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移民幾個國家嗎】全球允許雙重國籍的國家 |多重國籍 |移民冷知識 |

雙重國籍,是指一個人擁有兩個國家合法公民身份,擁有兩個國家國籍。即一個人通過一個國家法律獲得該國國籍,另一個國家一次通過該國法律獲得該國國籍,視為擁有雙重國籍。

中國《國籍法》中明令規定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如果獲得他國國籍,視為放棄中國國籍。

但是,世界,還是有許多允許雙重國籍國家。今天小編大家八一八允許雙重國籍國家。

阿爾巴尼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阿爾巴尼亞西隔亞得裏亞海和奧朗託海峽意大利相望,南面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黑山共和國。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贊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澳大利亞政府允許其公民擁有雙重國籍。事實上,澳大利亞公民可以擁有3個或者國籍。

巴巴多斯(Barbados)位於東加勒比海安的列斯羣島東端,為珊瑚石灰岩海島。四周為海洋環繞,西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格林納達隔水 。 巴巴多斯不但允許雙重國籍,鼓勵其公民海外居住。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簡稱孟加拉國,南亞國家,位於孟加拉灣之北,東南山區一小部分緬甸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並北方邊境尚有大量飛地,全國總面積為147570平方公里。2015年6月,印孟兩國達成邊界協議,孟加拉獲得111塊共計170平方公里飛地,飛地範圍內居民選擇國籍。

比利時是獲得第二國籍國家。之前成為比利時公民只需要3年時間。現在,成為比利時公民需要5-9年時間。比利時國籍法中明確規定雙重國籍態度。但實踐看,比利時政府承認於出生因素獲得雙重國籍,但承認通過自主選擇獲得雙重國籍。

加拿大雙重國籍規定。加拿大鼓勵公民使用他們雙重國籍身份,比如鼓勵持雙重國籍加拿大公民其加拿大護照入境其他國家。

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鄰,北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里。

哥斯達黎加是中美洲一個共和國,北鄰尼加拉瓜,南巴拿馬接壤。哥斯達黎加聖何塞。哥斯達黎加位於中美洲地峽。東臨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海岸線。 哥斯達黎加北部與尼加拉瓜接壤,東南偏南巴拿馬接壤。哥斯達黎加是美洲入籍國家之一,但是哥斯達黎加允許其公民擁有雙重國籍。

塞浦路斯擁有法案投資入籍項目,因此塞浦路斯理所應當承認雙重國籍。

捷克一段時間允許該國公民擁有其他國籍。然而,2014年起,捷克開始允許雙重國籍,之前取消捷克國籍公民可申請捷克國籍。

埃及公民可以取得多重國籍,但告知埃及有關部門。埃及公民獲取其他國籍1年以內通知政府部門他們保留埃及國籍意圖。埃及持有雙重國籍者可免除兵役義務,禁止參軍和進入軍校學習,同時不得進入埃及議會。

2007年開始,德國允許其公民擁有歐盟和瑞士國籍。2014年8月開始,德國內閣允許父母是外國籍德國青年繼承其父母國籍同時保留德國籍。

希臘允許其公民保留雙重國籍,除非其公民要求退出希臘籍。

匈牙利之前有國債永居項目,因此允許雙重國籍。

芬蘭類似,冰島2003年改變了其單一國籍政策,開始允許雙重國籍。而且之前失去冰島籍公民4年時間申請恢復入籍。

與以色列和意大利類似,愛爾蘭允許愛爾蘭後代獲得愛爾蘭護照。愛爾蘭人口,但是有1400萬人擁有愛爾蘭護照。愛爾蘭允許雙國籍。

增加以色列公民人數,讓多猶太人拿以色列護照,以色列有一項直給護照項目,只要證明擁有猶太血統獲得以色列入籍。以色列允許雙重國籍。

意大利認為所有具有意大利血統人是意大利公民。只要證明你是意大利後代,可以入籍意大利成為其公民。意大利於血統公民及居留入籍公民允許雙重國籍。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其中一個島國。牙買加人有90﹪以上是非洲黑人,其餘主要為穆拉託人,且有普遍年輕化傾向,60﹪人口年齡29歲以下。牙買加允許雙重國籍。

