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發放護照幾年】旅行證常見問答 |申請護照 |中華民國護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務普通護照、普通護照、香港行政區護照和澳門行政區護照。其中,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務普通護照統稱因公護照,普通護照稱為因私護照。普通護照持有者可以是擁有中國大陸户籍人士,可以是具有户籍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官兵和無中國大陸户籍華僑。於中國公民出生國外新生兒,若其不自動具有外國國籍,不論具有或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户籍可以申請普通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生海外,自動具有外國國籍,如果其父母中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一方或雙方,具有當地居民身份,則需要當地中國使領館申請中國旅行證以證明其中國國籍身份並作為旅行證件,而非中國護照,這種情況稱為國籍衝突。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澳門永久性居民不得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私護照或因公護照,應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行政區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行政區護照[5][6]。符合條件台灣居民可申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因私護照[7][8][9][10][11][12]。

中國公安部2012年統計,3800萬中國公民持有普通護照,佔當時全國人口2.82%。公安機關年均簽發普通護照數量90年代中期100萬本躍升至1,000萬本,且每年近20%增長率遞增[13]。2014年,中國簽發了1,600萬本普通護照,居世界第一,於美國(1,400萬)和印度(1,000萬)[14]。截止2016年,1.2億中國公民持有普通因私護照。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限制跨境流動,2021年上半年,中國簽發普通護照33.5萬本,簽發量2019年同期2%[15],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2021年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數據,2021年全年受理審批普通護照63萬本,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2022年一季度主要工作數據,2022年一季度簽發護照各類出入境證件42.6萬本[16][17]。

1949年以前,中國共產黨政權於解放區發放過護照,如:陝甘寧邊區政府發放護照,16開普通黃色厚紙,正面文,背後「護照使用條例」條文。1949年到1978年,全國頒發因私普通護照21萬本。1958年到1978年20年間,上海頒發了5000多本護照。而1968年,上海頒發了5本。1986年,開始實施華僑頒發護照。國內,申請護照手續,需要層層政治審批,包括單位、居委會、街道、派出所以及公安局政審,需要蓋上許多公章。出境旅行擁有護照外,獲得出境登記卡,每次出境申請。離境時,登記卡交邊防檢查人員,經驗收後才可出關。這個規定持續到了2002年2月1日告廢止。[18]

82版因私普通護照封皮是褐色底、金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上方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下方印有「護照」,沒有外文標註。內頁首頁是語及護照名稱,中法英三國文字書寫。次頁記載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點、偕行兒童項目。頁有照片粘貼處、持照人簽名、有效期(為五年)、發照機關及簽章日期。這些資料有法文與英文翻譯。82版護照號碼七位數字, 79版多了一位數字。普通護照內,所有資訊手寫。這些早期版本五年普通因私護照中國本土,於90年代初停發。80或90年代,持中國本土頒發普通因私護照者佔比例, 年份會超過10-20%出國者。大部分人要求申領因公護照, 即使是因私出國留學者少有例外。但海外,頒發,換發或使用這類因私護照,持續到2000年後。

82版因公護照封皮是黑色底、金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上方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下方印有「護照」,沒有外文標註。內頁首頁是語及護照名稱,底部有「因公」二字,中法英三國文字書寫。次頁有照片、持照人簽名,照片金屬護照上,並加蓋鋼印。頁記載個人資訊,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點。這些資料有法文與英文翻譯。頁聲明頁,寫有「本護照前往世界各國,發照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並注有法文和英文。後是發照機關(外交部)以及外交部章、部長簽名和發照日期。後是護照延期頁,可延期兩次,每次五年,需蓋印和簽署生效。有法文與英文翻譯。所有資訊手寫。尾頁注意事項。該版護照於1983年2月啟用,1993年3月31日停止簽發。82版後期改進因公護照,取消法語注釋,手填信息資料,兩年有效期。護照號碼七位數字,但信息頁封面有塑膠薄膜封蓋。

