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移民香港福利好麼】民間熱議之下仍然 |申請成功後福利待遇怎麼樣 |享受哪些福利 |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大都市,每年會吸引大量申請者移民到這裏。因為香港身份。一些申請人希望通過投資移民方式獲得香港居民身份,但香港投資移民項目2015年叫停,設立條件是只有非中國籍或取得第三國居留權中國籍人士才能香港投資於1000萬元。
雖然移民香港投資計劃,但有其他途徑獲得香港身份。目前主要方式是香港專才、進修移民計劃和香港優才。讓我們來一起瞭解一下吧!
內地輸入香港人才稱為“香港專才”,專才移民計劃要求申請人需要具備香港特區急需並且缺乏技能,能填補本地人才市場空白,為香港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申請人需要投資,只需要拿到香港本地僱主offer申請移民,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可隨行移民。簽證首次有效期1-2年,後每次可續簽3年。持簽證滿7年後申請香港永居身份及香港護照。
香港專才計劃成功率80%以上,並且申請門檻優才計劃,因此是每年內地申請香港移民主要方式。
內地申請人可以通過到香港院校讀碩士研究生課程方式,獲得學生簽證,畢業後香港本地找工作,受僱於香港企業後,申請人及配偶和18歲以下未婚子女獲得香港特區居民身份證,7年後可以申請香港永居身份及香港護照。
香港優才計劃是香港政府於2006年推出移民政策,每年限額1000人,目的於吸引專業領域高技術人才來港定居,提升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申請人需香港找到工作,沒有資產方面要求,但是需要符合優才計劃中“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中打分標準。很多知名藝人例如李雲迪、湯唯、葛優、李寧通過香港優才計劃獲得香港身份證。
1.香港居民具有選舉權,可以你手上神聖一票去投票,選區議員和會議員。
2.香港護照含金量,有165個國家可以免籤+落地籤,買張機票説走走世界遊。
3.考香港公務員,福利,薪糧準,免費看病,有房屋津貼,子女教育津貼。
4.房屋,可以申請政府公屋(廉租房),居屋(優惠價),但需要家庭入息證明,超出政府規定可以申請。
5.免費教育。香港實行是15年免費教育。園三年,小學六年,中學(含初高中)六年。園有學券,每個月需要交學費多,有些可能不用交。中學不用交學費,需繳納書籍費及雜費,一年三至五仠元左右。如果是低收入家庭者可以申請政府補貼。
時隔八年,香港行政官李家超提出「搶企業,搶人才」背景下,特區政府重提推動投資移民。
這一策略背景主要是應勞動人口流失和新冠疫情後振興經濟需要。然而,香港重提投資移民引進人才直接關係有多,能引進到怎麼樣人才,討論開始。
全稱「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香港投資移民計劃是2003年10月,於行政官董建華任內推出,當時是基於時任政務司司長權《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中提出要吸納高素質移民。但到了2015年1月,行政官梁振英宣佈停計劃,此後沒有重啟。
2022年10月,現任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搶企業,搶人才」策略。2023年2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宣佈推出新版「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美資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企業美世(Mercer)香港財富業務主管陳慧盈BBC中文評論説:「政府重啟『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意願發出了一個信號,説香港區鋭意擴展其人才庫,推動高技術領域業。」
「表明政府承認問題,意識到問題存在,有解決問題承擔。」
來美國萬寶盛華(ManpowerGroup)中華高級副總裁徐玉珊BBC中文指出:「香港政府事隔8年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相信有吸引力。」