許多科索沃人有受認可塞爾維亞護照,因為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地位。科索沃允許雙重國籍。

這個波羅的海國家開放允許拉脱維亞人擁有雙重國籍。這於通過商業投資或房地產投資獲得拉脱維亞居留權,並打算入籍拉脱維亞人是機會。

盧森堡護照擁有多免簽國家,世界排名並列第五位。自2009年開始,盧森堡允許雙國籍。

墨西哥出生公民可以獲得其他國家國籍,但會墨西哥政府視作墨西哥公民。除此之外,所有墨西哥公民其墨西哥護照進入或離開墨西哥國境。雙重國籍者會某些投資中收到限制。

巴基斯坦有人口基數境外打工生活。因此,巴基斯坦政府承認雙重國籍。但是,擁有雙重國籍者受到一系列限制,如雙國籍者無選舉權、不能參軍且不能成為公務員。

巴拿馬名義上禁止雙重國籍。申請人入籍時,巴拿馬政府會要求申請人宣誓放棄之前國籍。但是,這種宣誓很多國家政府處是認可取消國籍(如美國)。巴拿馬有50個國家,大部分是西方國家。來這50個國家公民獲得巴拿馬公民身份。因此,大部分巴拿馬雙重國籍者是來這50個國家。

延伸閱讀…

移民冷知識:全球允許雙重國籍的國家

多重國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許多拉丁國家類似,秘魯憲法允許來自其他拉丁國家(包括西班牙)公民入籍秘魯同時保留其原有國籍。

取得第二國籍菲律賓公民會失去其菲律賓公民身份。即使放棄菲律賓公民身份,有一系列途徑可以取得菲律賓國籍。

羅馬尼亞取消獲得其他國家公民身份。實踐中,羅馬尼亞有一項極具爭議做法,允許持摩爾多瓦國籍公民雙重國籍。

塞爾維亞位於歐洲東南部,這個國家擁有一個非常低調後代移民項目。它允許塞爾維亞人種擁有雙重國籍。

斯洛文尼亞政策。它允許本國出生公民獲取其他國家國籍。但是,它要求其他國家入籍斯洛文尼亞申請人放棄之前國籍身份。

直到1995年,南非還禁止其公民其他國家護照旅行。2004年,南非推出一項法律,取消了之前要求雙重國籍許可制。和許多其他國家,南非要求持有該國國籍公民入境南非時使用其南非國籍。但是,南非還是要求希望取得他國國籍公民申請前告知南非政府,履行告知義務,否則他們會失去南非國籍。

多重國籍,是指擁有一個以上國籍狀態。如果擁有兩個國籍,稱雙重國籍[1]。國家多重國籍承認是,有很多國家承認多重國籍,有國家有限制承認多重國籍,有國家承認政治家和公務員(高級官員、外交官、軍官、情報人員)以外人多重國籍[2]。

多重國籍情況下,可能出現多個國家要求其履行公民國家義務(例如兵役),或者知道允許哪個國家其進行外交保護,這樣可能會引起。為避免此類不便,1930年國際聯盟海牙召集編纂國際法會議期間通過《關於國籍法衝突若干問題公約》(Convention on Certain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Conflict of Nationality Laws)[3]。只有不到20個國家簽署這個條約。條約序言提出“無論何人應有國籍且應有一個國籍”(every person should have a nationality and should have one nationality only,“單一國籍原則”或“唯一國籍原則”[4]),對所有成員國而言符合“國際社會普遍利益”(the general inter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承認“人類這一領域內應努力嚮理想是消滅一切無國籍及雙重國籍現象”(the ideal towards which the efforts of humanity should be directed in this domain is the abolition of all cases both of statelessness and of double nationality)[3][5]。