92版因私普通護照封面改用暗紅色,金字。規格88×125毫米,護照內中英文記載,共32頁,效期五年,延期效期每次是五年。封皮正上方是國徽,中下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護照」字樣,和英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及「PASSPORT」。封皮裡面,頂部印有「P」(類型)、「CHN」(國家碼)、護照號碼(14開頭,後接七位數字),其下記載姓名、性別、身份、婚姻狀況、出生日期、出生地點、有效期、身份證號碼,左邊供粘貼照片並加蓋騎縫章,底部是符合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可機讀代碼。次頁記載語,簽發日期及簽發地點,蓋有發照機關紅色圓形有國徽印章。為偕行兒童(兩名)頁、以及兩張延期頁。後封皮裡面是注意事項簽名頁。該版護照於1992年8月15日啟用。像片底部騎縫處有紅花綠葉防偽標誌本版護照特徵。

97-1版因私普通護照封面顏色、字樣、語文、規格、頁數、效期92版護照,但取消「身份」「婚姻狀況」兩項,並相片掃描後直接打印護照上。相片要求規定,只能白色或藍色底,其他顏色接受。但廣東省簽發護照統一和港澳通行證淡藍色底相。該版護照於2000年4月29日上海、江蘇,隨後北京開始簽發。97-1版因私普通護照一英文字母開頭,後接八位數字。照片底部騎縫處含有「CHN」水印, 作為主要防偽措施。

97-2版普通護照於2007年1月1日《護照法》生效後開始投入使用,最初32頁,隨後於2007年4月1日停止發放32頁護照,改發48頁護照。該版護照取消了「身份證號碼」項目。97-2版普通護照效期延長,16歲以下持有人5年,16歲以上持有人10年,但護照不能延期,時需要換發新照。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不是一人一號制度,所以,舊護照有關聯性,可以當地公安機關申請加註,費用20元/注。目前97-2版普通護照停止發行,但是發行護照可以繼續使用有效期為止。

俄羅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為旅行證件,因此中國公民參加中俄邊境旅遊線路邊境旅行團時,部分中俄邊境地區保留簽發97-2版樣式護照作為跟隨旅遊團隊一次出入境邊境旅遊護照,簽發參與當地邊境團隊旅遊中國公民使用[19]。

2012年3月份山東省簽發電子普通護照。2012年5月15日全國範圍內正式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普通護照。[20]電子護照封面底部有印有「」標誌,封底內部藏有存儲個人信息電子芯片。

2013年12月12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開始海外中國公民受理並簽發首本帶指紋電子護照,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因此成為成為中國第一個具備簽發電子護照能力駐外使領館,同時法國巴黎制證中心正式啟用。目前,中國駐外使領館全面簽發電子護照。[21]

2012年3月到2019年3月,簽發機關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2019年3月起,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移民管理局。[22]

2021年11月15日正式啟用202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電子護照[23]。2021版外交電子護照封面相比於版外交電子護照未有變化,但存儲個人信息電子芯片改為置於個人信息頁中,個人信息頁排版佈局有改變。

2007年1月1日生效《護照法》中國大陸簽發護照分為三個種類[25],可分為因私和因公兩大類。因私護照即為普通護照,因公護照包括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公務普通護照[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護照(英語:Diplomatic Passport、法語:Passeport diplomatique)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負責簽發中國黨、政、軍高級官員,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和各民主黨派主要領導人、外交官員、領事官員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和外交信使。外交護照封皮是紅色,有效期5年,有32頁及96頁兩種版本,後者供外交信使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護照(英語:Service Passport、法語:Passeport de service)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以及外交部委託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門頒發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副縣、處級(含)以上公務員、中國派駐國外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和駐聯合國組織系統及其專門機構工作人員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俗稱「大公務護照」。公務護照封皮是墨綠色,有效期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普通護照(英語:Passport for Public Affairs)公務護照一個變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以及外交部委託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門頒發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副處級以下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因公出國人員,俗稱「公務護照」。公務普通護照封皮是深棕色,有效期5年。

200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頒布以前,普通護照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因私普通護照。

中國開始頒布施行《護照法》後,因公普通護照公務普通護照取代,劃歸公務護照範圍內,並原來淺紫色封面變為深棕色;而因私普通護照稱為普通護照,封皮印護照字樣,暗紅色。[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英語:Passport或Ordinary Passport、法語:Passeport)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或其委託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和外交部駐香港、澳門公署頒發前往國外定居、探親、學習、就業、旅行、事商務活動務原因出國中國公民。普通護照封皮是暗紅色,有效期10年(16歲及以上中國公民)或5年(16歲以下中國公民),內有48頁。

