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移民香港】想喺英國揾返金融銀行工作 |銀行主管減少2 |未移民的銀行家獲得升職加薪良機 |

【彭博】– 嚴格防疫限制令香港大批金融業者決定遷地,那些選擇留下來人獲得了平時難有機會。

對金融和數字資產行業獵頭,高管及員工採訪顯示,香港對科技人才競爭,這些人有很多機會獲得晉升和加薪,短期內如此。

「人才情況下,人們會藉此來要求薪水,」獵頭公司ESGI董事總經理Christine Houston説。 「他們一年前搶手。」

Houston表示,以前,避免員工跳槽到公司,香港僱主對金融員工加薪幅度15%左右,「現在20%到30%是有」。

政府數據計算,去年發給外國金融服務業人員簽證數量降至2,569份,2018年減少近50%。而這是omicron肆虐,港府推出全球嚴格社交距離規定前。

今年離港人數比抵港人數多出14萬,是香港有史以來移民潮之一,於2021年全年四倍。許多人隔離政策望而生畏,因為有時候父母會與孩子分開。此外,禁足期大規模強制檢測讓他們想離開香港。還有人是受夠了隔離期,這讓他們出差和探望海外親人。

雖然特首林鄭月娥最近改變策略,推遲全民強檢並入境旅客酒店隔離時間縮短到7天,但是傷害造成。

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可能需要數週到數個月時間才能遷往他地,這取決於他們是否願意在沒有工作情況下離開。至於公司,高管們擔心是,如果將大量員工重新部署到其他地方,結果看到本地市場回暖。

香港此前否極泰來。2003年初,SARS病毒爆發期間,生活停滯不前,基準股指觸及4.5年低點。第二年,中國內地讓老百姓造訪香港,帶動香港經濟起飛,並持續到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為止。

香港而言,有個問題讓情況變得複雜。那企業不想離中國政府官員。2019年大規模抗議活動後中國官員香港影響力日益變大。位於中環許多華爾街銀行正在勾畫著雄心勃勃開拓內地市場計畫。

Robert Walters駐香港區域主管John Mullally表示,金融行業薪酬漲幅過去15個月是一個「問題」,隨著離職浪潮引發剩餘人才爭奪,今年以來加薪速度加快了。

Mullally説,來香港吸引人才迴流或企業開始大規模把崗位佈局於海外,那些現在獲得超額加薪人可能面臨局勢反轉風險,另一個問題是有些人現在薪水過。

「短期內,人們肯定有機會利用市場這種錯位,」他表示。 「但不是一件好事。」

香港蓬勃發展加密貨幣產業加入了人才爭奪戰,它催生了Amber Group 和 Animoca Brands 獨角獸公司。Michael Page Hong Kong董事總經理Olga Yung表示,金融服務業新增就業機會,十分之一來自該行業。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Amber例,該平台上個月以30億美元估值籌集了2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新加坡馬錫控股內。自2021年2 月以來,其全球員工人數增加了三倍,並正在香港尋找具有傳統金融、人力資源和法律服務背景員工。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Wu接受採訪時説,鑑於公司盈利能力,即使薪酬未能優於其他公司,能並駕齊驅,但提供細節。他説,「這是一場人才大戰。」

Cynthia Wu2018年離開香港證券交易所運營商轉而事加密貨幣工作時,她薪水小幅下降。Wu説,早期,有些新聘員工報到第一天未出現,這該行業懷疑,Wu現在是加密貨幣初創公司 Matrixport業務發展負責人。

她説,即使該行業成為金融主流一部分,薪酬方案能傳統金融公司匹敵,它面臨人才問題。Matrixport正在尋求擴大其香港40人團隊。

香港某華爾街頂級銀行一位高管表示,自6月以來,離職潮意味著銷售和交易部門中層員工薪資漲幅達到25%-35%。於問題敏感性,這位高管願透露姓名。

這位管表示,於市場動盪和俄烏戰爭,過去幾個月銀行間人員流轉速度略有放緩,但隨著交易收入反彈,預計今年跳槽會加速成長。

對人才爭奪,有助於Houston獵頭業務。經歷了「停滯不前」2020年後,營收回到了2018年水平。她預測,如果香港領導人能夠改變政策以致令當地人和外籍人士感到困擾下,規劃一條走出疫情道路,香港將吸引金融工作者。

她説,如果有一個路線圖,如果大家確定他們會失敗,有此法寶,她確定香港會轉,人們會開始重返香港。

Bankers Who Stay in Hong Kong Score Pay Raises, Promotions (1)

(增加第8-9段及小標「人才大戰」後內容,前版了第三段表述)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

近年經濟市場經歷了變動,疫後常態,移民潮和兩岸業務發展,令行業起了變化,作為眾行業之首銀行例外。現時銀行界就業情況是怎樣呢?甚麼職位人?為何有銀行推出3萬轉介獎金去招人才!想加入銀行業留意以下行情!