3月,特區政府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政策宣言》,將新版投資移民計劃列為相關政策。這結果成為了中國大陸社交媒體上「重磅消息」。微信、到書來自移民中介、保險、財經類博主文章、視頻湧現,「香港投資移民即重啟」呼聲響徹雲霄,「4月1日」成了一個指標。
但結果,4月1日是西方愚人節之外,特區政府沒有任何公佈。
但香港內部有人催促特區政府公佈政策細節。例如家族辦公室政策宣言發表後,屬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大公報》引述萬方家族辦公室集團首席執行官關志敏説,期望該計劃推出能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吸引力,希望政府公佈施節。
面「移民潮」冠疫後濟復蘇需,李家超政府提出了「搶人才、搶企業」策略。
4月26日,特區會辯論財政預算案,選舉委員會組別議員,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周文港博士促請政府公佈節餘,建議政府開闢正規渠道讓大陸居民投資移民香港,其中理由包括大陸擁有1億元人民幣或以上資產「超高淨值家庭」達11.6萬户,這一數據來自3月上旬發表2022年《胡潤財富報告》。
會辯論繼續之際,隸屬知名房地產中介集團美聯移民顧問公司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指出,新加坡外國公民購置房產額外印花税率60%,呼籲香港特區政府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藉此加快及加大「搶人才」速度與力度,充實香港「人財庫」。
BBC中文邀請鄭天殷闡述其理念,但她正在公幹婉拒。
香港重啟投資移民成為熱話現象可以從另一方面體現:香港民間研究組織「本土研究社」4月上旬發表調研報告稱,截至2023年4月初六個月內,香港註冊成立移民相關公司顯著增加,且3月香港邁向冠疫後社會全面恢復之際月新增35家,是2022年10月六倍。
本土研究社認為,中國大陸「潤學潮」(移民學風潮)與香港移民潮持續一段時間,「但市場及公司註冊情況,業界看好『潤』前景,蜂擁成立移民業務公司,未來移民潮及『潤』學潮有增無減。」
英、美、澳、加國「救生艇」簽證政策下,香港人選擇移民。
大約兩年前香港爆發移民潮以來,行業流失率增加消息傳出。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中承認,香港勞動人口過去兩年流失14萬。
到了2023年5月初,一組數字出現世人眼前:特區税務局局長譚大鵬介紹個人報税工作時透露,當局預計20222023財政年度合共發出273萬份個人報税表,而20212022財年發出了287萬份,20202021財年發出了297萬份。換言之,過去兩個財政年度,香港發了24萬份個人報税表。
譚大鵬還説,20222023財年有5.61萬例離境清税申請,此前一個財年是5.65萬例。這裏合共是11.26萬例。
但税務局官員們承認這是勞動人口流失結果。他們解釋,發報税表可以是市民收入減少或受惠於新税務政策;離境清税申請人可以是外來工作人士派遣任期結束離境。
不過,萬寶盛華3月中旬發表一年度《僱傭前景調查》時指出,85%香港僱主面對人才問題,達17年高位,是全球情況數一數二重地區。
如果投資移民計劃有助於引進人才,那麼富豪數目減少可以視為人才流失另一佐證:國際投資移民公司亨利(Henley & Partners)於4月發表《 2023年世界城市報告》指出,香港2022年擁有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富豪數目12.95萬人,年減少27%。
北京此發出信號。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局孫玉菡5月10日拜會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後主動香港記者説,夏提醒香港「要……做好充分溝通,妥善處理人力不足方面挑戰」。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答BBC中文查詢時説,重啟投資移民計劃是「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資金落户香港」。
投資移民資金帶進來,但「財」「」能否畫上號?