邊境旅遊護照是普通護照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或其委託境地區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簽發參加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的中俄邊境旅遊線路進行邊境旅行中國公民,但簽發持有護照以及户籍地非需申領護照地區人士。邊境旅遊護照是封皮暗紅色非電子普通護照,內有48頁,有效期3個月,僅一次出入境,且需從限定口岸團隊形式出入境。之所以中俄邊境地區簽發此證件,是因為俄羅斯政府承認中國和其他國家邊境地區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故以此證件作為代替。[12][19]

護照資料頁中,左側為護照持有者照片,資料頁下方為含有可機讀識別碼護照機讀區。護照主要資料有一層防偽膜,防偽膜中有中國「CH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世界地圖和飛機,客輪,列車和轎車激光防偽圖案。除此以外,普通護照包含以下資料內容:

星號(*)處為一個字母或數字,最初啟用數字0-9,目前全部使用完畢並改用字母,A開始順序分配(I、O除外);井號(#)處為一個字母或數字,然後A開始順序分配(I、O除外)。

護照資料頁中,左側為護照持有者照片,照片下有條形碼,資料頁下方為含有可機讀識別碼護照機讀區。護照主要資料有一層防偽膜,防偽膜中有天安門和五星圖案,照片上有CHINA字樣和牡丹激光防偽圖案,機讀區上有「中國·CHINA」激光防偽文字,2012年5月15日起改為使用現行電子護照防偽膜。除此以外,普通護照包含以下資料內容:

護照資料頁中,左側為護照持有者彩色照片,右側有防偽用小尺寸黑白照片,資料頁下方書寫了兩次護照英語寫「PASSPORT」防偽反光文字,防偽反光文字以護照機讀區可機讀識別碼覆蓋。護照主要資料有一層防偽膜,防偽膜中有中國三字代碼「CHN」,和平鴿以及長城激光防偽圖案。該版外交護照雖設有「持照人簽名」欄位,但會直接持照人簽名掃描後打印有效期下方。除此以外,2021版外交電子護照、2023版公務電子護照及公務普通電子護照個人資料頁包含以下資料內容:

護照包含簽發國語,其它所有國家聲明持有人本國公民身份,並且請求允許其持有人過境,同時享有國際法所規定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內首頁印有如下語,中文寫出,接着英文表述:

97-2版普通護照位於第1頁,電子普通護照位於第3頁。

公務護照和外交護照聲明內容普通護照多一句話:「本護照前往世界各國」。英文為「This passport is valid for travel to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法文為「Ce passeport est valable pour tous les pays du monde.」。但電子公務護照和外交護照裏,該聲明內容刪除。

邊境旅遊護照會聲明下方注有使用限制,出入境口岸一欄會注有邊境旅遊線路限定口岸名稱,英文會注有口岸英文名稱。如前往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外貝加爾斯克區邊境限定區域,其應口岸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洲裏口岸,出入境口岸中文會標記「洲裏」,英文「Manzhouli」。備註詳內容如下:

第4頁第7頁備註頁,第8頁第46頁簽證頁,第47頁應急信息頁。簽證頁每一頁圖案,中國各省區市或人文景觀,若黑光燈照射,會顯示另一個或人文景觀,並會呈現各省區市和英文名稱。水印各民族人物形象。每頁下方通過打孔顯示出護照號。

97-2版護照相比,電子普通護照增加了「應急資料」頁,持照人可填寫多兩名應急聯繫人聯繫方式以及本人血型信息。

第3頁第5頁備註頁,第6頁第48頁簽證頁,第49頁應急信息頁。簽證頁每一頁圖案,中國大陸各省區市或人文景觀。每頁下方通過打孔顯示出護照號。

97版公務/公務普通護照相比,電子公務/公務普通護照增加了「應急資料」頁,持照人可填寫一位親友聯繫方式。

封二請求頁,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 對持照人予以通行和協助」。第2頁為持照人照片和個人資料及護照資料頁。第3-5頁備註頁,用以打印各類加註,並印有持照人彩色照片和含有個人信息防偽二維碼。第6-48頁簽證頁。第49頁注意事項,提示外交護照使用過程中注意事項。 護照有效期持照人職務需要發照機關規定確定。簽證頁每一頁圖案,中國大陸各省區市或人文景觀。每頁下方通過打孔顯示出護照號。

外交部公開發布公文記載,32頁版本電子外交護照內頁中圖案包括[36]:

外交部公開發布公文記載,96頁版本電子外交護照內頁中圖案包括[36]:

從第二頁到第六頁備注頁,第七頁到第四十八頁簽證頁。每一頁紙有長城水印及「中國CHINA」安全線。每一頁下花紋有微型文字護照及其組成空心頁碼。第二十四頁之前每數頁、第二十五頁後每奇數頁下面印有紅色護照號碼。

其中第三頁右三分之一處印有資料頁完全一樣可機讀識別碼,並右上角印有藍色小張護照照片,用防偽膜保護。

於電子護照,97-2版護照內頁採用了熒光防偽技術。

電子普通護照中,注意事項內容於第48頁;而電子公務/公務普通護照中,注意事項內容第49頁。現行普通護照注意事項內容全文為:

一、本護照身份證件,持照人應妥為保存、使用,不得塗改、轉讓、損毀。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非法扣押。二、本護照簽發、換髮、補發和加註國家移民管理局或其委託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辦理。三、本護照遺失或盜,國內應當地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報告;國外應當地或附近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報告。四、短期出國公民國外發生護照遺失、盜情形,應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

97-2版護照注意事項護照封三頁,和人民幣是使用雕版印刷。2018年4月2日以前,電子普通護照注意事項97-2版,但之後國務院機構改革,將護照上原有「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變「國家移民管理局」。普通護照注意事項內容全文為:

一、本護照身份證件,持照人應妥為保存、使用,不得塗改、轉讓、損毀。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非法扣押。二、本護照簽發、換髮、補發和加註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機構或公安部委託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辦理。三、本護照遺失或盜,國內應當地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報告;國外應當地或附近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報告。四、短期出國公民國外發生護照遺失、盜情形,應中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

一、本護照身份證件,應妥為保存、使用,不得損毀、塗改、轉讓。二、本護照簽發、換髮、補發和加註外交部或外交部委託簽發機關負責。三、護照遺失或損毀,國內應護照簽發機關報告;國外應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外交部委託其他駐外機構報告。四、持照人應注意查看護照有效期並填寫應急信息頁。結束公務回國後,應護照及時歸還護照管理部門。

電子護照封底於放置電子芯片。保護電子芯片,電子護照封三頁印有使用提示。普通護照使用提示內容:

本護照內置電子元件。為保持最佳性能,請不要護照彎折、打孔或者暴露極端温度、濕度環境中。This passport contains sensitive electronics. For best performance, please do not bend, perforate or expose to extreme temperatures or excess moisture. 請此蓋印DO NOT STAMP HERE

97-2版護照中,封三頁最底處為持照人簽名處,電子護照中,持照人簽名提前掃描並印刷信息頁上。

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國內地劃分成需申領護照地區和條件申領護照兩種地區,民眾原則上應當户口所在地當地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護照。

自2013年起,北京市開始派出所試點護照辦理業務。2015年6月,公安部表示,公安部研究推動縣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下放護照審批權限,進一步提高證件審批效率,同時效仿北京地做法,派出所設立護照受理點,羣眾可以申領護照[37]。

2016年4月1日起,公安部全國實施居住證制度縣級以上城市,施行居住證持有人居住地申辦因私出入境證件措施[50]。2018年9月1日起,內地居民可全國範圍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申辦手續户籍地。[51]2019年4月1日起,包括護照內中國內地居民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內地居民可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請辦理護照,異地辦理護照條件和申請人户籍地辦理[52]。

辦理護照需材料主要包括申請人身份證、數張照片和出入境證件申請表(2015年12月28日前需提供户口簿原件及複印件[53])。非户籍地申辦護照需要當地公安部門發出的居住證,其他材料當地居民。部分地區申請人需要提供其他證明材料。於電子護照內含芯片,申請人需要採集指紋。

中華民國護照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所核發護照 ,申請資格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大陸地區人民、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轉換身分台灣地區人民之前適用護照條例,中華民國外交部主管機關認為有考量及持用中華民國護照申請資,原則上不予核發[註 1][1],中華民國護照加簽之核發與執行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掌理[註 2][2],中華民國護照外交部、駐外使領館、代表處、或辦事處(以下簡稱駐外館處)負責簽發。[註 3]

不過自晶片護照發行後,製作需求,內嵌晶片護照領事事局製作簽發,即使於駐外館處申辦護照換領亦同。駐外館處在需求下,可於駐地簽發一年期無內嵌晶片護照,且此種護照於部分國家有於晶片護照簽證需求[3]。