這兩年來大行跨境業務,重點發展大灣區項目。例如恆生去年推出「跨境理財」業務,表明要今年聘請2成以上前線人員,兩岸人士提供個人化財富管理業務。而匯豐積極拓展兩地業務,去年5月,匯豐宣佈要來5年增聘超過五千名前線財富管理專才。各銀行希望中港業務雙綫發展,有關財富管理和投資銀行職位需求大大增加。

這幾年來身邊總有朋友移民,有幾個行業流失率,包括醫護、資訊科技和銀行業。政府統計處(2021年12月)就業及季統計報告,金融及保險(包括銀行業內)職位達6159個,年增長30%。而整體就業情況方面,去年第3季,經理級就業人數前一年同期減少了2.7萬人。金融人才是全球搶手行業,加拿大例,「銀行經理」一職列入目標職業(NOC),只要是銀行業經理級級數,移民加拿大會優先考慮。銀行業員各國受歡迎,人才流失率那麼。

瞭解過銀行急需人手原因後,相信門職位呼之欲出,其中包括:要應付個人化服務客户服務主任、處理財富管理客户經理、投資顧問,以及協助數碼轉型產品經理。齊來看看這四個職位入行條件、薪酬和入行貼士。

延伸閱讀…

香港金融業「剩者為王」:未移民的銀行家獲得升職加薪良機

銀行主管減少2.7萬?職位空缺急增3成移民潮、中港發展

薪酬範圍:    月薪約$44,000

想成產品經理,若果本身有金融知識會有優勢,但其實很多行業可轉職入行,見是事市場營銷、數據分析和資訊科技。因為你要具有市場敏鋭度,才可以設計出適合產品,所以有Marketing思維模式是;而若果你擅於數據分析能加分,因為產品經理要分析產品和市場數據,從而把握產品市場走勢;若果你擁有資訊科技底子,開發數碼金融產品有用。你可以運作角度去審視產品可行性,預視創作產品時會遇到困難。而不論是哪個行業轉行,你需要表現出你商業頭腦,這樣才可以研發出迎合市場可為公司賺錢產品。

薪酬:    月薪約$26,000

作為客户服務主任要有溝通技巧,懂得與客户建立關係,所以自問喜歡人接觸,或者本身事客户服務行業,不妨試試應徵。而客户服務主任是加入其他部門踏腳石,很多人任職12年後,可以內部轉職到其他部門,或者晉升至客户經理或企業客户經理,服務對象散户變成中小企或者企業,具有挑戰性。入行門檻,但前景一點輸蝕其他職位。

地客户經理服務對象是客户,但處理客户理財問題。客户經理要現有客户建立而關係,要發掘客源,瞭解他們資產狀況及理財需要,從而客户度身訂造理財策劃方案。所以客户經理需要市場資訊,對金融經濟各個方面有深入認識,例如買賣基金、按揭、投資和保險,盡你所能協助客户達到理財目標。

薪酬:底薪$35,000,加上佣金可達68萬

客户經理需要有銀行工作經驗,除非你本身事投資或保險業,否則多數要做櫃枱服務員或客户服務主任去賺取經驗。雖然要做起,但升職速度其他行業,23年可升上經理一職。當升至經理一職後,收入增多,要有心理準備高壓環境下工作。於銀行會每個職級員工設定一個目標業績,即是俗稱「跑數」,高級職位,目標營業額。若果未能達標,出盡渾身解數客人推銷,不免上司責備,轟炸。話雖如此,但客户經理薪酬是非高,三十出頭經理月薪十萬。所以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想年薪過百萬,還是要付出代價。