有國家出生地主義(屬地主義)[6],有國家血統主義(屬人主義)[7],假如僑民所有子女,一出生會同時具有雙重或以上國籍,或者父母國籍,而使出生兒童擁有雙重國籍。部份承認雙重國籍國家,允許此情形未成年人成年之前擁有雙重國籍。[8]

有些國家法律規定外國人本國人通婚,外國人可獲得本國國籍,例如本國男子與外國女子結婚,外國女子獲得本國國籍。若女子所屬國法律規定與外國人結婚並喪失本國國籍,該女子獲得了雙重國籍,反之亦然。[9]

歸化程序很多國家不會影響申請人出生時或先前擁有國籍,因為許多歸化申請人原居國沒有相關脱籍法律條文和手續。但有些國家國籍法規定,歸化時需提供放棄或喪失原有其他國家國籍證明,但若歸化申請人不可控制前提下放棄原國籍,此類人士可保留原有國籍, 而產生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狀況。[10]此外,有歸化外國後,出生國提出放棄原有國籍者,有可能因為法律疏失,申辦護照,於是非法享有雙重國籍, 或成為事實上多重國籍擁有者。

理論上雙重國籍人國際上會得到不僅一個國家保護,但國際實踐,以及1930年海牙國籍法公約第五條規定:具有一個以上國籍人,第三國境內,應視為只有一個國籍,第三國在不妨礙適用該國關於個人身分事件法律以及任何條約情況下,該人所有各國籍中,應其領土內承認該人及主要居所所在國家國籍,或者承認各種情況下似該人關係密切國家國籍。

延伸閱讀…

多重國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雙重國籍法律

其國籍之一國家內部,雙重國籍人只被該國公民對待。例如甲國要求公民服兵役,那麼同時擁有甲、乙國籍人甲國境內不能因其乙國國籍而免服兵役。[11]有些國家雖承認雙重國籍,但其法律規定允許公務員或公職人員任職期間擁有雙重國籍。[12]

多重國籍,是指擁有一個以上國籍狀態。如果擁有兩個國籍,稱雙重國籍[1]。國家多重國籍承認是,有很多國家承認多重國籍,有國家有限制承認多重國籍,有國家承認政治家和公務員(高級官員、外交官、軍官、情報人員)以外人多重國籍[2]。

多重國籍情況下,可能出現多個國家要求其履行公民國家義務(例如兵役),或者知道允許哪個國家其進行外交保護,這樣可能會引起。為避免此類不便,1930年國際聯盟海牙召集編纂國際法會議期間通過《關於國籍法衝突若干問題公約》(Convention on Certain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Conflict of Nationality Laws)[3]。只有不到20個國家簽署這個條約。條約序言提出「無論何人應有國籍且應有一個國籍」(every person should have a nationality and should have one nationality only,「單一國籍原則」或「唯一國籍原則」[4]),對所有成員國而言符合「國際社會普遍利益」(the general inter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承認「人類這一領域內應努力嚮理想是消滅一切無國籍及雙重國籍現象」(the ideal towards which the efforts of humanity should be directed in this domain is the abolition of all cases both of statelessness and of double nationality)[3][5]。

有國家出生地主義(屬地主義)[6],有國家血統主義(屬人主義)[7],假如僑民所有子女,一出生會同時具有雙重或以上國籍,或者父母國籍,而使出生兒童擁有雙重國籍。部份承認雙重國籍國家,允許此情形未成年人成年之前擁有雙重國籍。[8]

有些國家法律規定外國人本國人通婚,外國人可獲得本國國籍,例如本國男子與外國女子結婚,外國女子獲得本國國籍。若女子所屬國法律規定與外國人結婚並喪失本國國籍,該女子獲得了雙重國籍,反之亦然。[9]

