楊改蘭做出決定時候是怎樣心境和思緒,只能她身後事實、言語中獲得旁觀性線索,寄希望於一片片拼湊出接近事實圖景。

另一個有可能因素,是家庭。

事實上,我們翻閲“農村”“女性”“自殺”有關係論文時,我們這些疏離農村人,會發現一些令人訝異事實。比如,世衞組織提交自殺數據國家裏,中國自殺實排名;而其中一塊,中國農村女性自殺。比如,一份7省34村田野調查中可以看出,1980-2009年間,女性自殺數據男性高出1.3倍;其中,年女性、年老女性比率。學者分析裏,家庭,是這些女性自殺首要因素——這多涉及女性家庭中地位、婚姻關係、婆媳關係、財產分配、育兒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