投資顧問要銀行客户有投資產品作出分析,客户經理或客户分享你專業意見,而你意見會影響客户投資方向。所以你要熟悉整個金融市場走勢,要投資產品有透徹瞭解,包括產品性質、所涉及風險、收費和罰款,助客户制訂專屬投資計劃,實現投資目標。

– 擁有2年以上銀行工作經驗,投資產品有深入瞭解

幾年每一個親戚或朋友嘅聚會,有觸及到「走唔走」呢個話題。,是去是留,要考慮嘅因素多,無絕嘅啱錯。

於做開金融或銀行嘅朋友嚟講,要放棄喺香港嘅高薪職,係一個嘅阻力。嘅,金融行業作為香港經濟支柱,多年來吸引咗幾多人才入職,養活咗幾多家庭?喺其他國家或地區,要揾返稱嘅職位、類嘅薪酬,係艱。

延伸閱讀…

想喺英國揾返金融銀行工作?港人移民前應做好3個準備

彭博:不少香港銀行家寧放棄高職厚薪計畫移民

英國例,喺倫敦呢個國際金融中心,本來人材薈萃,喺香港嘅行家本身嘅人脈或知識,可以帶到倫敦應用。如是者,人哋有咩 match 返你喺香港嘅人工呢?

如果大家喺呢個位掙扎嘅話,我有三個建議,睇嚇幫唔幫到大家。

香港作為投資中華區嘅金融中心,有好多跨國企業選擇喺香港設立辦公室。如果大家置身其中,贏起跑線。

無論係循官方嘅途徑申請內部調職,抑或係透過工作結識 Regional Office Global Office 嘅同事,得以引薦去海外工作,總算係有機會 internal transfer 。街外人恨唔到㗎。

,呢啲嘢睇天時地利人和,如果你公司本身唔鼓勵香港員工調職海外,或者你本身倫敦辦公室嘅同事關係麻麻地,此路不通了。否則, internal transfer 應該係安全地確保你離港後有一份收入唔錯嘅工作嘅方法。

▪ 英國揾工貼相!提升海外求職成功率,CV、Cover Letter要點寫?

▪ 3大部門有機被調!企業轉移業務外地,員工需注意咩事項?

呢度可以係兩個層面嘅。一方面,如果你有朋友或同事喺英國落腳,可以佢哋 say 個 hi ,瞭解下行情,乎問嚇佢哋公司會唔會有,有冇機會介紹自己入去做。

需知道 HR 取易不取難,喺有多 local experience 嘅人值得選擇嘅情況下,貿安排一個陌生嘅異鄉人進行面試。呢啲位,係「識人過識字」㗎喇。

另一方面,有專業知識嘅朋友可以留喺香港嘅行家打招呼,探討一下有冇合作嘅機會。生意模式有好多,大家發揮多少想像力總有可能做到。舉一個實例:有證券行嘅資員工喺外國生活,改外部顧問形式,行家提供技術支援。

呢度涉及複雜嘅人事、法律税務安排。有冇機會簡簡,將自己喺香港嘅僱傭合,轉換成海外僱傭合約係vendor / contractor 嘅,睇大家如何公司商討。

3. 調整心態,做起

彭博新聞報道,北京香港實施國安法後,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掀起一股移民潮,當中包括職厚薪香港本地銀行家。他們表示放棄香港擁有一切移民外國,目的是下一代前途。

彭博訪問了多名計畫一名香港銀行家,其中一名環球金融公司工作李女士,她今年10月移民加拿大,多倫多購買房屋。移民令她放棄年薪100萬港元職位,加國未有工作,需賦重税,忍受冬季,她承認擔心工作前景,經濟不景下很多公司凍結招聘,“可説是移民時機”,但她丈夫堅持移民,只因對香港前景,相信未來國際金融城市變成內地一個城市,不想久留。

報道引述資深投資銀行家Sam及併購銀行家梁先生,前者計畫返回成長地悉尼,縱使明白找工作需轉行,當地待遇不及香港,税率香港,決定舉家移民;梁先生將重返離開10年倫敦開始,是未有工作前景,深知税率,是三歲兒子來,“我不介意放棄香港一切”。

有香港及華南地區金融業招聘人士稱,以往八成客户希望香港找工作,現在是一半客户希望海外求職,這顧慮港版國安法,經濟衰退下業前景亦大減,他們覺得工作及收入看,香港不是賺錢及發展事業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