目前可查證貼照片中國護照,1919年9月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駐滬辦事處所發放,留法勤工留學生即使用是該護照。1922年4月,時間研究查核後,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組織「全權代表辦事處」,聲明中國唯一外事統籌機構,並同時訂定具有照片正式中國護照發放規格章程,並該辦事處首度發放包含顧維鈞、馮玉祥(總理)官員正式護照,同時且各國談判中國護照發放權力。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籍法》釐定有關係,兩度修改後,國民政府委員會主體國民政府或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定調中華民國國籍法方向護照發放基礎原則。該國籍法多數條文今於中華民國地區適用。

1929年,允許雙重國籍及出籍、復籍原則下,國民政府公佈了《護照條例》和辦理華僑登記。此兩措施,中華民國護照法制化準備。其相關條例有《外交部編製外交統計圖表規則》,利用統計數字,來控管「出洋護照」數量,同年12月30日公佈《外交部頒發出國護照暫行辦法》和《外交部駐外使領館發給回國護照及簽證外人來華護照暫行條例》。其中,《外交部頒發出國護照暫行辦法》出國護照分為「外交護照」、「官員護照」和「普通護照」3種。其中,華僑、留學生適用普通護照,普遍通行。規定有需出具2間商家保証且到達國外目的地後當地中華民國使領館呈驗護照以便登記、1年期後,需向當地中華民國使領館呈銷照換新照規定。1930年,該辦法放寬,放寬國籍限制外,1年護照驗證期限延至3-5年,視護照種類放寬(華僑護照放寬10年)。

1930年,國民政府致力廢除條約,收回中華民國各國護照發放權力,首度出、入國護關規範化,並辦法及護照格式登載於海外各地華文報紙或印成通告發布。早年因為條件鬆,1933年,中華民國華僑持中華民國護照雖只有12萬6000本,不過統計,當時有條件申請中華民國護照者,達1000萬人。

1940年代,國民政府雖因中日戰爭影響,1948年正式行憲後改組中華民國政府,面對國共戰爭幹擾,仍致力於護照制度正常化。1944年7月22日,位於重慶國民政府頒發公佈《出國護照條例》,條例中規定護照申請、核發、制定及管理,中華民國外交部負責,並加入國際慣例不得扣留、護照種類(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及普通護照)規定。另外,發放機關制定上,中華民國外交護照及公務護照,中華民國外交部核發,普通護照,中華民國外交部或駐外大使館、領事館及其他外交部授權機構核發。此項達17條條文,完備護照基礎規範。

直至1949年10月1日以前,中共仍「北平市人民政府」名義簽發中華民國護照。中共發行護照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護照基礎上有所改動,主要表現中華民國護照封面國徽取消,以及頁面底紋設計有變化。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護照改版18次[4]。早期在台灣發行護照,墨綠色基底,正面外觀有國徽及「中華民國護照」燙金字樣。

1966年改版護照,提交版本注意國徽標準比例,使此版護照國徽外觀上類似中國國民黨黨徽。從此時開始1995年改版前,護照國徽部分銀色燙金,字體方面金色燙金設計。「中華民國」改為橫式書寫,首度將英文名稱納入護照封面設計,新增「REGULAR PASSPORT REPUBLIC OF CHINA」及「普通護照」字樣。

1969年改版,調整國徽比例,英文字樣改為「PASSPO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並護照封面下方開窗,使護照號碼露出。

1972年日本中華民國斷交,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持中華民國護照前往日本前,需申請「渡航證明書」,與直接印於護照內頁簽證,此證明書是浮貼於護照內頁,出入境章都蓋渡航證明書上,並於出境日本時收回。1998年4月,日本修法法律護照定義「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承認外國政府或有權國際組織發行護照」增加「政令指定地域有權機關發行等同於前項所列證件」,後日本頒佈政令台灣指定此類地域,達到雖無外交關係,但承認中華民國護照台灣發行合法證件,使用渡航證明書。[5][6]

延伸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護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7年改版,將封面改回「中華民國護照」直式書寫,英文字樣改為「Passpo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並保留護照號碼開窗露出、國徽字體燙金顏色設計。