歸化程序很多國家不會影響申請人出生時或先前擁有國籍,因為許多歸化申請人原居國沒有相關脱籍法律條文和手續。但有些國家國籍法規定,歸化時需提供放棄或喪失原有其他國家國籍證明,但若歸化申請人不可控制前提下放棄原國籍,此類人士可保留原有國籍, 而產生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狀況。[10]此外,有歸化外國後,出生國提出放棄原有國籍者,有可能因為法律疏失,申辦護照,於是非法享有雙重國籍, 或成為事實上多重國籍擁有者。

理論上雙重國籍人國際上會得到不僅一個國家保護,但國際實踐,以及1930年海牙國籍法公約第五條規定:具有一個以上國籍人,第三國境內,應視為只有一個國籍,第三國在不妨礙適用該國關於個人身分事件法律以及任何條約情況下,該人所有各國籍中,應其領土內承認該人及主要居所所在國家國籍,或者承認各種情況下似該人關係密切國家國籍。

其國籍之一國家內部,雙重國籍人只被該國公民對待。例如甲國要求公民服兵役,那麼同時擁有甲、乙國籍人甲國境內不能因其乙國國籍而免服兵役。[11]有些國家雖承認雙重國籍,但其法律規定允許公務員或公職人員任職期間擁有雙重國籍。[12]

多數國家居留權是有居住要求,時間離開這個國家,居留權作廢了。所以,持有多國居留權是困難事情。願意折騰,每隔幾年換國家住人,保持個三到四個差不多是了。

相反,如果是入籍話,承認多國籍有很多了。維持起來沒有什麼額外成本。

去年6月,我收到香港入境處優才(一種香港人才引進計劃)獲批通知函,目前全家人定居香港1年了。(一)相瞞,申請香港優才之前我擁有多個海外永居身份和簽證了,有的是通過留學、有的是通過投資。

因為內地和海外有公司,每年有超過180天出差,當時手持多國免籤護照,不管去哪個國家,我女兒開玩笑説,爸爸空中飛人。

外人看來,我這種情況沒申請一個香港身份,當初我是這麼想。直到2020年全球疫情氾濫,我記得是3月份,美國非公民永居之外所有人關閉了入境通道,而中國內地非中國公民關閉了。我美國回不去,老婆孩子留在內地出不來,家人着我,分公司有許多事亟待去處理。

大部分航班熔斷情況下,我們想了一些中轉方案,比如到歐洲第三國見面,無濟於事因為出於“雞蛋要多放在幾個籃子裏”想法,當初妻子並沒有辦理歐洲永居。我們想着家裏有一人保留中國國籍,維護和祖國粘性。

接下來我們一家迫不得已開啓了“分居”狀態,受疫情波及公司各方面狀況多,我扛着12個時時差處理內地公司各種工作,睡着沒多久要去解決另一邊事情。這樣持續了半年,整個人和情緒受到影響,經歷過隔離封控、無法入境人,應該能體會那種感受。(二)轉機於,有一天我刷海外論壇,看到有華人通過香港護照,順利出境入境。發生疫情前,我眼睛總是海外看,了香港這個存在。瞭解香港護照和海外護照可以同時擁有,香港身份和內地户口衝突信息後,我,直接移民公司在線上簽訂了。2020年8月中旬申請,2021年6月獲批,總分160(申請優才前需要個人綜合條件評分),因為有名校學歷和海外工作經驗,申請過程還算。我申請那年優才配額只有1000個,現在説增加到4000個了,通過概率和審批速度應該會之前很多。

等到我拿到香港身份證後發現,圈子裏很多人拿了,只是他們外人提及。女兒國際學校一位同學家長,拿了加拿大綠卡,還是16年申請了香港優才,現在拿到居了。她話説:“誰會嫌護照多呢?説關鍵時刻派上大用場了!”我贊同這種想法,身邊移民人,可很多並不是移居境外,生活還是留在國內。比如這位家長、比如我自己,加拿大美國雖然看起來,但實際税收,人國內享受不到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