業內人士認為,税率環境讓香港具備吸引外來人才競爭力。
美世香港陳慧盈分析説,憑著經濟多元,其社會面貌,加上英語營商,香港置身於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理想工作與居住地榜單上。
陳慧盈BBC中文説:「用來吸引海外人才基礎建設完備,加上一個深思熟慮投資移民計劃,香港特區能進一步尋求推進事業國際專業人士之間引起興趣。」
而2015年叫停舊版計劃,此類劃能吸引人才絕大多數來中國大陸——香港入境事務處向BBC中文提供數字顯示,2010年2015年停止接受申請為止,全球共有34759人申請「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其中33013人是「中國籍而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分人士」,佔95%。這裏並計算配偶、子女「受養人」數字。
而2003年版計劃開始2015年計劃叫停,入境處接獲44653起申請,其中35458獲批。入境處未能提供2010年以前申請人國籍明細數字,提供獲批申請人國籍明細。
萬寶盛華徐玉珊説:「香港擁有優勢,本港經濟國際排名位列前茅,加上税率及税制,提供營商環境,吸引內地人到港發展。加上香港國際金融樞紐,多年來匯聚國際專業人才,能為來港發展投資人士提供專業意見及優質服務,業務拓展。」
「此外,香港教育制度優良,除為香港學生提供15年免費教育,亦可選擇報讀國際課程,擁有五所全球百大大學,內地高端家庭有吸引力。」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博士(Dr Alicia Garcia Herrero)認為,香港新版投資移民政策應粵港澳大灣區計劃推進而有所傾斜,這些招才計劃加快香港融入大灣區,香港會隨之而「大陸化」,但香港有其優勢。
艾西亞BBC中文説:「我認為香港確實有優勢,而這優勢於新加坡人印象其實沒那麼。這有幾個原因:人多擁擠、生活費昂貴……我想這是計劃或許會理由之一。」
時隔八年,香港行政官李家超提出“搶企業,搶人才”背景下,特區政府重提推動投資移民。
這一策略背景主要是應勞動人口流失和新冠疫情後振興經濟需要。然而,香港重提投資移民引進人才直接關係有多,能引進到怎麼樣人才,討論開始。
全稱“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香港投資移民計劃是2003年10月,於行政官董建華任內推出,當時是基於時任政務司司長權《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中提出要吸納高素質移民。但到了2015年1月,行政官梁振英宣佈停計劃,此後沒有啓。
2022年10月,現任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搶企業,搶人才”策略。2023年2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宣佈推出新版“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圖像來源,Reuters
美資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企業美世(Mercer)香港財富業務主管陳慧盈BBC中文評論説:“政府啓‘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意願發出了一個信號,説香港區鋭意擴展其人才庫,推動高技術領域業。”
“表明政府承認問題,意識到問題存在,有解決問題承擔。”
來美國萬寶盛華(ManpowerGroup)中華高級副總裁徐玉珊BBC中文指出:“香港政府事隔8年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相信有吸引力。”
3月,特區政府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政策宣言》,將新版投資移民計劃列為相關政策。這結果成為了中國大陸社交媒體上“重磅消息”。微信、到書來自移民中介、保險、財經類博主文章、視頻湧現,“香港投資移民即啓”呼聲響徹雲霄,“4月1日”成了一個指標。
但結果,4月1日是西方愚人節之外,特區政府沒有任何公佈。
延伸閱讀…
但香港內部有人催促特區政府儘公佈政策細節。例如家族辦公室政策宣言發表後,屬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大公報》引述萬方家族辦公室集團首席執行官關志敏説,期望該計劃推出能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吸引力,希望政府儘公佈施節。
圖像來源,China News Service
面“移民潮”冠疫後濟復甦需,李家超政府提出了“搶人才、搶企業”策略。