1980年改版,護照號碼開窗露出設計取消,並護照號碼封面打洞,貫穿整本護照。

1982年起,葡屬澳門政府單方面給予中華民國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待遇,得入境澳門30天。

1994年12月16日外交部宣佈,因護照遭偽變造事件層出不窮,犯罪手法趨多樣化,人頭冒領或偽造身分證申領護照情形造成困擾。於1995年1月開始,發行「機器可判讀護照(Machine Readable Passport, MRP)」[7]。應新版護照設計,中華民國護照字樣改為橫式書寫,並國徽移至「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及「護照PASSPORT」兩行字中間,國徽紋路燙金更改字樣統金色。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政府上任後,執政期間數度討論於「護照PASSPORT」下方加註「ISSUED IN TAIWAN」字樣[8]。此外,討論國徽圖案換為台灣島輪廓圖案,然而雙雙實行。

2003年6月12日外交部舉行記者會,正式宣佈加註「TAIWAN」字樣護2003年9月1日起發行[9]。陳水扁政府決定封面國徽和「護照」二字之間加入「TAIWAN」字樣,目的於顯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使台灣旅客國外時不致誤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籍,以免錯認為用免簽證待遇致登機受阻,使持護照中華民國國民能地向各國海關説自己是來台灣而非中國大陸,避免遭到禁止入境或於國外時因遭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而惹來麻煩困擾[10][11][12]。政府稱措施目的於便民,但引來泛藍陣營強力批判,同時導致抵制預算審查。委員周錫瑋質疑,加註「台灣」字眼引發意識形態對立,同時會讓對岸視為是一種舉動[13];委員馮滬祥批評説,此舉無異不顧台灣安危,將害死台灣;並呼籲在野聯盟應羣起抗議,並以行動否決此案[14]。美國基地台灣獨立運動團體「社」陳姓顧問抨擊,此舉非但不是走向台灣獨立,反而是走回20世紀初期「殖民地護照」老路;他質問,如果此舉如此,年在外外交使節持有外交護照是否應該完成換[15]。外交部簡説,護照加註台灣字主要是為了讓國人海外旅遊時,避免誤解或混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持有人,這只是一項行政措施,外界有過度政治解讀[16]。

2005年9月開始,日本政府中華民國實施免簽證措施[17]。

2008年12月29日起,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北、中、南、東部辦事處開始發行晶片護照(生物特徵護照)。該新版晶片護照特色於底頁左上方植入一枚非接觸式晶片,用來儲存資料頁登載資料及持照人照片影像,資料寫入無法更改,並藉由無線射頻辨識讀取晶片中儲存資料,並透過電子證機制驗證護照。新版晶片護照外觀維持不變,於封面加印世界通用專屬晶片護照標誌,內頁圖案全部,台灣北到南景點地標及風土民情圖案主題。護照晶片儲存內容並無指紋、虹膜項目,個人隱私可獲保障。該晶片讀取距離數釐米,使用情形下,須先打開護照本,並以密接觸方式掃讀資料頁下方機器判讀區資料,才能透過無線射頻讀取晶片資訊。另外,護照閉合時讀取晶片,可以阻絕外界側錄或盜讀,保障國人隱私。[18]。

2010年11月11日,歐洲議會通過台灣民眾免簽證待遇[19]
;同月26日,歐盟部長理事會通過,12月22日歐盟公報發布,於2011年1月11日起,台灣民眾可於歐洲28國免簽證旅遊[20][21]

2011年7月1日起,首次申辦中華民國護照辨認申請人身分,如果申請人不能到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到户政事務所辦理人確認,才能委託辦理。[22][23]

2012年10月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自11月1日開始,符合資格中華民國護照持有人,行前ESTA登記並獲準者,可享赴美九十天免簽證待遇。[24]

2017年12月18日,外交部宣佈現有晶片護照改版為第二代,護照內頁圖案設計外,還增加「持照人第三影像」、「金屬化表面凸起」防偽設計,於12月25日啟用[25]。2017年12月25日,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開放民眾換發第二代護照,但其中一張內頁照片誤植華盛頓杜勒斯機場。2018年2月5日,外交部發行修正後二代晶片護照。[26]