4月26日,特區會辯論財政預算案,選舉委員會組別議員,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周文港博士促請政府公佈節餘,建議政府開闢正規渠道讓大陸居民投資移民香港,其中理由包括大陸擁有1億元人民幣或以上資產“超高淨值家庭”達11.6萬户,這一數據來自3月上旬發表2022年《胡潤財富報告》。
會辯論繼續之際,隸屬知名房地產中介集團美聯移民顧問公司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指出,新加坡外國公民購置房產額外印花税率60%,呼籲香港特區政府儘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藉此加快及加大“搶人才”速度與力度,充實香港“人財庫”。
BBC中文邀請鄭天殷闡述其理念,但她正在公幹婉拒。
香港啓投資移民成為熱話現象可以從另一方面體現:香港民間研究組織“本土研究社”4月上旬發表調研報告稱,截至2023年4月初六個月內,香港註冊成立移民相關公司顯著增加,且3月香港邁向冠疫後社會全面恢復之際月新增35家,是2022年10月六倍。
本土研究社認為,中國大陸“潤學潮”(移民學風潮)與香港移民潮持續一段時間,“但市場及公司註冊情況,業界看好‘潤’前景,蜂擁成立移民業務公司,未來移民潮及‘潤’學潮有增無減。”
圖像來源,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英、美、澳、加國“救生艇”簽證政策下,香港人選擇移民。
大約兩年前香港爆發移民潮以來,行業流失率增加消息傳出。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中承認,香港勞動人口過去兩年流失14萬。
到了2023年5月初,一組數字出現世人眼前:特區税務局局長譚大鵬介紹個人報税工作時透露,當局預計20222023財政年度合共發出273萬份個人報税表,而20212022財年發出了287萬份,20202021財年發出了297萬份。換言之,過去兩個財政年度,香港發了24萬份個人報税表。
譚大鵬還説,20222023財年有5.61萬例離境清税申請,此前一個財年是5.65萬例。這裏合共是11.26萬例。
但税務局官員們承認這是勞動人口流失結果。他們解釋,發報税表可以是市民收入減少或受惠於新税務政策;離境清税申請人可以是外來工作人士派遣任期結束離境。
不過,萬寶盛華3月中旬發表一年度《僱傭前景調查》時指出,85%香港僱主面對人才問題,達17年高位,是全球情況數一數二重地區。
如果投資移民計劃有助於引進人才,那麼富豪數目減少可以視為人才流失另一佐證:國際投資移民公司亨利(Henley & Partners)於4月發表《 2023年世界城市報告》指出,香港2022年擁有100萬美元可投資資產富豪數目12.95萬人,年減少27%。
北京此發出信號。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局孫玉菡5月10日拜會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後主動香港記者説,夏提醒香港“要……做好充分溝通,妥善處理人力不足方面挑戰”。
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答BBC中文查詢時説,啓投資移民計劃是“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資金落户香港”。
投資移民資金帶進來,但“財”“”能否畫上號?
圖像來源,EPA
業內人士認為,税率環境讓香港具備吸引外來人才競爭力。
美世香港陳慧盈分析説,經濟多元,其社會面貌,加上英語營商,香港置身於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理想工作與居住地榜單上。
陳慧盈BBC中文説:“用來吸引海外人才基礎建設完備,加上一個深思熟慮投資移民計劃,香港特區能進一步尋求推進事業國際專業人士之間引起興趣。”
延伸閱讀…
而2015年叫停舊版計劃,此類劃能吸引人才絕大多數來中國大陸——香港入境事務處向BBC中文提供數字顯示,2010年2015年停止接受申請為止,全球共有34759人申請“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其中33013人是“中國籍而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分人士”,佔95%。這裏並計算配偶、子女“受養人”數字。
而2003年版計劃開始2015年計劃叫停,入境處接獲44653起申請,其中35458獲批。入境處未能提供2010年以前申請人國籍明細數字,提供獲批申請人國籍明細。
中國大陸居民成為香港投資移民主要來源現象,會辯論中周文港博士形容為“”,當來自其它國家申請人可能是取得外國公民身份“華人華僑”。而《香港經濟日報》引述特區政府消息人士稱,免犯下“鼓勵走資”“政治確”錯誤,新版投資移民計劃可能允許中國大陸居民直接參與。
萬寶盛華徐玉珊説:“香港擁有優勢,本港經濟國際排名位列前茅,加上税率及税制,提供營商環境,吸引內地人到港發展。加上香港國際金融樞紐,多年來匯聚國際專業人才,能為來港發展投資人士提供專業意見及優質服務,業務拓展。”
“此外,香港教育制度優良,除為香港學生提供15年免費教育,亦可選擇報讀國際課程,擁有五所全球百大大學,內地高端家庭有吸引力。”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博士(Dr Alicia Garcia Herrero)認為,香港新版投資移民政策應粵港澳大灣區計劃推進而有所傾斜,這些招才計劃加快香港融入大灣區,香港會隨之而“大陸化”,但香港有其優勢。
艾西亞BBC中文説:“我認為香港確實有優勢,而這優勢於新加坡人印象其實沒那麼。這有幾個原因:人多擁擠、生活費昂貴……我想這是計劃或許會理由之一。”
香港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嚴格,輸港食品受到安全監督,個別安全有問題食品能發現並逐出市場。香港食品市場之所以能夠讓品牌食品保持安全水準,關鍵於香港市場經濟體制和民主法制,同時,市場制度和交易秩序構築起了食品安全第一道屏障,使外界有問題食品進入這個市場系統。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居民擁有資產可以匯進匯出,貨幣之間可兑換,沒有任何外匯管制,沒購政策影響,可以自己想法處置財富。
個人投資收益不用徵税,對居民證券、房產,金融外匯產品賺取收益無需繳納所得税;全球(他國)收入
不用香港納税,無遺產税,遺產無需香港納税;
持香港特區護照多達151個國家和地區享有免簽證待遇(包括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歐美發達國家),鬆進入歐美國留學做生意,通行全球暢通無阻,享世界公民;除此之外,加拿大、新西蘭英聯邦成員國香港公民鬆移民條件。而中國大陸護照只有38個國家或地區免籤,絕大部分是落後小國家。
香港犯罪率,街頭治安全球地區之一。
投資者可以往返兩地,沒有移民監,如換香港護照,可保留內地户口,影響內地工作和生活。
香港特區政府鼓勵本港居民多生育子女,並無生育限制。
香港中西合璧教育體制,最近距離體驗“英式”教育項目,是內地人移民首選地,讓孩子來對接國外,香港是最佳跳板。畢業證書獲國際認可,讀歐美國家,是孩子成長最佳目的地!
香港醫療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公立醫院市民開放,門診和住院費,成為香港居民後,可享受退休金、養老生活金及其它社會福利。,對大多數移民家庭而言,看重並不是公立醫院免費醫療保障,而看重香港私立醫 院品質醫療服務。
法制,司法公正,保障人權、、財產和隱私。
「一國兩制」,崇尚民主、精神,沒有思想和政治審查。民意,維護民益,政府。
香港投資移民,即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於2003年10月27日推出,目的是讓那些資金帶來香港,但香港參與經營業務人士到香港定居。
2014上半年數據,香港移民處公佈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香港投資移民”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總共有23176人獲得正式批准,其中近90%獲批者來內地。2014年上半年,新增2527人獲得正式批准,另有2184人獲得原則性批准。
a 年18歲,無犯罪紀錄
c 投資1000萬港幣香港金融市場,如:股票、基金、債券、保險七年以上時間(房產不算)
b.綠野移民執業會計師出具資產報告,結合其他材料香港入境處提出投資移民申請。
E : 其他條件因人而異,可免費諮詢在線顧問
a、時間短!資料遞交申請後1-2個月拿到批覆文件辦理香港身份(需6個月左右,投資移民)。
b、費用!1000萬投資移民費用大大降低,一半不到。
c、沒有規定申請人香港居住,只需合理到港次數。
5、申請獲得原則性批准後,領取香港簽證和香港臨時身份證;
香港技術移民,即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本計劃旨在吸引一些具有認可資歷內地人才和專業人才來港工作,滿足本港人才需要,提高香港國際市場競爭力。這些內地人才擁有本港缺乏或無法即時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輸入人才能為本地企業運作及有關行業作出貢獻,促進香港經濟發展。計劃適用於輸入藝術、文化、體育,以至飲食界優才和專才,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會地位。
a 無犯罪紀錄,擁有碩士學位
香港優才移民,即人才入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