2020年,內政部宣佈8月11日起,推出「首次申請護照一站式服務」。民眾可到任一户政事務所,同時完成人別確認、申辦護照、註冊動通關服務[27]。

2020年9月2日,外交部宣佈提升護照台灣辨識度,放大「TAIWAN」字樣並「TAIWAN」及「PASSPORT」字樣緊鄰,強調「台灣護照」,而中華民國英文「REPUBLIC OF CHINA」縮小環繞國徽周圍,維持尊崇性,增添設計感,其餘沒有變化,於2021年1月11日正式開放申請。[28][29]

外皮墨綠色。中華民國普通護照適用對象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大陸地區人民、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轉換身分台灣地區人民之前,除非符合護照條例第六條但書且符合護照申請及核發辦法第三章第三節所列各條之情形,並經內政部及外交部主管機關認為有考量及持用中華民國護照申請資,原則上不予核發。其中,海外大陸地區人民,若獲核發中華民國護照,護照申請及核發辦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香港特區護照及澳門特區護照適用)繳銷,不得同時持有[註 4]。

自2008年起發行晶片護照後,晶片植入護照封皮底內襯裏頁左上角之間,儲存護照資料頁基本資料及臉部影像。

封面英文名稱為DIPLOMATIC PASSPORT,表皮藍色。適用對象如下[31]:

上述所稱眷屬,配偶、父母及未婚子女限[32]。

封面英文名稱為OFFICIAL PASSPORT,表皮為深褐色。適用對象如下[33]:

上述所稱眷屬,配偶、父母及未婚子女限[32]。

中華民國國際處境特殊性,核發外交護照或公務護有使用不便或拒絕入境情形。故中華民國外交部核發G類護照給部分駐外人員。G類護照外觀普通護照,為護照號碼G開頭(普通護照九碼數字無字母)。

中華民國官員或駐外人員因公務需要或趕辦簽證可申請加持第二本護照。但於近年來台灣出國者眾多,2009年10月26日起,外交部參照美國以及澳大利亞國家方式,有條件開放台灣地區有户籍國民申請加持第二本普通護照,有效期間一年,自2013年3月31日起,效期放寬1年6個月。其理由包括商務需要、國際政治問題、緊急事由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34] 。而規定,加持第二本普通護照期滿或遺失時,繼續加持要申請,不能直接換發或補發[35]。

《出國護照條例》施行以來,護照效期演變是:

自2019年4月29日起,普通護照有效期間,未滿14歲之孩童5年外,10年。

現行自2008年12月29日起發行之中華民國晶片護照封面及封底墨綠色,圖案和文字燙金方式製作。封面中央印有中華民國國徽,並有印出中英文「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TAIWAN」、「護照 PASSPORT」字樣,以及正下方印有「電子旅行證件」標誌。護照封面中文字體使用隸書體,版、新版英文採用Franklin Gothic和URW Baskerville。[37]

2020年9月2日,外交部宣佈於2021年1月發行提升台灣辨識度新版護照,保留現行版本元素及架構,包括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國徽、TAIWAN、護照、PASSPORT,以及顏色不變,主要是凸顯台灣辨識度為原則。並放大「TAIWAN」字樣並「TAIWAN」及「PASSPORT」字樣緊鄰,強調「台灣護照」,且辨別。而英文正式國名「REPUBLIC OF CHINA」環繞於國徽外圈,維持尊崇性,增添設計感。[38]2020年11月30日,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宣佈提升台灣辨識度新版護照於2021年1月11日正式開放換發。[29]

延伸閱讀…

申請護照、旅行證常見問答(2019年1月1日更新)

護照“含金量”極大提升、走出“國門”越來越方便

以下介紹包含2008年12月29日起發行第一代生物晶片護照、2017年12月25日起發行第二代生物晶片護照,以及2021年1月11日起開放申請提升台灣辨識度新版護照之內頁。

個人資訊頁中,左側為護照本人照片之外,另增列第二影像於右側加強防偽功能。記載事項如下所示:

姓後要加逗點,名名之間空格或加短劃「-」可。[44]外文名字之間,領務局申請人意願,可於申請護免繕。[45]

第一代晶片護照光影薄膜部分,TWN字樣和台灣鳳蝶主題,台灣鳳蝶做為背面套印圖案;背景圖案交通和晶片護照符號主題;另持照人簽名頁面背景主題科技主題。

第二代晶片護照起包含現行晶片護照資料頁以「台北101」施放煙火底圖,搭配「蝴蝶蘭」設計以及台灣半導體晶圓幾何圖形。

第一代晶片護照第4頁到50頁,為加簽、簽證和註記頁面,背景多台灣各景點和文化主題,第50頁之外,其餘頁面背景圖案雙頁跨頁式設計,浮水印玉山主題。

打開第一、第二代晶片及現行護照封面後,看見外交部請求聲明,中文和英文書寫之內如下:

第一代晶片護照請求聲明頁之背景圖案台北101、中正紀念堂、總統府、圓山飯店以及世界地圖,上方台灣形狀排列凸版印刷,下方TAIWAN字樣隱藏字,具防偽功能。

第一代晶片護照後第2頁印有注意事項9點,而第二代及現行晶片護照注意事項移動第4頁並修正語句如下:

加上補救貼紙第二代晶片護照、2018年2月5日起發行第二代晶片護照及2021年1月11日起發行現行晶片護照,第5頁含有文字敍述如下:

為滿足海外中國公民申辦護照需求,調整後海外中國公民護照申辦受理範圍進一步擴大,申請材料要求進一步放寬,未成年人辦證。

相關政策調整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截至目前力度,惠及人羣多一次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調整。

護照申辦受理範圍擴大,材料要求放寬

調整前,有過護照中國公民,如果國外換領新護照,原則上要國外居留。

調整後,海外中國公民換領護照要求要國外定居。這意味着:法律法規明確不能頒發情形,如旅遊短期出國中國公民,如遇護照有效期即屆滿、簽證頁即用完情形,可換領新護照。如此,大家海外辦護照。

調整前,人們駐外使領館申辦護照時,提供當地居留證件或簽證,有時需要去當地第三方機構開具材料來證明其國籍狀況。

準備材料方面將,地居留證件或簽證外,可選擇提供當地醫療卡、社保卡、銀行賬單、水電氣賬單其中任一種來證明申請人確實屬於不能國外申辦護照情形。所有只要具備了證件,需要通過第三發開具證瞭。

未成年人辦證有兩點調整,將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未成年人申辦護照時有法定監護人到場。

調整前,我們要求父母雙方同時到場。但時代發展,人員流動性增強,工作節奏加快,父母雙方同時到場。比如母親帶着孩子國外上學,父親國內,這種情況下父母雙方同時確實。

調整後,未成年人各駐外使領館申辦護照、旅行證,只需一位法定監護人(父/母/其他法定監護人)到場並出具意見。

這樣調整人性化,未成年人國外申辦護照咯。

調整後,駐外使領館未成年人申辦旅行證實行“全球通”——全球統一材料標準,首次申辦原則上應出生國中國使領館辦理外,其他可向中國任一駐外使領館或者駐香港、澳門公署申辦,如無情況,各館受理後4個工作日內發證。

2016年啓“海外中國公民護照在線預約系統”,日前完成了升級,增設“護照辦理查詢”、“收集領事服務評價”功能。

申請人可以預約系統內獲取辦理,系統可辦理自動發送申請人登記電子郵箱。通過優化流程,縮短了取證時間,從之前15個工作日,到一週左右。

每年有很多澳洲朋友遇到護照問題。比如準備上飛機前發現護照丟失,過期。臨時想起需要護照。

於普通護照換髮,適用於具有中國國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請換髮護照:

3. 容貌變化,認確有需要者;

此外,於持普通護照遺失、盜或損毀而影響使用者可以申請補發護照。

4. 如護照遺失,沒有複印件,請提供一種證明申請人中國國籍和身份材料複印件包括:户口簿、身份證或出生公證;

5.護照遺失、盜或損毀書面情況報告。內容包括:個人情況,旅澳前後經歷,澳居留身份,護照遺失、盜或損毀地點、,護照簽發機關、簽發時間、護照號碼及有效期,家庭住址及聯繫方式;

最近各種微信文章吐槽中國人出國人少,護照持有量很少。不過是多,需要有對比。其實查查數據瞭解了。

有人説1億,有人説2億。權威數據:

這個數據,2018年持有人數是1.7億以上,佔整體人口12~13%左右。

我們日本作為,什麼不用歐美我回頭説。

日本外交部數據2018年持有量2900萬本,較上年增加了5.3%,是日本四年來首次出現增長,日本2008年有3100萬本,持有量跌。

這個數據,2018年日本護照持有量2900萬本,佔整體人口23%左右。

中國2018年1.5億人次,佔10.8%左右。